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友谊的名著主要内容

有关友谊的名著主要内容,第1张

你要的书是做什么用处的

是要自己看、还是送人,

是要什么类型的名著

散文型,记叙型,议论型,纪实型

如果是自己看得话,

《友谊地久天长》还不错,而且挺出名你可以上网查查

作者是(美)克伯格

这是内容提要,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分析友谊的各个方面。我们将审视最牢匡的友谊、分崩离析的友谊和不复存在的友谊。故事里的朋友们互相帮助,不断勉励对方,甚至救下朋友的性命。有时,朋友会变成恋人,恋人也会变成朋友。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永远找不着朋友,没关系,这本书会告诉你怎样改变命运。有些年轻人为了一些成绩而得意忘形,这本书会让你看见谦虚的妙处。"

这本书写的挺浅显的,语言简单但深刻

沈从文的友情集挺出名的,

卡耐基:如何赢得有一及影响他人

还有就是

心灵鸡汤一类的感悟友情

毕竟写友情的书并不多

一般都是小故事或者散文,

成书的并不多

不会,我知道你是看了小约翰的视频才来问这个问题的,就是小约翰最新一期讲的苏联克格勃高级特工叛逃的事。

胃溃疡根本就不会导致叛逃,以当时的技术来说,治疗胃溃疡压根不是问题,我不相信是因为胃溃疡叛逃的,而且后来所谓叛逃的特工还回来苏联了,并且还享受原来的的待遇,你觉得叛逃了,然后再回来还会有这样的待遇吗?不用动脑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真的叛逃了,即使最后再回头,但原来的单位肯定不会放过你的,叛逃和改邪归正是两回事。

一:这件事到底在说什么?

其实就是最近有一个叫小约翰的博主更新了视频,视频里面讲了一个苏联的克伯格高级提供因为胃溃疡而叛逃,逃到某国情报机构的故事。具体就是那个苏联克伯格的特工因为医院老是诊断自己是胃溃疡,但是自己有感觉不是,就自己搜资料,然后自己给自己确认了是胃癌。他想着也没多长时间了,就想投靠某国,然后就去了某国的情报机构,情报机构第一时间就接待了这个叛逃的克伯格高级特工,但是有意思的就是这个特工在美国医院诊断还是胃溃疡,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跑回了苏联,并且控告某国情报机构的种种恶行,让某国情报机构脸面尽失。然后还活到了现在。

二:苏联特工真的是因为胃溃疡而叛逃某国的吗?

以下皆为我个人猜测,仅供参考:

我个人认为不可能。首先,当时苏联的医疗水平并不差,是属于和某国差不多级别的。其次,这个所谓叛逃的特工,供出来给某国的情报,基本都是过时的,也就是对苏联没什么影响的情报。最后,这个叛逃的特工回到苏联之后,居然还是原来的待遇,并且没有被追责清算,这个说不过去。因为按照克伯格的做法,只要你是叛变了,不过你之后如何,你都必须要被人间蒸发。最后有意思的是,苏联这个叛逃的特工,第一个接触的连线员就是苏联埋藏在某国最大的线人。当然,这是因为他在之后被发现抓了才被爆出来的,这个人还在监狱坐牢呢,因为他给某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被判无期徒刑了。

1、我不要孤单一解读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渴望建立友谊的,有的孩子能够快速融入新集体,成为大家喜欢的对象,而有的孩子却会被孤立和排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孩子社交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同伴关系在孩子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和与成年人的交往不同,同伴关系更具有平等性。在同伴关系中,孩子通过分享彼此的经验来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同伴群体中的分享和交往过程中发现的冲突给孩子带来了换位思考的机会,为孩子逐渐走出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打好基础,所以当孩子遇到这些冲突时,正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一般在孩子之间的冲突没有涉及人身安全时,家长可以不急于干涩,让孩子自己尝试化解这些矛盾。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最内层是微观系统,是与个体最直接相关的环境中的活动或互动,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微观系统很可能只局限在家庭。随着孩子的成长微观系统中逐渐增加了日托班幼儿园和学校中的同伴群体。一般家长在说起孩子同伴关系时,是从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些外在的环境的。比如担心孩子不能融入或者孩子在其中受到伤害,但是微观环境中的个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孩子本身的特点,如气质生活习惯和能力也会影响别人。

每个孩子都渴望建议友谊获得归属感,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那么多孤独的小王子呢?他们的星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如果我们将这些星星分类的话,通常会有这么几类: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

受欢迎型的孩子性格偏外向活泼,爱说话,胆子大,外表吸引人,他们不会冲动和发脾气。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孩子表现出较多的积极,友好的行为。比如高水平的合作、愿意分享等,而消极和不友好的行为较少,他们喜欢交往,积极主动的参与交往,并且善于交往表现在处理交往冲突时,他们能提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且这些解决办法是关系指向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解决了一个交往冲突,还可能把冲突变成一个增进彼此关系的机会。

被拒绝型的孩子性格很外向,非常活泼,爱说话,胆子大,他们性子急、脾气大,在同伴交往中被拒绝孩子有更多的消极、不友好的行为,但积极、友好的行为很少,比如不愿意分享,男生有更强的身体攻击,女生则有较强的关系攻击,有趣的是被拒绝型的孩子也非常喜欢交往,交往积极主动。但是他们不善于交往,并且在这一方面与受欢迎的孩子有非常大的差异,他们解决社交冲突的能力较弱,他们依照物品所有权的社会交往策略。

被忽视型的孩子性格较内向、好静、不爱说话,胆子小、他们性子慢、脾气小,并且不易兴奋和冲动,被忽视的孩子的积极友好的行为和消极不友好的行为都很少,对他人的攻击,表现出退缩。社交策略的选择多为“自我中心”的缘由。

一般型的孩子在各项上均处于中间水平,谜一般的一般型的孩子,很多研究者都会用这一句来描述他们。在一个群体中,一般型的孩子占比通常较多。

孩子的同伴交往类型,即孩子的社交基本地位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致可分为孩子本身的因素(比如孩子的气质)和外部因素(比如家长的鼓励、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玩具、游戏)

2、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给孩子留出同伴玩耍的时间:一起游戏和一起学习是不同的,学习,包括知识性学习和技能性学习,一起学习的时候,同伴之间更容易形成彼此参照,互相竞争的状态;但在一起玩的时候,孩子更关注同伴本人,学习怎么样和别人相处

2)接纳孩子目前的社交状况:当发现孩子不被同伴接纳或者孩子对社交行为表现得比较退缩的时候,父母比较容易着急,忍不住要责怪他们,比如“你这么爱哭,别人就不愿意和你玩啦”,作为家长的你也可以试问自己:“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我是不是就能马上就不着急了呢?”改变是可能的,不接纳现状改变就无从谈起,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接纳现状改变就开始了,从这一点来说接纳是最难的一步,因为他意味着至少有一个时刻一个人要和自己拒绝的业务的痛恨的特征,标签或经历的共存。家长的人生经验非常可贵,但是,孩子有他自己本身的气质,身体特征,有他们需要面临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逐渐增加的学习压力,日益减少的自由玩耍时间,距离非常远的小伙伴,各色各样的辅导班,眼花缭乱的商品,无所不在的广告,这些是我们小时候没有的经历。

3)倾听孩子在社交中面对的困境和情绪。倾听会让你眼前的孩子越来越真实,当你不再用内心的标准去衡量他,而允许他真实的存在,是你们的关系也逐渐真实起来。

4)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他分析问题,比如“你那么害怕失败,有什么方法能让你感觉好一点吗?或者你非常担心,来自哪里的评价呢”,肯定孩子的优势,找到可以让优势更好发挥的途径。

3、孩子社交相关案例解析

案例一:爱告状的小同学

典型故事:乔的爸爸许诺乔,如果桥乔挣够了50元钱,就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但他后来又改变了想法,让乔把这¥50都交给自己,乔就像他的爸爸撒谎说自己只挣到¥10,然后把¥10交给他爸爸,自己用¥40去野营,乔把这件事告诉了弟弟阿里克斯,请问如果你是阿里克斯会去爸爸那里告状吗?绝大多数四到12岁的孩子选择了告状,事实上这也是孩子喜欢告状的年龄阶段。

小学生告状现象非常普遍,这不是因为孩子品质的问题,而是孩子发展阶段中重要的社会技能“道德—规则意识”发展的结果,心理学家克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心理学领域内影响极大。孩子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4-10岁)

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2、寻求快乐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10-13岁)

1、好孩子定向阶段

2、权威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13-18岁)

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2、原则和良心定向阶段

幼儿学堂支招: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告状时成人不能随便敷衍,这样做会让孩子感觉得不到成人的尊重,会使孩子更敢委屈,也不能总说“好,我来批评他”这样势必会了孩子的告状行为得到强化,让孩子的告状行为,越演越烈练大人,大人应给予关注并耐心倾听。

案例二、不懂拒绝可真累

涵涵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孩子,很会替别人着想,同时他也是一个“老好人”,不懂拒绝,明明自己很喜欢的东西,但是别人想要他也还是忍痛割爱,即便自己时间不允许自己心里不乐意,也不愿意拒绝别人的请求,孩子不会拒绝真的会很累,偶尔还会受欺负。

心理学分析:

1、无原则的礼让摧毁孩子的自我界限,自我解解,就是自己和他人在情绪上空间上以及生理上的距离。在距离安全的前提下个人界限会在你面临选择时帮你辨别哪些事情是可以接受的,哪些则需要拒绝,你就说界限是一种说“不”的能力。

2、孩子不懂得去拒绝别人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建立安全感。

3、害怕被否认。

优儿学堂支招:

1)、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自我界限。

2)尊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3)帮助孩子改变不合理认知。

4)拒绝要讲究方法,真诚明确、态度坚定、语气要委婉。

案例三、克服说谎也不难

好好最近写作业的时间变短了,说是老师留的作业少,后来和老师沟通才知道他好几天没完成作业了,居然还对老师说“妈妈最近生病住院了,所以没时间做”而且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了,经常是父母老师两头骗。

心理学分析:

孩子说谎分为想象型说谎,虚荣心说谎和逃避型说话三种。

针对想象新说谎的孩子,父母要正确引导,帮助和启发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哪些地方夸大歪曲了事实真相。当孩子讲述真实情况是要对他们坦诚的态度给予赞同和肯定,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诚实的孩子是受欢迎的孩子。

针对虚荣型说谎,父母要引导孩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每个人都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每个人也都有优点缺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做自己最好。

针对逃避型说慌,父母要明确态度,告诉孩子,自己喜欢诚实的人,鼓励他们说出真相,孩子说出实情后不要因为他做错事情而责怪他。首先要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他思考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家长对孩子要求不要太高,过高的期望值会使孩子身心疲惫,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说慌。

采用阳性强化法矫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当孩子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给予孩子及时的奖励或者夸赞,以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

父母应做好榜样,不要教孩子说慌,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一些细小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案例四、社交恐惧急不得

茵茵读小学五年级,内向害羞,不敢与人交往老师提问,他不敢举手发言,他回答问题时嗫嗫喏喏,课间也不和同学玩,一个人郁郁寡欢,在一次演讲中茵茵竟把原先背得滚瓜烂熟的演讲词忘的一干二净,他尴尬极了,经过这次失败的演讲后,原因就更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了,甚至经常回避别人的眼神。

心理学分析

孩子这一系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社交恐惧心理,主要表现是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对被人注意尤为敏感,有社交恐惧症里的人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不得已参加时,在人群中也显得退缩,看起来比较羞涩。社交恐惧通常和孩子自身因素、成长经历、家庭教养方式、社会环境有关系。

优儿学堂支招

1)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与人友好交往的意识。父母应该多创造一些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鼓励孩子多和周围的朋友玩耍,让孩子在陌生朋友的交往中自然的提高交往能力。

2)引导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该怎样处理。多让孩子参与社交活动,不要害怕孩子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发生问题的时候正是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好机会。

3)接纳孩子现状,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案例五、如何应对孩子的攀比心理?

小磊妈最近很困扰,上小学的儿子越来越爱攀比,上个月,吵着要买滑板车,这几天吵着要买轮滑鞋,小学生攀比太严重了,小到玩具、书包,大的房子、车子。攀比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分析

孩子攀比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同伴对孩子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3、家长的攀比心理对孩子有一定影响。

优儿学堂支招

1、运用反攀比教育手段消解孩子的攀比心理。

2、家长以身作则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妈妈们都想孩子通过自己的帮助成为一个别人仰望的神通,因此很多孩子在特别小就被送到学前教育机构,家长们认为这样孩子的起点会高一点。那孩子什么时候学数学好呢?

宝宝几岁开始学数字

宝宝学数学的最佳时间,应该在宝宝的数学、符号和自然科学敏感期进行。根据儿童敏感期的划分,数学、符号和自然科学敏感期处在4岁半到5岁半期间。因此,在此阶段十分适合给宝宝进行数学启蒙。

5岁左右是让宝宝学数学最科学合理的年龄段

那么如何理解宝宝的这一敏感期呢?有很多研究表明,宝宝从出生到5岁,在对有形世界经过5年的接触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在智力方面上升到一个状态,那就是对符号突然非常感兴趣。

宝宝学数学最佳年龄的确定,还与大脑发育的成熟度有关。大约5岁时,大脑发育就相对成熟了,此阶段,孩子就具备了永久性记忆的能力,此时学习的抽象事物,不仅能理解,也能够被记住。

由此看来,5岁左右,是让宝宝学数学最科学合理的年龄段。

怎样教宝宝写数字

1、比如说家里买了水果,我们可以把水果摆在桌子上,爸爸妈妈点着水果数一遍:1、2、3、4、5;

2、然后让宝宝也照着家长的样子数一遍;

3、然后爸爸妈妈把水果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边,一边两个,一边三个,让宝宝自己数数两边的水果,哪边多,哪边少;

4、父母可以买一些数字字帖,数字部分是凹陷进去的,给宝宝一支笔,让他根据字帖写数字。

5、宝宝比较喜欢模仿,所以可以让他看你写,或者直接手把手地教。不要急于求成,就和说话一样,慢慢就学会了。

6、最后,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数数家里几个人,问问宝宝如果每个人一个,该怎么分;

7、起初宝宝可能没办法很快地做出反应,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拿着苹果,自己来分一分。通过实践让宝宝能够按照语言的指示拿出数目对应的实物。

生活中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帮助宝宝掌握数的概念。比如让孩子数数自己有几个玩具、让宝宝和自己一起掰着小手指数数;或者如上述例子所讲的,多让宝宝为家里分发食品等等。经过多次类似的练习,宝宝就会逐渐学会按实物数数,对数的概念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牢固。

教宝宝学数字的技巧

宝宝认识数字,是先从口头数数开始的,然后就是点着实物数,接着才能根据数的结果说出总数,最后是按实物数取出同样多的实物。在这个过程里,宝宝掌握了由无意义的数字声音到数的实际意义、由学会认数到学会运用数字等技能。根据这个规律,你就可以正确的教宝宝认识数字啦!

1、教宝宝像背歌谣一样从1数到10,当他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开始手脑并用,点一个实物,数一个数字,这个过程需要慢慢掌握,你也应做好耐心教导的准备。你可以利用家里的物品让他学着数,比如苹果、积木、楼梯等。每次练习最好以5分钟为宜,否则宝宝也容易厌烦。刚开始可以先少数几个,后面再慢慢增加。从2岁半起,宝宝就可以开始认识数字的概念了,因此,你要抓住时机。

2、可以通过打电话等做游戏的方式教宝宝认识数字。比如,让宝宝给动物、植物或玩具打电话,你把电话号码告诉宝宝,然后你抓着他的小手,边说那个数字并边按电话,刚开始可以是一个数字,后面可以慢慢增加到5个左右,接通电话后你还要模仿和宝宝接电话聊天,这样,既让宝宝在拨号码时认识了数字,又能在聊天中增加语言表达能力。

3、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数字,比如电梯楼层、车牌号码、钟表等,通过这些方式也可以教宝宝认识数字哦!

教宝宝学算数字要注意什么

教宝宝学算数字要注意什么

把抽象的思维模式转换为形象的记忆方式,我想孩子会感兴趣,且能够在大脑中储存数字与实物对比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无时无刻的对孩子实行教育,根本不用一本正经的去做。

1、孩子吃饭前让孩子帮你拿筷子,而且要数数需要多少根,吃馒头之前,先要孩子数好几个人要几个馒头或者几碗米饭才能够大家用的,为了孩子不能怕麻烦,想要孩子知道什么数字。你的饭桌就要按照这样的数字进行一些改变,也让孩子从中感悟兴趣。

2、上楼梯,走路,玩游戏,做什么活动都离不开数字,你只需要针对孩子的悟性高低适当调整到合适孩子的地步即可。

家长的的不耐烦和过度要求与批评,让孩子更加感到自卑,更加感到没有方法去认知,所以,要耐心一些,要懂得鼓励与表扬的作用。还有,孩子会在某些程度犯些小错,犯错误就要适度惩罚,这种时候,也要让孩子用数字概括错误的严重性,小小错误做几个俯卧撑,小错误再多几个,稍微大点的还要多,如果数错了,就要再多几个等等,惩罚也要孩子学会用心感受。

宝宝数字游戏推荐

1、认识硬币和找钱

在50个月时有746%的儿童会认3种硬币,到53个月时有768%的儿童会用1和2分凑成5分,或1角,5角凑成1元。有782%的5-6岁儿童学会用硬币做买卖的游戏。

比内规定6岁时能认4种硬币,美国有1分,5分,1角,25分四种。比内L-M量表规定在9岁时学会找钱,即从35分之内找钱。我国钱币10进制,可能较容易,不过提前3-4年也很可观了。

2、倒述数字

倒述数字要求儿童将大人口授的一串数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来,如口授123时倒述为321。在倒述数字时不容许看写出来的数字,或自己用毛将口授的数字用笔写下来。这要求儿童十分注意听,马上将数字记忆,同时要用心去想即是通过逆向思维将数字的次序倒着背出来。1987年调查中发现有85%的4岁儿童和725%的5岁儿童中能倒述2位数;有74%的5岁儿童,有745%的70个月儿童,有985%的76个月时能倒述3位数。1995年发现4岁时有82%人能倒述2位数,有25%人能倒述3位数,还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数。比内L-M量表要求7岁倒述3位,9岁倒述4位,12岁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数。韦氏1950年指出,复述和倒述数字是一种测定智力的方法。

3、倒数数

倒数数就是从大到小倒着数数,如54321。学过用儿歌倒数的儿童从3岁半就能倒数10-1。儿歌押韵,顺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学会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数的关键在10-9上,如重点练习100-99,90-89,70-69……,经过练习的儿童都能从自己背数的最大数倒数到1。

4、知道自己几岁

从10个月起,如果大人问“你几岁?”时,宝宝会竖起食回答,到15个月时就会自己说“1岁”。说话较迟的宝宝到28个月时就会自己说“两岁”。但是比内量表和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应当5岁才能正确回答自己折年龄。

5、画正方形

3岁左右的儿童画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个是直角。我国儿童从30个月就可以学会画下方形,较迟的也在44个月学会了。因为许多汉字是正方形的,孩子们从阅读中看惯了正方形文字,有些家长也让两岁半前后的宝宝学写汉字,所以画正方形对我国儿童来说,比较容易。学画正方形的年龄比内量表规定为5岁,格塞尔规定为4岁半,平时筛查用的DSST量表(旨兰克伯格1967)定为4-5岁。

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苏联捷足先登,最先将宇航员送上太空。1961年,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发射启航, 历经108分钟的太空旅程 ,顺利返回地球,成为人类 历史 上首个搭载航天器进入外太空的人,也是首个在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实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求进入太空的愿望。

而与他同批次选入苏联宇航员的队员,同时也是挚友的 科马洛夫 却在搭乘联盟一号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后因降落伞故障,成为第一个在载人航天飞行中殉难的航天员。并且科马洛夫在飞船发射升空前就知道自己回不来了,但他还是做出了接受任务的决定, 最后遗骸仅剩下一根足骨

关于科马洛夫的航天事迹还曾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了宣扬航天精神的经典范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做 《悲壮的两小时》 。文章里面写道,科马洛夫在1967年搭乘联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返回大气层时发现无法打开降落伞给飞船减速, 预示着他将会在两小时后与飞船同归于尽

课文里面还提到,科马洛夫在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飞船故障前,曾在飞船坠毁的前两个小时内 通过电视 与苏联全国人民做出了最后的告别, 给家人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 ,感动了守在电视机面前观看飞船返航情况的苏联人民。苏联为了表彰这位英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通过电视向其授予 “苏联英雄” 称号。

就在飞船坠毁的最后几分钟里,科马洛夫还坚定高呼: 航天员为航天事业献出生命,无怨无悔 。通篇文章深刻地体现了苏联航天员科马洛夫的奉献精神,令广大读者热泪滂沱。事实上,这篇文章完全是在歪曲事实编造谎言,稍微动脑思考就能发现错漏百出,科马洛夫根本不可能在两小时内与地面连续保持通讯。

科马洛夫是苏联航天员没错,搭乘联盟一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没打开而丧生也没错,只不过从发现故障到飞船坠毁并没有间隔两小时, 而是只隔了十几分钟 ,科马洛夫更没有通过电视频道与苏联全国人民道别,这些都是写文作者编造的谎言。实际情况是飞船坠毁后, 苏联才对外公布了科马洛夫的死讯

因为 联盟一号 是苏联为了与美国竞争登月计划而执行的 绝密任务 ,不可能通过电视明目张胆地对外公开飞船飞行画面。据相关资料显示,科马洛夫在登上联盟一号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前,就曾与 克伯格特工鲁萨耶夫 在聊天时谈到:“我这次去执行飞行任务,可能无法活着回来了。”似乎他早就料到了飞船会发生故障。

科马洛夫毕业于军事飞行院校,与加加林同时入选苏联首批航天员,曾是帕维尔·波波维奇执行东方四号飞船任务的替补人选。直到1964年10月, 科马洛夫才搭乘上升一号飞船首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 。1967年4月,科马洛夫迎来第二次太空任务,就是这次任务让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40岁这年。

而在执行飞行任务前,科马洛夫就意识到了此次太空之旅危险重重,很有可能回不来。1967年,美国与苏联的太空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苏联为了比美国取得更多的航天成果, 决定在4月份先后发射两艘联盟号载人飞船,完成太空汇合对接计划 。勃列日涅夫更是希望借助这次航天成果, 向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献礼

按照最初的计划,联盟一号搭载一人率先发射升空,联盟二号搭载两名飞行员次日发射,但科马洛夫因飞船故障殉难后,整个载人航天任务就被取消了。在联盟一号飞船执行任务前,苏联有关人员就对其进行了安全故障检查, 发现它有203处结构性问题 ,就这样带着各种故障进入太空极不安全。

不过勃列日涅夫对这次航天任务很重视, 底下的人都不敢将飞船故障报给他 。科马洛夫也知道联盟一号存在的问题会带来危险,但他不去执行这次任务的话,就是替补人选 加加林 去,可他不想看着好朋友遭遇危险,替他而死。于是,重情重义的科马洛夫在明知飞船故障百出的情况下,还是接受了任务。

1947年4月23日,科马洛夫乘坐联盟一号飞船开启太空之旅,飞船在前期平稳地飞行,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但在进入飞行轨道后,各种故障就接踵而来, 太阳能帆板无法打开,控制飞船返回的系统失灵 ,本该飞行15圈后返回地球, 结果拖至19圈 ,而且还是科马洛夫手动控制系统强行让飞船调整姿态返回。

可就在飞船距离地球越来越近时,科马洛夫却发现减速降落伞打不开,备用降落伞也无法展开,顺利返回地球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1967年4月24日清晨6点, 联盟一号在地面坠毁,并引发了大爆炸 。当搜救队伍赶到现场展开救援时,发现飞船已被完全烧焦,只找到了科马洛夫的一根足骨。

据美国情报局披露的监听资料显示,飞船急速向下坠落时,科马洛夫曾发出了绝望的咆哮。苏联从西德监听站得到的录音也显示,科马洛夫在赴死前近乎发狂。不管这些监听内容是否属实,对于早就知道凶多吉少的科马洛夫来说,他可能也曾抱有侥幸之心,但命运的齿轮最终还是没有眷顾他。

科马洛夫在载人航天飞行中遇难后,苏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的妻子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在葬礼现场望着丈夫的墓碑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科马洛夫的挚友加加林也去到了葬礼进行祭奠 ,对这位老友的仓促离世悲伤不已,潸然泪下。

而就在科马洛夫去世后的第二年, 加加林 也因飞机事故遇难了 。当时,加加林正驾驶 米格-15歼击教练机 执行飞行作业,结果在返航过程中突然中断了与地面的接收信号,然后飞机在一分钟后几乎是垂直俯冲砸向地面, 年仅34岁的加加林就这样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以上就是关于有关友谊的名著主要内容全部的内容,包括:有关友谊的名著主要内容、胃溃疡会导致叛逃吗、解读《儿童行为密码》第七章同伴交往篇@三七读书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87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