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是怎么评价《杯中窥人》的

余秋雨是怎么评价《杯中窥人》的,第1张

“现场给你上一课,当然你不知道这些,你就是一个差生。烂泥扶不上墙,最终辍学,你是个教育的残次品,还充当起精神领袖。”

“其实,你早该沉入水底”

在《杯中窥人》这篇作文中,韩寒由现象深入本质,将人生比喻为一个投入水中的纸团,它会慢慢被水侵蚀。慢慢向下沉落,直至沉入杯底。人生本来洁白无瑕,但一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脏水”所沾染、侵蚀。

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的构思表现出韩寒才华横溢的天资。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 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出版后至今销量已逾500多万册。现为上海大众333 车队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韩寒以600万元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7位。

韩寒《杯中窥人》一书展现了他犀利的人生观点和博学多识、才思敏捷,深刻剖析了人性,见解独到。且每一段都有援引典故,有些典故十分生僻,连评委老师也不一定知道。

众所周知,韩寒是在获得全国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后出名的。鲜有人知的是,在这场大赛中韩寒差点因为没有收到复赛通知而与冠军失之交臂。1999年,16岁的韩寒风华正茂,凭借过人的才气,他一举闯进复赛。

但由于组委会或其他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韩寒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好在举办方还算通情达理,给了韩寒一个机会。为了公平起见,复赛时用过的作文题目肯定不能再用。

于是主考官灵机一动,找来了一个水杯,往里面倒满水,又把纸揉成一团放进水杯,让韩寒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一般人遇到这样无厘头的命题作文,肯定是焦头烂额,但韩寒博学多识、胸有成竹。尽管题目刁钻,但他依然从人性角度完美诠释主考官的行为。他说:每个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社会就像是那杯水,一旦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其侵染,逐渐失去本色、改变形态,直至沉入杯底(社会底端)而无法自拔。

从一杯水和一张纸开始,写出韩寒他自己对于人性的看法,这就是著名的《杯中窥人》。凭借这篇作文,韩寒夺得第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也正是这个奖项,给了韩寒无尽的信心,让他确定自己可以凭借手中的笔杆子养活自己。只要读过韩寒这篇《杯中窥人》你,肯定会被韩寒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学识惊艳。

一个少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面对如此刁钻的主题写出如此优秀的文章,能对人性有如此深刻的看法,实属不易,获得头奖也是意料之中。

《杯中窥人》一文中,韩寒以一团纸在半杯水中浸泡、沉降的物理过程,联想到人在社会生活中,从出生时的一片白布似的“人之初,性本善”,到接触社会之水后的逐渐被湿透,被沉降的过程,由此表述出他对人在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思想行为的见解和评说。

韩寒《杯中窥人》

我这辈子说的最让人无从反对的话就是被子不用叠——本来就是要叠开来睡的——然而这是第一个被人反驳掉的。懂么,这是规矩。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

以上就是关于余秋雨是怎么评价《杯中窥人》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余秋雨是怎么评价《杯中窥人》的、20年前,16岁的韩寒写下《杯中窥人》,为何能得头奖、杯中窥人讲的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91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