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若圭臬”是什么意思

“视若圭臬”是什么意思,第1张

据我的了解,在古代,“圭臬”是测量日影的仪器。无论太阳东升西落,圭臬的刻度不变,影子的长短测量得就会准确。“圭臬”正如我们为人做事的度,你把什么奉为“圭臬”,决定着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圭臬的意思是什么?圭臬是什么意思?

圭臬的意思是:圭臬guī niè 1  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  ●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明黄佐《干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洁广轮。」 2  比喻典范;准则。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鲁迅《坟·人之历史》:「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  ●朱春雨《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圭臬」在《汉语大词典》第2751页 第2卷 1007★「圭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88页★「圭臬」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圭臬」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圭臬guī niè 1    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   ▶ 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 明·黄佐《乾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絜广轮。」 2    比喻典范;准则。   ▶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 鲁迅《坟•人之历史》:「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   ▶ 朱春雨《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圭臬的拼音guī niè

圭臬是什么意思

圭臬

guī niè 1 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明黄佐《干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洁广轮。」 2 比喻典范;准则。●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鲁迅《坟·人之历史》:「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朱春雨《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圭臬」在《汉语大词典》第2751页 第2卷 1007 ★「圭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88页 ★「圭臬」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圭臬」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圭臬

guī niè 1 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 ▶ 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 明·黄佐《乾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絜广轮。」 2 比喻典范;准则。 ▶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 鲁迅《坟•人之历史》:「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 ▶ 朱春雨《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圭臬的英语单词1criterion;standard

用圭臬造句

1把遵守时间奉为圭臬2十八世纪末;自然主义风靡一时;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艺等等;无不奉为圭臬。3适应之说,迄今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坟 人之历史》)>

圭臬

圭臬

guīniè

[criterion;standard]

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春广。——杜甫《八哀诗》

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人之历史》

奉为圭臬

发音fèng

wéi

guī

niè

解释

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出处

黄佐《乾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挈于轮。”

示例

适应之说,迄今学人犹~。(鲁迅《坟·人之历史》)

以上就是关于“视若圭臬”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视若圭臬”是什么意思、【圭臬】的意思是什么【圭臬】是什么意思、圭臬是 什么 意思 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04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