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两根差等于什么

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两根差等于什么,第1张

当Δ=b^2-4ac≥0时,方程

ax^2+bx+c=0(a≠0)

有两个实根,设为x1,x2

求根公式x=(-b±√Δ)/2a,不妨取

x1=(-b-√Δ)/2a,x2=(-b+√Δ)/2a,

则:x1+x2

=(-b-√Δ)/2a+(-b+√Δ)/2a

=-2b/2a

=-b/a,

x1x2=[(-b-√Δ)/2a][(-b+√Δ)/2a]

=[(-b)^2-Δ]/4a^2

=4ac/4a^2

=c/a

综上,x1+x2=-b/a,x1x2=c/a

解法公式

一元三次方程aX^3+bX^2+cX+d=0,(a,b,c,d∈R,且a≠0)。

重根判别式:A=b^2-3ac;B=bc-9ad;C=c^2-3bd,

总判别式:Δ=B^2-4AC。 

 

当A=B=0时①:

X1=X2=X3=-b/(3a)=-c/b=-3d/c。

当Δ=B^2-4AC>0时②:

X1=(-b-(Y1)^(1/3)-(Y2)^(1/3))/(3a);

X2,3=(-2b+(Y1)^(1/3)+(Y2)^(1/3))/(6a)±i3^(1/2)((Y1)^(1/3)-(Y2)^(1/3))/(6a),其中Y1,2=Ab+3a(-B±(B^2-4AC)^(1/2))/2,i^2=-1。

当Δ=B^2-4AC=0时③:

X1=-b/a+K;X2=X3=-K/2, 其中K=B/A,(A≠0)。 

 

当Δ=B^2-4AC<0时④:

X1=(-b-2A^(1/2)cos(θ/3))/(3a);

X2,3=(-b+A^(1/2)(cos(θ/3)±3^(1/2)sin(θ/3)))/(3a),其中θ=arccosT,T=(2Ab-3aB)/(2A^(3/2)),(A>0,-1<T<1)。

三根与系数的关系式(又称韦达定理)

X1·X2·X3=—d/a;

X1·X2+X1·X3+X2·X3=c/a;

X1+X2+X3=—b/a。

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般指的是一元二次方程ax_+bx+c=0的两个根x1,x2与系数的关系。即x1+x2=-b/a,x1·x2=c/a,这个公式通常称为韦达定理。

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单相关系数:又叫相关系数或线性相关系数。它一般用字母r表示。它是用来度量定量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复相关系数:又叫多重相关系数复相关是指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职工收入水平等现象之间呈现复相关系。

根与系数的关系,又称韦达定理。所谓的韦达定理是指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可由求根公式求出,公式是含各项系数的代数式。因此一元二次方程的的根与各项系数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数量上的关系。

二元一次方程中,根与系数没有关系。消元法解方程

只有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有关系:

ax²+bx+c=(a≠0)。

当判别式△=b²-4ac>=0 时。

设两根为x₁,x₂。

则跟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x₁+x₂=-b/a

x₁x₂=c/a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是x1+x2=-b/a,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其中ax²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般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等号左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而等号右边是一个常数。降次的实质是由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通常的演绎思维是作不出来的,用类似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配方法只能将型如ax^3+bx^2+cx+d=0的标准型一元三次方程形式化为x^3+px+q=0的特殊型。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的解法只能用归纳思维得到,即根据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特殊的高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归纳出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我归纳出来的形如 x^3+px+q=0的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应该为x=A^(1/3)+B^(1/3)型,即为两个开立方之和。归纳出了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形式,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求出开立方里面的内容,也就是用p和q表示A和B。方法如下:

(1)将x=A^(1/3)+B^(1/3)两边同时立方可以得到

(2)x^3=(A+B)+3(AB)^(1/3)(A^(1/3)+B^(1/3))

(3)由于x=A^(1/3)+B^(1/3),所以(2)可化为

x^3=(A+B)+3(AB)^(1/3)x,移项可得

(4)x^3-3(AB)^(1/3)x-(A+B)=0,和一元三次方程和特殊型x^3+px+q=0作比较,可知

(5)-3(AB)^(1/3)=p,-(A+B)=q,化简得

(6)A+B=-q,AB=-(p/3)^3

(7)这样其实就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化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问题,因为A和B可以看作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而(6)则是关于形如ay^2+by+c=0的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韦达定理,即

(8)y1+y2=-(b/a),y1y2=c/a

(9)对比(6)和(8),可令A=y1,B=y2,q=b/a,-(p/3)^3=c/a

(10)由于型为ay^2+by+c=0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为

y1=-(b+(b^2-4ac)^(1/2))/(2a)

y2=-(b-(b^2-4ac)^(1/2))/(2a)可化为(11)y1=-(b/2a)-((b/2a)^2-(c/a))^(1/2)

y2=-(b/2a)+((b/2a)^2-(c/a))^(1/2)

将(9)中的A=y1,B=y2,q=b/a,-(p/3)^3=c/a代入(11)可得

(12)A=-(q/2)-((q/2)^2+(p/3)^3)^(1/2)

B=-(q/2)+((q/2)^2+(p/3)^3)^(1/2)

(13)将A,B代入x=A^(1/3)+B^(1/3)得

(14)x=(-(q/2)-((q/2)^2+(p/3)^3)^(1/2))^(1/3)+(-(q/2)+((q/2)^2+(p/3)^3)^(1/2))^(1/3)后记:一、(14)只是一元三方程的一个实根解,按韦达定理一元三次方程应该有三个根,不过按韦达定理一元三次方程只要求出了其中一个根,另两个根就容易求出了。由于计算太复杂及这个问题历史上已经解决,我不愿花过多的力气在上面,我做这项工作只是想考验自己的智力,所以只要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另两个根我就没有花力气去求解。

二、我也曾用类似的方法去求解过一元四次方程的解,具体就是假设一元四次方程的根的形式为x=A^(1/4)+B^(1/4)+C^(1/4),有一次我好象解出过,不过后来多次求解好象说明这种方法求解一元四次方程解不出。不过我认为如果能进一步归纳出A、B、C的形式,应该能求出一元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由于计算实在太复杂及这个问题古人已经解决了,我后来一直没能完成这项工作。

三、通过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我获得了一个经验,用演绎法(就是直接推理)求解不出来的问题,换一个思维,用归纳法(及通过对简单和特殊的同类问题的解法的归纳类比)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事实上人类常常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大科学家正是这样才成为大科学家的。

以上就是关于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两根差等于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两根差等于什么、三次方程的解法公式和三根与系数的关系式(又称韦达定理)分别是什么、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31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