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流派有哪些

心理学流派有哪些,第1张

心理学七个主要流派分别有: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构造主义学派创于19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也称为构建主义心理学,它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的本身和实际存在,不讨论其他意义和作用,比较狭隘。

机能主义心理学创于1890-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意识是连续性的,像水流一样。1890詹姆斯《心理学原著》详细了阐述了意识流的思想。

行为主义学派在1913-1930年是最早期行为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是托尔曼、斯金纳。它否定了早期主义的极端观点并认为个体所受刺激与为反应之间存在需求变量、中间变量和操作性反射条件。

格式塔学派创于1912年,代表人物M魏特曼。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为费洛伊德。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提出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强调人的本能、情欲、自然性。

人本主义学派创于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它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主张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和人的自我实现。

认知学派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奈瑟。广义的指凡事研究人的认识过程,而狭义强调的是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起决定作用。

1心理学的对象的不同

冯特和铁钦纳都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但他们看待经验的观点不同。

冯特把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直接经验。

铁钦纳接受经验批判主义者阿芬那留斯关于独立经验和从属经验的学说,认为心理学可以看作从属于经验的个体,即心理学研究依赖经验者的经验。

2心理学的性质的不同

冯特和铁钦纳都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冯特虽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但他并不主张心理学和哲学的彻底分离。

在铁钦纳的心目中,科学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以实验室研究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为了保证科学心理学的纯粹性,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而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

3心理学的方法的不同

冯特和铁钦纳都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只是铁钦纳对内省法的使用比冯特更加严格而且复杂。

在实验者的选择上,铁钦纳要求实验者必须经过专门的内省训练,坚决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

要求参加实验的内省法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进行自我观察,内省时的周围环境必须安适,无干扰。最重要的是内省者必须客观、准确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去描述刺激物;

在内省法的应用范围方面,铁钦纳打破了冯特的限制,由只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推广运用到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

4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结论的不同

研究心理学的任务:

冯特和铁钦纳都把意识分析为最基本的、纯粹的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冯特认为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即感觉和情感。

铁钦纳发现意识经验和心理过程的最基本元素有三种:感觉、意象和情感。

研究心理学的方法:

在这一问题上,冯特主张用联想、统觉和几种心理复合规律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问题。

而铁钦纳主张用传统的联想主义,仅用联想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问题,并将接近律作为其联想的基本规律。

研究心理学的原因:

冯特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生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心理学直接应用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铁钦纳主张为了解释心理过程,必须详尽地叙述心理过程发生的条件或情况,即找出与心理过程相对应的生理过程。

扩展资料: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

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构造主义流派。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2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

3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1842~1910)、杜威(1859~1952)和安吉尔(1869~1949)。

4 格式塔主义

格式塔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出现的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一个学派。

诞生于1912年,“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思为“形式”、“形状”,在心理学中用这个词表示的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格式塔也被译为完形心理学。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1880~1934)、柯勒(1887~1967)和考夫卡(1886~1941)。

5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

6日内瓦学派

日内瓦学派心理学与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兼卢梭学院院长让•皮亚杰(1896~1981)的名字分不开。

日内瓦学派的心理研究侧重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活动,皮亚杰以其创造性的研究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界,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7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钦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构造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

心理学主要流派有:

一、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诞生以来第一个产生的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冯特、铁钦纳等。冯特等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用内省的方法分析人的意识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把人的经验(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内省指的是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简而言之,心理学研究的是被分成基本元素的意识,研究的不是意识整体。

二、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等人创立,该主义是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提出来的。它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反对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不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即研究的是“意识流”,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该学派自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统治地位。被称为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应直接研究外显的行为,因为意识看不见、摸不到,具有主观性。把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行为的工具,通过人对刺激做出的外显行为,研究人的心理。研究方法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四、格式塔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派也叫完形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该学派研究的也是意识,但反对构造主义将意识分析成各个元素,而是主张从整体上研究意识,认为整体不是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和情感元素的集合,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苛勒通过“大猩猩摘香蕉实验”,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的学习理论;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五、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也是代表人物。该主义研究的也是意识,他们将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能够被觉察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即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重点研究的对象;潜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人的心理就好比是一座冰山,意识只是浮于表面的冰山一角,而冰山的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水里的“无意识”。

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为冯特。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冯特的理论为他的学生铁钦纳所继承和发展,并把这种心理学理论命名为“构造心理学”。构造心理学的积极意义是它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桎梏,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是,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和“纯科学”的分析,严重脱离了实际。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机能主义者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而不像构造主义比较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主义的思潮是分不开的。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极力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自然科学化了,也就是说更严谨了。然而,行为主义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以及分析行为的机械主义观点,又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转自北京安通学校

(四)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学派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后期的代表人物是勒温。格式塔是从德文 “Gestalt”音译而来,意为“完形”、“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该学说强调的“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和思维的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积掇意义。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前面所说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层。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弗洛伊德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这是他对心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但他把人的一切行为都归于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认为人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重视意识经验,认为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认为只能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不足:

错误地理解了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他们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某些描述,常常是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出发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还带有纲领的性质,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这使得其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趋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理念淡化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成为近年来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一般认为奈塞1967年写出第一本《认知心理学》着作时,才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方向。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包括皮亚杰学派。该学派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始创,并建立了“发生认识论”。

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一)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

(二)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

(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转自北京安通学校

意识、智力产生的问题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过去对它只能做思辩性的议论或猜测,现在由于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已可以在科学基础上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此有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人的心理现象中的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也将获得认真的研究。

(四)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智力与脑的关系

意识和无意识问题

儿童认知发展

参考 教育心理学考研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流派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心理学流派有哪些、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的不同、心理学主要流派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45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