苏东坡流配海南岛哪里

苏东坡流配海南岛哪里,第1张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的一生在仕途上饱受打击,屡遭迁谪,苏轼于1079-1084年1月被贬黄州,共4年零2个月。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到惠州(今广东)。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古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苏轼当年被贬居住地即现在的中和镇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可以

每次大赦,由主管刺配犯人的官吏将配役者的情况上报,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或服役期间表现较好的,可以释放回家;

什么是“刺配”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80万禁军教头林冲,遭朝中权贵陷害,被“刺配”江州,途中屡遭歹人暗算,几乎丧命,最后在梁山好汉的帮助下,奋起反抗,终于被逼上了梁山,与梁山好汉共举“替天行道”大旗,成为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员猛将。

林冲所犯之“罪”是否成立,另当别论,林冲所受的“刺配”在古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呢?

刺配是我国唐末五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其法可溯源到北朝的《北魏律》和《北齐律》,凡“论犯可死,原情可降”的鞭、笞各一百,并处以髡发之刑,发配边境,以为兵卒。隋唐法律确立封建五刑制度,废除了鞭、流并用的刑罚,改为流配、服役结合,凡处以流刑的,均于流放地服役一年。后唐时,对凡处以流刑的,一律附加杖刑。后晋时,又创刺面之刑,将刺面与流配结合起来,合称刺配,但是那时刺配仅为刺面与流刑两者合用。

北宋时,统治者又实行折杖法,以杖刑代替原来的苔、杖、徒、流四种刑罚的执行。但同时又沿用和发展了后晋以来的刺配之刑,作为对死刑的宽宥。刺配之刑成为集刺面、杖刑、流配三种处罚于一身的重刑,仅次于死刑。

宋代的刺配按罪轻重的不同而不同,分为刺配本州、邻州、500里、1000里、2000里、3000里及沙门岛等不同等级,刺面也分为“大刺”和“小刺”。凡犯重罪的,就把字刺得很大,而且根据不同的罪行,所刺的形状也不一样。如,宋朝曾规定:凡犯盗罪,刺环于耳后;处徒刑、流刑的刺方形;处杖刑的刺圆形,三犯杖刑移于面,“径不过五分”。后来又规定,“凡强盗抵死特货命之人”,在额头上要刺强盗二字,余下的字分刺两颊。所刺内容除“选配某州(府)牢城”外,也有把其犯罪事由等刺于脸上的。到了配所后,所服劳役的种类很多,而大量的是充当军役。服役也没有一定的期限,因为宋代大赦多,几乎每两三年就有一次。每次大赦,由主管刺配犯人的官吏将配役者的情况上报,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或服役期间表现较好的,可以释放回家;而罪行严重的,则要终身服役。

刺配在制定之初,原为对死刑的宽宥,但在后来的实际执行中,范围日益扩大。宋真宗时,刺配之罪共 46条,到孝宗时,已增加到了570多条。实际上对许多死刑以外的犯罪也大量适用刺配,以至出现了州郡牢城营中刺配犯人额满甚至超额的现象。地方的司法官吏也滥施刺配之刑。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草莽群雄奋起抗金,他们中不少人是罪犯。南宋建立后,他们接受了朝廷的封号,先后入朝。但在朝觐皇帝时遇到难处,他们大多脸上刺有金印,按法律规定,罪犯不得入朝。为此,宋高宗于1144年发布诏命:“今后臣僚有面刺大字或灸烧之人,许入见。”

滥用刺配之刑,实际上是加重了对罪犯的处罚,因而遭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有人主张应减少刺配刑的使用;有人主张完全废除,但均未被朝廷采用。

元朝建立后,不仅全面继承了刺配之刑,而且将原来的刺双颊发展成刺面、刺左右臂、刺项等多种方式,并将刺配广泛适用于盗贼等多种罪犯。明清时除了刺面之法,更多地用刺左右臂了,此法渐渐成为不大引人注意的处罚,直至清末废除。

“发配、非比他人 、八十万禁军教头、流配 、依草附木”分别是:

1、发配

即流配,古代的一种刑罚指将犯罪的人押解到边远地方服苦役。

2、非比他人

不能和一般人相提并论。

3、八十万禁军教头

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有“教头”、“都教头”之别。

单称“教头”者为一般教练,地位很低。

八十万是虚指。

4、流配

即发配,意思是把犯人发配到偏远地方。

5、依草附木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

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喻人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这几个词出自《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苏教版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原文: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扩展资料

《水浒传》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主要交代的事情是: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叫鲁智深不要打董薛二人,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柴进厚待。与洪教头比武取胜。

来到沧州,用钱买通差拨管营,又得柴大官人遗书信照看,免挨一百杀威棒,还开了枷,派去天王堂当看守,林冲深感“有钱可以通神。”

柴进,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小旋风,沧州人氏,后周皇裔,人称柴大官人。

他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仗义疏财,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

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征方腊时曾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卧底。征方腊后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

以上就是关于苏东坡流配海南岛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苏东坡流配海南岛哪里、我国古代犯罪的人就刺配~~,几年后还能回家吗、[发配. 非比他人 .八十万禁军教头. 流配 .依草附木]的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37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