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衢盆地是属于向斜结构还是背斜结构

三大改造时间2023-04-29  14

金衢盆地指中国浙江省金华、衢州、梅城一带的衢江、兰江、新安江、金华江河谷地带。

金衢盆地是钱塘江流域最大的走廊式盆地,长200多公里,宽15~20公里,面积3500平方公里,盆底海拔多在50米左右,盆地边界线海拔约100~200 米。盆地发展的中期堆积了2000多米的棕褐色砂泥岩,后期则为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盆地内部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盆底为河谷平原,盆缘有低丘高丘围绕,是木材产区。

以金衢盆地为界的西北部褶皱中低山区。

分布有元古界、古生界的碎屑岩类,碳酸岩类、中生界碎屑岩类及红色碎屑岩夹火山岩类等。构造格架以华夏系复向斜为主体,新华夏系断裂构造也有波及,与华夏系构造斜接。

衢州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里的五路是指:两浙东路(钱江以东衢州、婺州、处州、温州、台州、绍兴府、庆元府)、两浙西路(严州、临安府、湖州、嘉兴府、平江府、常州)、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含江西省大部)、福建路。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段,山地占49%、丘陵占364%,余为平原。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河流属钱塘江上游水系,主要有衢江、常山江、江山江、乌溪江。与安徽、江西、福建三省相邻,故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

扩展资料:

衢州市境域为金衢盆地西段,北东向延伸的走廊式盆地奠定了地貌的基本格局,其特征为以衢江为轴心向南北对称展布,海拔高度逐级提升。衢江两侧为河谷,外延为丘陵低山,再扩展上升为低山与中山。

东南缘为仙霞岭山脉,有境内最高峰大龙岗,海拔15003米。西北及北部边缘为白际山脉南段与千里岗山脉之部分。西部多丘陵低山。中部河谷平原,低丘岗地交错分布。东部以河谷平原为主,地势平缓。

义乌位于( 金衢 )盆地的东北边缘,地形以( 中低山和丘陵 )为主。

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中国东南部白垩纪经历了兰江运动、闽浙运动和东南上升等几个幕式运动,其性质、特别是强度各不相同,分别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盆地。

兰江运动是一次中等强度的造山运动,它使中国东南部有过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以致全区缺失上侏罗统。这个侵蚀面上的负地形就是白垩纪盆地形成的基础。所以早白垩世初期盆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内部凹凸不平,横向上可能有时互相连通,也会跨越不同的构造单元,基底情况复杂。早期必然有些河湖相沉积充填,在火山活动启动的情况下,有些火山岩夹层。这就形成了早白垩世火山旋回始发阶段的沉积,如浙西的劳村组、浙东的大爽组。但随后大规模的火山喷溢,由于没有同步沉降盆地的容纳,或容纳量小于喷发量,而致火山岩漫溢并随意流淌; 空落相的火山碎屑岩更是铺天盖地,互相埋覆,在东部地区连片分布,根本找不到盆地的边界,甚至跨越江绍断裂带,华南地块和扬子地块上的火山 “海洋”相互沟通。在 “火海”的西缘,盆地基础与东部相似,但由于火山喷溢的强度较低,未发展到连片分布的地步,尚可称之为 “盆”,适用碟型盆地 ( 简称 “碟盆”) 一词; 而东部火山盆地的性质与台型盆地相似,这一时期可称为台盆演化阶段。火山喷发的高峰阶段之后,转入衰竭阶段,沉积局限于破火山口或火山洼地中,可称碟型盆地,比其下的台盆小得多,是大中有小的镶嵌叠置关系。

早白垩世中期的闽浙运动是一次强度较低的造山幕,但却是一个地动力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强度低,与以前相比就是走向松弛。闽浙运动之后,地动力机制变为拉张,成盆机制出现了质的飞跃,以断陷作用为主,在早白垩世早期台盆和碟盆的基础上,形成受断层控制的狭长的槽型盆地 ( 简称 “槽盆”) ,从而进入白垩纪盆地演化的新时期———槽盆期。与下伏盆地属大中有小的镶嵌叠置关系。如果早白垩世早期作为第一成盆期的话,早白垩世晚期是第二成盆期的开始。

囿于成因机制,早白垩世晚期没有形成大型盆地。研究区槽型盆地面积多在 500 km2以下,是一些小型盆地群。断陷盆地往往缺边缘相或边缘相很不明显,断崖之下就是浅水乃至于深水地带,有的地质工作者因此认为不是一个完整的原始盆地,而是某一原始盆地一块 “碎片”,这是未与盆地成因机制相联系的思维逻辑错误。当然,也并非现在地质图上每一片白垩系孤立露头就是一个盆地,后期构造和剥蚀隔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晚白垩世启动的重力均衡调整和热沉降是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影响范围比槽型盆地广得多,这种类型的盆地即所谓 “广型盆地”,简称 “广盆”。上、下盆地之间的这种以大盖小的关系称为 “披盖型叠置”。

研究区从晚白垩世初期进入广盆演化阶段。广盆往往以类磨拉石建造开始,研究区情况同样如此。扬子地块上,广盆发育得比较典型,以浙江金衢盆地为代表,盆地面积达3 500 km2,为早白垩世晚期槽盆平均面积的 10 倍左右。在盆地的南缘金华朱里坞、龙游之南的官头潭和义乌佛堂之南的青口等处,均可见金衢广盆披盖型覆于早白垩世槽盆之上,后者的尾端露出于广盆之外,而于盆地内金华中戴等不少地方,广盆底部的类磨拉石建造直接超覆于下白垩统建德群之上,盆地中未见下白垩统槽盆出露,这是广盆披盖型叠置的正常现象,不能认为金衢盆地是晚白垩世的新生盆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扬子地块比较稳定,盆地的沉降速度远低于类磨拉石的堆积速度,所以很快便将槽盆填满而向外漫溢于槽盆之外并不整合覆于下白垩统火山岩之上,给人以 “新生盆地”的误导。由于漫溢作用,相邻槽盆的类磨拉石连成一片而造成广盆披盖型覆盖于数个槽盆之上的结果 ( 图11-1) ,以致广盆中槽盆没有出露,而在广盆的边部却可见槽盆的尾端外露。

图 11-1 白垩纪盆地演化示意图

在牌头镇 1∶ 5 万图幅北缘,可见龙王殿和寺基平两地各有一块方岩组的露头,露头东南方岩组之下整合伏有朝川组,这是华南地块上方岩组的典型剖面结构; 而西北方则方岩组角度不整合于寿昌组之上,这是扬子地块上中戴组的典型剖面结构,方岩组和中戴组在这里碰头,表明它们是同物异名。这里是诸暨盆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过渡地带。露头东南的地质现象反映了华南地块上槽盆内朝川组整合过渡为方岩组; 露头西北方则反映了扬子陆块中戴组不整合于建德群之上。综合起来看,就是类磨拉石建造将槽盆填满之后,向盆外漫溢于火山岩基底上的披盖型盆地叠置现象。说明方岩组砾岩就是中戴组砾岩,广型盆地是槽型盆地的发展演化。在华南地块上,广盆是槽盆的延续,代表广盆演化早期的类磨拉石建造整合覆于槽盆晚期形成的朝川组之上,广盆仍基本上受断裂控制,分布范围与下伏槽盆大体一致。这种关系被称为 “复合型叠置”,说明华南地块上的断陷盆地是承袭性的构造盆地,控盆断裂一直围限着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即使广盆发育阶段,方岩组也少见逾越断陷盆地的范围,而且常常分布于箕型盆地的断陷一侧,表明盆地沉降中心向控盆断层的方向转移。产生这种有别于扬子地块叠置关系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基底稳定性的差异。华南地块为加里东褶皱基底,活动性较强,到晚白垩世乃至新生代,同沉积断裂仍控制着盆地的演化。由于沉降速度快,能容纳剥蚀形成的类磨拉石而不致向外漫溢。

金华属于浙江省辖地级市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以境内金华山得名。界于东经119 ° 14 ′-120 ° 46 ′ 30 ″,北纬28 ° 32 ′-29 ° 41 ′。

金华市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 129 公里,东西跨度 151 公里,土地面积 10942平方公里。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面积20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

金华市的地形地貌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

境内山地以500~1000米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东段为主体,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大小盆地内浅丘起伏,海拔在50~25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到100米。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上游东阳江自东而西流经东阳、义乌、金东区,在婺江汇合武义江而成金华江,其北流在兰溪城区汇入兰江。兰江北流至将军岩入建德市境。将军岩海拔23米,为全市最低点。

衢州在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

衢州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

衢州市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气温适中、无霜期长,具有“春早秋短、夏冬长,温适、光足,旱涝明显”的特征。

全年冬季风强于夏季风,最多风向市区、常山为东北偏东风向,龙游、江山为东北风,开化为北风。境内地貌多样,春夏之交,复杂的地形条件有助于静止锋的滞留,增加降水机遇。盛夏之际,台风较难深入境内,影响较小,静热天气较多。

地形地貌

衢州市境域为金衢盆地西段,北东向延伸的走廊式盆地奠定了地貌的基本格局,其特征为以衢江为轴心向南北对称展布,海拔高度逐级提升。衢江两侧为河谷,外延为丘陵低山,再扩展上升为低山与中山。东南缘为仙霞岭山脉,有境内最高峰大龙岗,海拔15003米。

西北及北部边缘为白际山脉南段与千里岗山脉之部分。西部多丘陵低山。中部河谷平原,低丘岗地交错分布。东部以河谷平原为主,地势平缓。境内最低处为龙游县下童村,海拔33米。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丘陵山地面积达756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8544%。

境内山地面积433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49%,分布在盆地外侧西北缘和东南缘。其中低山约2400多平方千米,中山约1900多平方千米。其形态较为复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加上盆地的分隔,山岭走向复杂多变且延伸短促,坡陡谷陕,岭谷交错,地形破碎。

百度百科-衢州市

以上就是关于金衢盆地是属于向斜结构还是背斜结构全部的内容,包括:金衢盆地是属于向斜结构还是背斜结构、衢州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里的五路是指哪五路、义乌位于什么盆地的东北边缘的地形以什么为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7175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