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第1张

导语: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对于人类是否已经登上月球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尽管有许多影像资料记录了整个登月的过程,但仍有许多阴谋论者指出这其实是一个世纪大骗局,并且他们也能拿得出证据证明这一观点,如普遍认为登月只是冷战期间美国用来吓唬苏联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阿波罗11号的成功实现了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说中声称美国会在1970年以前“把一个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并把他安全带回来”的目标。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因一句“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的豪言壮语而家喻户晓。是啊,这不能不家喻户晓,登月,实现人类最原始的梦想,本身就是壮举,那登月之人理所当然就是这个壮举的完成者,其冒险精神和为科技献身的精神当然受人敬重了。可是,这还远远不够,他冒险,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人类进步。他的精神远远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科技、超越宇宙空间的一切思维,我们应该为他鞠躬。

可是,风雨却没把视角放在这个伟人身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登月故事的一个配角身上。这个配角鲜为人知,鲜人想知,人鲜想知,可是,风雨却把镜头拉向了灯火阑珊处,寻得那伊人阿姆斯特朗的助手奥尔德林。镜头下,人们的注意力全在阿姆斯特朗身上,有掌声,有高呼。可是有一个怪怪的记者,面带坏笑,走到奥尔德林身边,提出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问题:“作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人,你是否感觉到有点遗憾”可是,奥尔德林却极为风趣的说:“各位,千万别忘记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迈出太空舱的!所以,我是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人。”

月球简介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太阳系内的卫星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的质量比。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中国第一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成功到达太空

中国第二次载人飞船神舟六号:费俊龙 聂海胜 于2005年10月12时9点0分0秒发射,至17日,也是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中国第三次载人飞船神舟七号: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扩展资料:

登月的其他工程简介: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预计1969年7月2 0至21日首次实现登月。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整个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它是那时人类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最后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

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阿波罗工程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研制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27 吨的大推力“土星5”运载火箭。研制“阿波罗”飞船是该工程的“重头戏”。飞船的指令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服务舱装有主发动机等系统;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神舟五号飞船

以上就是关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全部的内容,包括: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我国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候都有谁第二次呢第三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09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