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怎么读

蒯怎么读,第1张

1、蒯读音作kuǎi。

2、蒯,姓氏,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出自以国名为氏;其二为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其三为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历史名人有蒯光典、蒯通、蒯祥等。

3、蒯得。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蒯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孙即以蒯为姓,而称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于襄阳郡,即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故蒯氏后人奉蒯得为蒯姓的得姓始祖。

1,“蒯祥”念作[kuǎi][xiáng]。

蒯祥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今江苏吴县人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献陵(1425)、隆福寺(1425),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裕陵(1464)等。

2,蒯 kuǎi

(1) 蒯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形,花褐色。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也可造纸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左传·成公九年》

(2) 又如:蒯席(蒯草编的席);蒯履(用蒯草打的草鞋)

(3) 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4) 姓

◎ 蒯 kuǎi

用指甲挠

我绰着经儿,只望着他那痒处替他蒯。——《醒世恒言》

蒯粤语读音:gwaai2。

蒯,汉字,读音为kuǎi。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亦可造纸。《左传·成公九年》 写道,“蒯草,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另外,蒯也是姓氏。

蒯简体部首:刂,部外笔画:11,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10,总笔画:16。

扩展资料:

《唐韵》苦怪切,音喟。《左传·成九年》虽有丝麻,无弃菅蒯。正义:蒯与菅连,亦菅之类。《仪礼·丧服传疏》屦者藨蒯之菲也。《礼·玉藻》《注》蒯席涩,便于洗足也。《张衡·西京赋》草则葴莎菅蒯。《注》蒯草中为索。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三年》攻蒯,蒯溃。《注》河南县蒯鄕是也。

又姓。《前汉·蒯通传》蒯通,范阳人。

又蒯缑。《史记·孟尝君传注》蒯缑,把劒之物,谓以劒绳缠之。

又《韵补》苦对切,音块。引《左传》叶虽有姬姜,无弃蕉萃韵。

又《索隐·蒯成侯緤注》引《三苍》,音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蒯

“菅”:jiān

形声,从艸,官声。本义,菅茅。

同本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花绿色,结颖果,褐色。

又如,菅茅(茅草的一种),菅菲(菅履,草鞋),菅筲(用菅草编的盛饭器),菅荐(草席)。

也表示茅草的统称。

又如,菅蒯(茅草之类,可编绳索;亦指草鞋)。

中国古地名,春秋宋地,在今山东单县北。

关于紫禁城的各种文献史料非常丰富,但是,有关其设计者和建筑者的记载却只有零星几笔。“士农工商”是那个时代一直遵循的社会法则,因此,工匠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即使这座城池的建造耗费了百万建筑工人,但是,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却只有寥寥几人,至于它的设计者是谁,那就更是成为了历史之谜。

最终,在许多专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有关紫禁城建造者的身份,也渐渐地浮出了水面。关于这位伟大的建造师的身份,现在比较合理的推测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有的专家认为它的建造者应该是一个名叫做蒯祥的人。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它的建造者应该是蔡信。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他的建造者应该是一名名叫杨青的瓦工。

总之,专家们众说纷纭,听起来各自都挺有道理的,那么,我们就一一来介绍一下这三个人吧。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蒯祥,说到蒯祥此人,那可是一个有着相当传奇色彩的人物。夸张一点来说的话,他的生平经历大概能写成一本书了。要说蒯祥,我们就不得不先来说一说紫禁城是因何被建造出来的。

提到朱棣这个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明朝的皇帝并不算少,但是,能干的却不多。提到朱棣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生性残暴、多疑,手上沾满了鲜血,也有人认为他励精图治,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贤明君主之一。

对于这位颇具争议的皇帝的功过是非,我们今天暂且不做评价。我们先来看一看,他与紫禁城的关系。相传,在他攻下南京之后,建文帝下落不明,对于刚刚登上皇位的他来说,一个不知是死是活的前皇帝,必然会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毕竟,他的皇位来得并不光明。

第一种说法:蒯祥

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故宫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kuǎi”)名祥。他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卒于成化十七年,苏州吴县香山人。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他们往往擅长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而蒯祥是香山帮匠人的头领。

蒯祥

皇帝叫他“蒯鲁班”。

蒯祥很聪明,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皇帝“每每以蒯鲁班称之”。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直到正统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

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指点。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那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以上就是关于蒯怎么读全部的内容,包括:蒯怎么读、“蒯祥”这个词怎么念、蒯广东话怎么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70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