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什么科

眼镜蛇什么科,第1张

 拉丁学名:Elapidae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 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SQUAMATA →蛇亚目SERPENTES →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 眼镜蛇科 Elapidae
下属分类:| 眼镜蛇亚科 Elapinae | 扁尾海蛇亚科Laticaudinae | 海蛇亚科 Hdrophiinae
眼镜蛇科上颌骨前端有前沟牙类型毒牙,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身体修长,粗细均匀。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的具黑白或黑**的横纹,或者棕褐或棕红色的黑斑和纵线。
眼镜蛇科毒蛇占毒蛇种类一半以上,而澳洲的眼镜蛇又占眼镜蛇科的一半,许多剧毒蛇如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泰攀蛇、虎蛇、黑曼巴等都属于本科。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美洲仅有珊瑚蛇3个属。我国有4属8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以眼镜蛇属及环蛇属毒性较大,如: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
本科属前沟牙类毒蛇,毒液以神经毒为主 。 分布广泛,在陆地和海洋均有分布,其中在澳洲是主要蛇类,常被分成眼镜蛇科、海蛇科和扁尾蛇科三个科。
金环蛇(Bungarus fascitus):俗称金甲带、铁包金、国公棍、佛蛇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体长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于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镜蛇(Naja naja atra):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眼镜蛇孟加拉亚种(Naja naja kaouthia):分布于云南、四川和广西,近年来,该蛇从泰国等地流入广东,广东地区称该蛇为“泰国眼镜蛇”。该蛇颈背的眼镜斑只有单个圆圈,体长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较强。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于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以上就是关于眼镜蛇什么科全部的内容,包括:眼镜蛇什么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32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