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岳飞墓对联有哪些

杭州岳飞墓对联有哪些,第1张

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联中为“青山”能“有幸埋忠骨”而欣慰;又为“无辜”的“白铁”“铸佞臣”而深感惋惜。作者歌颂岳飞尽忠报国,痛斥秦桧一伙人杀害忠良,爱僧分明,联语言短意深,被人们传诵。

2、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迈先生是我国著名法律工作者,有一对火眼金睛,对正义与邪恶犹如水火一样不相容,明辨是非,立场坚定,对岳飞的诋毁与赞誉,是真是伪,到今天是愈来愈明白了。

岳飞墓位置

岳飞墓通称岳坟,位于杭州市西湖边栖霞岭下,包括墓和庙。墓道两侧有石俑、石马、石虎、石羊,墓是圆形封土,前有墓碑:“宋岳鄂王墓”,旁边是岳飞之子岳云墓。墓墙两边秦桧、桧妻王氏、张俊、万俟四人铁铸跪像,他们是谋害岳飞的千古罪人。

河南汤阴岳飞庙

汤阴岳飞庙纪念其“生”,因汤阴是岳飞的故乡,内有岳飞塑像并陈列岳飞手迹。

岳飞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现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近百间。座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木结构,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

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佑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过精忠坊为山门,座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檐下一排巨匾,上书“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对祠前秦桧、王氏、万俟 、张俊、王俊五奸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河南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6年)。

朱仙镇岳飞庙作为岳飞赫赫战功纪念地,定位于“武岳庙”。位于河南开封市西南20多公里处的朱仙镇西北隅,经过历代扩建而名扬四海。庙里有岳飞和四员部将塑像,并有岳飞亲笔书“满江红”真迹。

朱仙镇是岳飞北进大战金兀术的地方。

1986年重修,现有各种殿房40余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浙江抗州岳飞庙

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忠烈词中有岳飞坐像,庙侧有清洁幽森的岳飞墓。

汤阴岳飞庙纪念其“生”,杭州岳飞庙纪念其“逝”,均可概括为“文岳庙”。

西湖岳飞庙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 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 ,1918年曾大修。现在的岳飞墓阙是1979年整修时按南宋建筑风格设计的 ,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遗物。墓阙下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 ,即陷害岳飞的泰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跪像背后墓阙上有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因为当时河南在金国人控制范围下,而杭州是当时南宋国都。

杭州岳飞墓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湖湖滨栖霞岭南麓。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南汤阴人,是南宋抗金名将和杰出的民族英雄。金灭北宋后,又大举南侵。岳飞率军南征北战西讨,收复大片失地,坚决反对投降派的屈辱议和,被宋高宗、秦桧等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杀害,年仅39岁。

岳飞墓建于11 63年,即在岳飞被害21年得到平反昭雪之时,他的遗骨才得以按礼迁葬于此。1221年,朝廷以功德院专祀岳飞,为岳王庙的始基。岳墓和岳庙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屡建屡毁,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楼主多用几秒钟采纳我的答案,这将是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的动力。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追问。

在杭州城里有两处最著名的岳飞遗迹,一是风波亭,另有一处便是天下四大岳飞庙之一的杭州岳飞庙了。

这座岳飞庙始建于明朝,位于杭州西湖畔栖霞岭下。殿内是身披戎装的高45米的岳飞像,上面挂着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匾额。在岳庙西是岳飞墓,墓道两旁有三对石翁仲和石马、石羊、石虎,也是明代遗物。墓道石阶下,跪着四个反剪双手的铁像,分别是秦桧、王氏、张俊和万俟卨。

来到岳飞庙,看到惨兮兮地跪着的秦桧。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公元1142年岳飞遇害后,面对天下人的质问,秦桧只是用了“莫须有”三个字搪塞,一时让天下人公愤。今天,回头看那段历史,我不禁疑问状元出身的秦桧在面对如此一个天下人注目的大问题时为什么用如此弱智的回答呢?就好象美国出兵打击伊拉克,开新闻发布会,记者问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打击伊拉克的理由时,拉氏说“莫须有”一样,让人难以理解的愚蠢。仔细想想,我觉得“莫须有”的回答与其说是秦桧的傲慢和跋扈,还不如说是老奸巨滑的他在巧妙地推脱责任。秦桧说“莫须有”是不是在无奈地告诉天下人,我一个小小当朝宰相如何能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一个和我地位不相上下的将军呢?就算我想杀岳飞,没有上面的首肯,我哪敢啊。况且,在“莫须有”罪名的情况下我敢于把一个当朝一品大将军杀了,不就更加表明让岳大将军死的人不是我,而是另有人在啊。一样老谋深算的韩世忠不会想不到这一点,所以他也没有再逼问秦桧,而是很快辞职,马放南山,养老去了。可是,秦桧也只能用“莫须有”三个字搪塞韩大将军和委婉地给自己辩白了,他能直接说,人不是我让杀的吗?他更不敢告诉天下人,你们的大将军是当今皇帝要杀的,于是简单又苍白的三个字马上就被淹没在了天下人的唾沫和口水之中。估计连秦桧也想不到自己会因此在自己的对手面前一跪就是800多年吧,这一肚子的委屈可如何诉说。

关于秦桧,却也还有一些细节可说。宋徽宗政和年间秦桧登进士第,官至御史中丞。此时朝廷正要割地给金人以求苟安,秦桧说:“此行专为割地,与臣始议矛盾,不合吾愿。”见无力阻拦,秦桧三次上表辞职,宋徽宗便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时候的秦桧似乎还有那么一点中国读书人的骨气。后来秦桧又被启用,朝廷又欲割地给金,秦桧等三十六大臣反对。1115年闰十一月,开封失守,金人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秦桧却主张另立宋朝宗室为帝,结果惹恼了金国,于是和徽钦二帝一起被俘虏北去,到达金国后秦桧用重金贿赂巴结金国重臣才得以返宋。1130年被放回南宋后,秦桧进入南宋政府,并得宋高宗信任,官至宰相,但不久又因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被罢相闲居。再然后。闲居六年之后,再次出山,他便参与到了和张俊一起帮助皇帝除掉岳飞的行动中来了。

从秦桧的官运沉浮似乎可以看出为官之初,这家伙还有一点中国读书出身的士大夫气节的,可是很快,经历的靖康之变以后的他就蜕变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屈膝迎合了朝廷和时代。而这点恰恰是出身战乱农家,一心收复失地,忠心报国的岳飞所不具备的。当赵构极愿议和,不思图治,只想偏安一隅便心满意足的时候,秦桧已经紧贴着主子的心思,并且不惜一切地为主子分忧,出谋划策的时候,岳飞却依旧主张北伐,直捣黄龙,并置12道金牌于不顾,把皇帝的颜面踩在脚下,要不是做为战略军事家的岳飞也看到虽然距离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可是没有了后援,孤军深入渡过黄河,只是自寻死路,他可能已经打过去了。管他什么金牌命令,我把金国灭了,看你们还怎么议和,和谁议和去。无奈的岳飞终于还是乖乖地班师回朝了。

此后的岳飞虽然仍然奉命进行了几次征战,并依旧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可是,在主子赵构的眼里,岳飞也只剩下了利用,利用完了如果还不听话,结局也只有一个,就是杀掉。岳飞偏偏就是不听话的主,一年以后,临安城里风波亭,岳飞遇害。就在岳飞死了二十年后,金国完颜亮再次攻宋时,仍说出了“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也许正好印证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的俗语。

岳飞死了,秦桧等人也跪了这么多年了,可是我心里总隐隐地为秦桧等人抱不平,该跪的人不跪,秦桧几个却充当了替死鬼。谁该真正地向岳飞跪上一跪呢?

让历史的车轮再回到公元1125年吧。这年金国灭辽之后,大举南下,并在1126年春天度过黄河,一举攻占开封,虏走徽钦二位混帐皇帝,此时的大宋王朝摇摇欲坠,开封城破之后大批皇室成员被俘虏,只有康王赵构侥幸驻兵相洲,幸免于难。国不可一日无主,金军统帅册立的楚帝张邦昌也得不得宋朝大臣的承认,于是这些文武大臣策划重新拥立新皇帝,而康王赵构也成了唯一的选择,于是,1126年5月初一,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南,登上皇帝之位。这时的岳飞,回家办理了他父亲的丧葬之后,应枢密院官员刘浩的招募,在相州参加到了赵构的部队中,但是没过多久,岳飞就因为越职上书赵构,而被逐出军队。这一对冤家从此开始了10多年的君臣时光。

此后的岳飞,追随其他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华,一步步得到了赵构的赏识,甚至有了一段君臣蜜月时光,然而,随着岳飞军事力量的壮大,在以“抑武”立国的宋一代,已经注定了岳飞的“十年之力,毁于一旦”悲剧结局。赵构,说到底,也不算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在即位初年,小朝廷风雨飘零的时候,他的一些用人和政令还基本上可圈可点,但是随着政局的稍微稳定,宋一代的“阳痿”政治遗传因素便开始在赵构身上起作用了。这一时候的敌方金国倾向于外向性立国,在军事外交上所向披靡,可是内政建设却很不稳定,相对于金,南宋小朝廷的内向立国更加鲜明,更多的追求内政的稳定,军事外交上却是步步守着,即便有时候让岳飞等人主动出击,也是见好就收,说到底,南宋初期一度出现的军事上的有利局面,也只是赵构为稳固自己的小朝廷而不得不行的部署。当岳飞屡次三番让自己很没面子之后,赵构终于下定决定除去这个朝廷的不稳定因素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岳飞赋闲在家两个多月后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很快就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可是,普通的老百姓却不这么看。

民间对岳飞被诛杀的原因有着许多演义,最典型的当属说岳飞是徽宗四皇子,才招致杀身之祸,对于一种说法,尽管没有更多的证据,并且颇多漏洞,史学家们对于此说法既没有肯定,也没有断然否定。

对岳飞充满了幻想而有陷于光复无望的人们很愿意相信正因为岳飞是赵构的哥哥,和赵构有同等的皇位继承权,而且才干和人望都在赵构之上,赵构才非杀岳飞不可。正因为岳飞是赵构的哥哥,秦桧才觉得罪名难下,糊里糊涂地说了个“莫须有”,怕万一定了什么罪名,下面拍马屁的顺杆子爬,把岳飞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那可就骂得是皇帝的祖宗了……

那为什么皇子岳飞怎么会流落到汤阴县去呢?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宋徽宗的时候,皇宫里有个姓姚的宫女,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怀上了皇帝的孩子。为了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洁,姚氏借在崇宁元年十二月,皇上要放一批宫女出宫的机会,乔装打扮混在那些宫女里面,出了皇城。逃出开封府,崇宁二年二月十四日,姚氏生了岳飞,然后带着孩子一直流落到了河南汤阴县,正碰上发大水,便编出了被大水冲到这里的谎话,然后在当地居住了下来。岳飞一天天长大。关于“岳飞”这个名字,“飞”者“非”也,那岳飞到底姓什么呢?如果岳飞真是皇子,那就只能是姓“赵”了。后来发生了“靖康之变”,宋徽宗被金人抓走了,姚氏心急如焚,每次见了岳飞都提醒他一定要“迎回二圣”。岳飞从军之后,逐渐成长为南宋独挡一面的大将。这时的赵构还蒙在鼓里,绍兴九年正月,金国宿州守臣赵荣来到南宋小朝廷,并带回了大量宋徽宗的遗物。赵构一见大惊,忙派自己的心腹秦桧以修徽宗实录为名,好好检查一下所有的宫廷文件。这已经是三十多年的旧文件了,而且在战乱中又丢失了不少。不过秦桧也是个能人,似乎找到了什么证据。岳飞终于大祸临头,作为皇子的他很快就遭到了赵构的毒手。

民间传奇终究不可信的程度更多了一些,可是他们对于杀害岳飞的元凶的指向比历代正史都更一失中的,那就是他们说出了正史想说而不敢说的,杀害岳飞的不是别人,就是当朝皇帝赵构。那么,我觉得跪在岳飞墓前的也不应该是别人,而是主凶赵构,这个懦弱而又因为阳痿带来的心理阴暗的儿皇帝。

可惜,终究,没人有这个胆量,让一个皇帝真正的跪下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既然代表权威的皇帝不能跪,那么,就还是让秦桧他们先跪着吧。

岳飞死了,没有人敢说出谁是真正的主谋,只到明代出了一个有骨气的文人文征明,他的一首《满江红》为算为冤死的岳飞讨了一个公道。

全词是:“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800多年过去了,希望历史不要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继续给后人留下许多的无奈和感慨。

提问者评价

hao

岳飞的故乡: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岳飞冤死之后他的尸首最初被收葬于九曲丛祠旁。岳飞生前曾前后三次从戎,其中第一次从戎时间仅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其父亲逝世的缘故而宣告结束。第二次从戎是因家中经济困难,结果从戎第二年宋钦宗便决定与金朝议和,所以岳飞便又再一次离开军队。但是议和进行得并不顺利,所以宋金两国再次爆发战争,于是岳飞就又再一次投身于抗金军队之中。

后来北宋为金人所灭,幸亏康王赵构另外建立起了南宋政权,岳飞也得以继续他的抗金抱负。南宋建立之后岳飞凭借自身出身的能力渐渐得到重用,宋军在他的带领下一点点从金人手中夺回早前失去的疆域,于战乱之中仓促建立的南宋政权也在金朝的持续进攻中顽强坚持了下来。眼看着宋朝在宋金两国的对战中逐渐占据优势,宋高宗赵构却执意要与金朝议和。他的议和态度,使得岳飞与其它抗金将领多年来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岳飞不光抗金主张受到反对,他自己也因秦桧等人的诬陷而背负上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赵构被秦桧的花言巧语蒙蔽,全然不顾岳飞为抗击金军所作出的贡献,先是没收岳飞兵权后又将他关进牢房。待宋金完成议和之后,岳飞被赵构下令处死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

因为岳飞得罪的是秦桧,所以在他死后众人皆不敢为他收尸。狱卒隗顺不忍一代忠良死后尤不得安宁,所以趁着黑夜偷偷将岳飞的尸首运出都城临安,将它带到钱塘门进行安葬。隗顺为岳飞挑选的收葬之地位于此门附近的九曲丛祠旁,为了易于辨认他还特地在岳飞墓旁种植了两棵橘树。待岳飞得到昭雪,继承这一秘密的隗顺儿子将岳飞的埋葬之处告知宋孝宗,岳飞的尸体就此被转移至西湖栖霞岭。

宋孝宗平反的时候,迁坟只是迁的衣冠冢,至于狱卒云云,正史没有记载,很难说有无,那个就跟武穆遗书一样玄乎,不好说。正史的说法是风波亭岳飞父子遭到缢 首 之后,尸体由张俊遣人处理,没有说明尸体埋在哪里,但是史学家通用的说法是埋在杭州城外的乱葬岗,也就是栖霞岭。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岳飞墓对联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杭州岳飞墓对联有哪些、中国的三大岳庙分别在哪里、岳飞墓在哪里为什么不在河南呢!他是河南人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29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