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五大名山有那些山

中国的五大名山有那些山,第1张

五大名山是指黄山泰山、峨眉山、庐山、华山。

1、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古人的诗词多么美丽,相信这也是古人对黄山最大的赞誉。如果世界上有一座山同时具备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天下非黄山莫属。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

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2、泰山

泰山乃是五岳之首,在中国古代,帝王登基之后都要去泰山封禅,可见泰山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泰山拥有丰富的自然遗产,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例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项目。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3、峨眉山

诗仙李白曾这样形容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是一座天然珍稀动植物乐园和地质博物馆。峨眉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主峰金顶海拔3079米,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

4、庐山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称,名扬天下。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

5、华山

“奇险天下第一山”形容的就是华山之美。华山以险著称,数千年来,游人不绝,盛名不衰。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山风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峨眉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庐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山

中国著名的四大名山是黄山(绝)、华山(险)、庐山(名)、泰山。

1、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山峰72座,其中三大黄山主峰是,光明顶、天都峰、莲花峰,其中是莲花峰海拔1864米,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还有九华山、天目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山岳风景。

2、华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华阴市的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和华夏的“华”一字便源自于华山,因此也就有“华山有华夏之根”这样的美誉,华山的名胜景区达二百多处,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3、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的特点闻名于世,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和避暑胜地,自古就一直有着“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4、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五岳之首"、"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等美称,早在古代,泰山就被人们视为“直通帝座”的圣地,成为帝王告祭的圣地,秦始皇在位时,就曾有十几位帝王亲临泰山祭拜或封禅。

泰山的人文历史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问:四大道教名山是哪四个?

答: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分别是 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

1、神秘空灵——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道教四大名山境内,方圆400公里,属大巴山东段。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有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于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2、碧水丹崖——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幽然仙境——青城山,全球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道圣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青城山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在四川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九寨之奇齐名。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

4、白岳仙关——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名山之一),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古称白岳、云岳。位于徽州(一府六县,府治歙县,包括今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著称。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皖南三秀",素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

中国的四大名山是:

1、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2、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

3、黄山: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4、九华山: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

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代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名山随印度佛教的传入,自中国汉朝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得到政府的历史性保护,确定作为文化文物重点管理单位,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现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扩展资料:

四大名山简介:

1、五台山,中国佛教第一圣地。 山西省五台县境五台山内,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汉唐以来,五台山一直是中国的佛教中心,此后历朝不衰,屡经修建,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2、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2007年(丁亥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3、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接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南接黄山风景区,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四大名山朝圣指南:金色世界五台山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的五大名山有那些山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的五大名山有那些山、中国4大名山、四大道教名山是哪四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68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