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意义

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意义,第1张

嘉祐二年权知礼部贡举是欧阳修任翰林学士期间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对于欧阳修“文宗”形象的构建有重大影响。韩琦给欧阳修作的《墓志铭》中这样记述这个事件:嘉祐初,(欧阳修)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澹造理者,即预奏名。初虽怨讟纷纭,而文格终以复古者,公之力也。对于这一事件的文学史意义,王水照的论述颇为详尽。简言之,他认为嘉祐二年的贡举事件一方面使“欧门”具有了这样的特点:以座师和门生为基本关系,门生之间又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北宋时期的第一个文学高潮也随之出现。第二,它排摈“太学体”,在逐步形成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群体风格的进程中,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当时,被黜落的举子对欧阳修大为不满。他们“惊怒怨谤”,且“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甚至“为《祭欧阳修文》投其家”。在考试期间,欧阳修与同知贡举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及梅尧臣“锁院”唱和,有《礼部唱和诗集》三卷,这一时盛事也引发了士论汹汹,没预选的举子以为主司耽于唱酬,不暇详考校,且言以‘五星’自比,而待他们为蚕蚁,因造为丑语。以上这些对于当时的欧阳修来说,都是极为不好的影响。

嘉,读作jiā,本义是美好,《诗·豳风·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引申为赞美、褒扬、表彰,还引申为吉庆、幸福、快乐、喜欢等。详细字义:一般指善、美、赞许、表扬、吉庆、幸福、欢乐等。用作人名意指善良、美好、开朗乐观之义;佑(读作yòu)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其本义是神灵保护,帮助。字义:指保护、保佑,辅助、帮助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眷顾、保佑、幸运、吉祥之义。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咨询八字起名、周易起名、公司店铺起名,还有宝宝起名,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和时间,为宝宝起一个带着好运的好名字!

北宋·苏轼《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白话释义: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

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原文: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翻译为:我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佑寺。

出自北宋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为: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译文: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

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悖为相,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居住在嘉祐寺,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

文章主旨及赏析:

作者在谪居生涯中常常苦中作乐,信步山野中排遣愁怀,领悟自然玄机。此次登松风亭未遂,却再次觉悟到“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作者为人坦诚、天真、乐观豁达的一面。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

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这种思考方式,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游松风亭

以上就是关于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意义全部的内容,包括: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意义、嘉佑名字的含义是什么、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的全文翻译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45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