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是如何与满清周旋21年之久的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是如何与满清周旋21年之久的,第1张

因为台湾岛易守难攻,所以才会周旋如此之久。

清朝入关以来,全国没有安定过。第一,多尔衮专权,皇帝没有实权;后来顺治因妻子去世出家。康熙五年,朝廷被鳌拜控制。当时朝廷人心不稳,皇帝不堪重负,怎么打台湾省?后来,当康熙稳定了除鳌拜、三藩市和平噶尔丹以外的国家之后,郑成功已经在台湾生活了很多年。

等到康熙有能力了,自然要收复台湾省。最大的困难是台湾省地形特殊,海上不易攻击。按理说,当时郑成功的军队只有五六万人,而台省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对于当时满族出身的清朝来说,很多士兵都是骑兵,不擅水性。此外,他们没有海战经验,所以他们在进攻时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然而,郑成功的军队在当时特别擅长水,这根本不是问题,所以很容易抵抗清朝。

两军交战,武器很重要,台湾省的战船是当时最先进的装备。它的船体很坚固,发射的炮弹不仅射程更远,而且威力更大。也就是说,与清军对峙时,清军只有挨打,没有还手之力。因为清军大部分来自草原,骑马和射箭很有名,但在海上却很笨拙。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未见过大海,更不用说在海里飞来飞去打水仗了。很多士兵一上船就晕倒了,战斗力大打折扣。但是台湾省的水军不一样,他们的士兵大多是海边长大的,游泳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两相比较,台省水军的优势非常明显。知道康熙进攻台湾省的弊端,他煞费苦心训练水军,斥巨资打战船。甚至诱骗施琅练兵,最后直接拿下了台湾省。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台讳(对人官名的尊称);台坐(敬辞。坐于尊位);台表(敬辞。用于称呼人的字);兄台;台鉴(请对方阅览的敬词);台屏(敬辞。尊称对方的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安(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台席(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台:

Tāi

〈名〉

地名。“台州”的简称 [Taizhou prefecture]。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为台州,以境内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临海县。元改为路,明改为府

南发交广东温台。——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二首》

tái

〈名〉

1,(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2,三台。星名。古代用三台来比喻三公 [one of three stars in Ursa Major;one of the three highest dignitaries of State]。如: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意为职位显要);台宿(三台星);台光(三台星光);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台斗(比喻宰辅重臣);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台臣(指宰辅重臣)

3,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后作“鲐” [chub mackerel]

黄台背,以引以翼。——《诗·大雅·行苇》

另见yí

tái

〈名〉

1,(会意。从至,从之,从高省,与室屋同意。按积土四方高丈曰台,不方者曰观曰阙。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2,同本义 [platform]

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可以处台榭。——《礼记·月令》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台阁相向。——唐·李朝威《柳毅传》

守台军士。——《广东军务记》

3,又如:台门(古代诸侯所筑用来了望守卫的土堆高台);台榭(垒土高起的平方地叫台,台上的亭子叫榭);台阁(台榭楼阁);台观(楼台宫观);台下(台榭的下面);台馆(楼台馆阁)

4,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地面的或地板的) [stage;terrace]。如:站台;讲台;检阅台;台城(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台门(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为台基,故称)

5,器物的底座 [stand;support]。如:台盏(一种酒盏,有托盘);砚台;镜台;灯台;船台;锅台;烛台

6,站;单位 [station]

今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效力赎罪。——《红楼梦》

7,又如:气象台;电视台

8,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 [term of respectful address in letters,etc]

台,侍也。——《广雅·释诂一》

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服注:“给台下征召也。”

9,又如:台讳(对人官名的尊称);台坐(敬辞。坐于尊位);台表(敬辞。用于称呼人的字);兄台;台鉴(请对方阅览的敬词);台屏(敬辞。尊称对方的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安(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台席(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10,莎草 [nutgrass]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11,古代中央官署名 [central office]

尚书初入台为郎中。——《汉官仪》

台谒当以属礼。——清·张廷玉《明史》

12,(台,御史台,作状语)。又如:台垣(高级官署);台辅(高级官署或官位);台臣(台阁之臣,国家的大臣;谏官);台官(官名。汉代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后世因此又称尚书或御史为台官);台郎(尚书郎);台省(汉时称尚书为台省。因尚书省的办事处中台在禁省中而得名)

13,台湾省的简称 [Taiwan Province]。如:台胞

14,姓

tái

〈量〉

1,用于某些机器。 如: 一台车床; 一台拖拉机

2,舞台上一次完整的演出。如: 一台话剧; 两台戏对唱

tái

〈名〉

1,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像台的家具,用于家庭生活或某种工作 [desk;table]。如:手术台;梳妆台;写字台;台历;台球台;乒乓球台

tái

〈名〉

1,台风的简称 [typhoon]。 如:请大家注意收听当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注意防台抗台

另见tāi

东汉没有,但是东晋有。

台城,是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位于国都建康(今南京)城内,晋咸和年间开始扩建。“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

建康城是公元4-6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台城原为孙吴苑城故址,晋太元三年(378年),谢安主持改建台城,自东晋至南陈,均为国家政治中心所在,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台城内由多重城垣构成,包括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区、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区以及后宫内殿区、宫后园囿区等。

近年来台城遗址相继发现,核心地区位于今大行宫周围及其以北南京总统府东西一线。如今南京图书馆保护着台城中轴线截砖路和拐角砖包城墙,六朝博物馆内保护着台城原址夯土城墙、包砖墙,护城壕等遗址等,

1 关于台城的古诗句

关于台城的古诗句 1关于台城的诗句

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墨子·备高临》:“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孙诒让间诂:“台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编连大木,横出两旁,故亦谓之距。”参见行城。

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当时建康从外到内由郭城、都城(京师)、宫城(台城,另台城内还有一道内城)几个主要城圈构成,郭外为郊。宋·洪迈《容斋续笔·台城少城》:“晋宋间谓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按,晋之“台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乾河沿北,其地本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咸和中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历宋、齐、梁、陈,皆为台省(指中央政府,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台城。宋·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台城在钟阜之侧,其地据高临下,东环平冈以为固,西城石头以为重,带玄武湖以为险,拥秦淮、清溪以为阻。”

“及台城陷,简文在中书省,景带甲将兵入朝陛见,过谒简文。”——《陈书·不害传》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唐·刘翰《石头城》诗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台城 作者张乔,唐朝,池州人,咸通中进士。黄巢之乱,罢举,隐九华。 诗二卷。

正文

宫殿余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 台城 别名《金陵图》作者韦庄,请参见作者词条介绍。

正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金陵五题·台城》

作者刘禹锡,请参见作者词条介绍。出处《全唐诗》卷365-35

正文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赏析

(作者赖汉屏,来自《唐诗鉴赏大辞典》) 台城 台城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有人牧马,城头吹起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酸心 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2古诗 台城

唐代张乔《台城》诗

作者张乔,池州人,咸通中进士。黄巢之乱,罢举,隐九华。 诗二卷百。

正文宫殿余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度樵四五家。

唐代韦庄《台城》诗

别名《金陵图》作者韦庄,请参见作者词条介绍。

正文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译文江上春雨霏霏岸边回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的笼罩十里长堤。

唐代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诗

作者答刘禹锡,请参见作者词条介绍。出处《全唐诗》卷365-35

正文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3南京台城的诗词

台城1

作者

张乔,唐朝,池州人,咸通中进士。黄巢之乱,罢举,隐九华。 诗二卷。

正文

宫殿余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

台城2

别名

《金陵图》作者韦庄,请参见作者词条介绍。

正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4台城古诗注释

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译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江边绿草如茵,四望迷蒙,烟笼雾罩,如梦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梦鸟空啼”:佳木葱茏,草长莺飞,处处显出了自然界的生机。诗人在欢快婉转的鸟啼声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都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历史遗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最无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杨柳,它既不管人事兴衰与朝代更迭,也不管诗人凭吊历史遗迹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伤与怅惘。 “依旧烟笼十里堤”:(繁茂的杨柳)依然在烟雾笼罩的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依旧能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让人想起当年繁荣昌盛的局面。

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赏析 (作者赖汉屏,来自《唐诗鉴赏大辞典》) 六朝皇帝,以奢侈荒*著称,最末的那位陈后主更甚。他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翠偎红,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填上*词,让数以千计的美女边歌边舞。

可怎料笙歌未彻,隋兵已迫都门,楼上红灯,楼下战火,连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这靡靡之音中结束了。

这首怀古诗,以古都金陵的核心──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首句总写台城,综言六代,是一幅鸟瞰图。

“六代竞豪华”,乍看只是叙事,但前面冠以“台城”,便立刻使人联想到当年金陵王气,今日断瓦颓垣,这就有了形象。“豪华”之前,着一“竞”字,直贯六朝三百多年历史及先后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

“竞”当然不是直观形象,但用它来点化“豪华”,使之化成了无数幅争奇斗巧、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它比单幅图画提供的形象更为丰满。 次句在画面上突出了结绮、临春两座凌空高楼(还应包括另一座“望仙阁”在内)。

“事最奢”是承上“豪华”而发的议论,“最”字接“竞”字,其奢为六朝之“最”,可说登峰造极,那么陈后主的下场如何,是不难想象了。这一句看起来写两座高楼,而议论融化在形象中了。

这两座高楼,虽然只是静止的形象,但诗句却能引起读者对楼台中人和事的联翩浮想。似见帘幕重重之内,香雾缥缈之中,舞影翩翩,轻歌阵阵,陈后主与妖姬艳女们正在纵情作乐。

诗的容量就因“结绮临春”引起的联想而更加扩展了。 第三句记楼台今昔。

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一个“成”字,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

数百年前的盛景,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野草,其中极富深意。我们仿佛置身于惨碧凄迷的瓦砾堆中,当年粉黛青蛾,依稀可见;今日累累白骨,怵目惊心。

结句论述陈后主失国因由,诗人改用听觉形象来表达,在“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仿佛隐约可闻《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际回荡。这歌声使人联想到当年翠袖红毡,缓歌曼舞的场面,不禁使人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剧发出深沉的感叹。

怀古诗往往要抒发议论的,但这首诗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议论和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这样,我们毫不感到是在听诗人枯燥地讥评古人古事,只感到在读诗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5台城最后一句让我们想起哪位诗人的哪句诗句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

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

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

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

“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

台湾现行的行政区划,根据台湾当局宪法增修条文及地方制度法规定,台湾共有三个半的直辖行政区,分为1个台湾省(一级,但已“虚级化”)、北高两直辖市(一级)与极小之“福建省”,其中台湾省下辖16个县(二级)、5个市(二级),“福建省”下辖2个县(二级),另设有尚未法制化的3个相当于省级的区域联合服务中心。

1 台湾省 台省 南投县 23,005,057人 350万平方公里 蔡勋雄

直辖市

1 台北市 北市 信义区 2,626,114人 2717997平方公里 郝龙斌

2 高雄市 高市 苓雅区 1,523,889人 1535927平方公里 陈菊

准直辖市

1 台北县 北县 板桥市 3,818,201人 2,0525667平方公里 周锡玮

1 基隆市 基市 中正区 389,134人 1327589平方公里 张通荣

2 新竹市 竹市 东区 403,272人 1041526平方公里 林政则

3 台中市 中市 西区 1,063,429人 1634256/平方公里 胡志强

4 嘉义市 嘉市 东区 274,074人 600256平方公里 黄敏惠

5 台南市 南市 安平区 767,593人 1756456平方公里 许添财

1 桃园县 桃县 桃园市 1,950,129人 1,220954平方公里 朱立伦

2 新竹县 竹县 竹北市 500,595人 14275369平方公里 郑永金

3 苗栗县 苗县 苗栗市 559,904人 1,8203149平方公里 刘政鸿

4 台中县 中县 丰原市 1,554,993人 2,0514712平方公里 黄仲生

5 彰化县 彰县 彰化市 1,312,642人 1,074396平方公里 卓伯源

6 南投县 投县 南投市 532,422人 4,106436平方公里 李朝卿

7 云林县 云县 斗六市 724,638人 1,2908351平方公里 苏治芬

8 嘉义县 嘉县 太保市 548,754人 1,9016725平方公里 陈明文

9 台南县 南县 新营市 1,104,437人 2,0160075平方公里 苏焕智

10 高雄县 高县 凤山市 1,242,866人 2,7926744平方公里 杨秋兴

11 屏东县 屏县 屏东市 886,193人 2,7756003平方公里 曹启鸿

12 宜兰县 宜县 宜兰市 461,268人 2,1436457平方公里 吕国华

13 花莲县 花县 花莲市 342,003人 4,62857141平方公里 谢深山

14 台东县 东县 台东市 232,258人 3,5152526平方公里 邝丽贞

15 澎湖县 澎县 马公市 92,907人 141052平方公里 王干发

以上就是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是如何与满清周旋21年之久的全部的内容,包括: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是如何与满清周旋21年之久的、"兄台"的"台"什么意思、东汉的台城是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74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