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的解释

河图洛书的解释,第1张

河图洛书的解释

亦作“ 河图雒书 ”。古代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及《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易·系辞上》:“ 河 出图, 洛 出书,圣人则之。” 河 , 黄河 。 洛 , 洛水 。据 汉 儒 孔安国 、 刘歆 等解说: 伏羲 时有 龙马 出于 黄河 ,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 伏羲 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 夏禹 治水时有神龟出于 洛水 ,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 禹 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见《书·顾命》、《洪范》之 孔 传、《汉书·五行志上》。古代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 祥瑞 。《汉书·翟义传》:“河图雒书远自 昆仑 ,出於 重壄 ……此乃皇天上帝所以安我帝室,俾我成就洪烈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 清 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图经、地志。 清 黄宗羲 《万公择墓 志铭 》:“河图洛书,先儒多有辨其非者;余以为即今之图经、地理志也。”按,今人 韩永贤 以为河图洛书是上古游牧时期的 气象 图和方位图。见《内 蒙古 社会 科学》1988年第2期。

词语分解

河图的解释 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 传:“ 伏牺 王 天下 ,龙马出 河 ,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 洛书的解释 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箕畴的解释

指 《书·洪范》 之“九畴”。相传“九畴”为 箕子 所述,故名。 宋 张孝祥 《水龙吟·望九 华山 作》 词:“料天关虎守,箕畴龙负,开神秘、留兹地。”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 :“会‘箕畴’敛福,轩筴长春。”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铭》 :“皇天何私,荷此百禄,‘箕畴’有徵,惟德作福。”

词语分解

箕的解释 箕 ī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 圆形 :斗(弖 )箕。 星名,二十八宿 之一 。 姓。 部首 :竹; 畴的解释 畴 (畴) ó 田地:田畴。平畴。 类,同类的:范畴。 古同“俦”。 使相等:畴其爵禄。 部首:田。

基本解释

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

箕子

所述,故名。

张孝祥

《水龙吟·望九华山作》词:“料天关虎守,箕畴龙负,开神秘、留兹地。”

王錂

《春芜记·庆寿》:“会‘箕畴’敛福,轩筴长春。”

钱谦益

《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铭》:“皇天何私,荷此百禄,‘箕畴’有徵,惟德作福。”

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以上就是关于河图洛书的解释全部的内容,包括:河图洛书的解释、箕畴五福的意思、求“箕畴”的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75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