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酸怎么读

没食子酸怎么读,第1张

没食子酸的读法[mò sì zǐ suān]

没食子酸(Gallic acid),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苯甲酸,分子式C7H6O5,是一种多酚类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掌叶大黄、大叶桉、山茱萸等植物中,在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据国外文献记载,没食子酸最早由舍勒制得(1786)。但古代中国早在这以前就有明确记载。例如,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书中谓“五倍子粗粉,并矾,曲和匀,如作酒曲样,如瓷器遮不见风,候生白取出”。

本草纲目》卷39中则有“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的记载。这里的“生白”“长霜”均为没食子酸生成之意,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比舍勒的发现早了二百年。

酸水解法主要分一步法和二步法。二步法制备没食子酸的主要工艺流程: 原料→热水浸提→ 滤除滤渣→ 单宁水溶液浓缩到20%左右→ 加酸水解→ 冷却结晶→离心得粗品→粗品溶解加炭脱色→过滤后冷却结晶→离心→ 干燥→没食子酸成品。

一步法制备没食子酸的工艺流程就是比二步法省去了浸提单宁的一步, 直接加酸水解,省去了粉碎、浸提、浓缩等过程,缩短了生产周期,工艺路线及设备设计合理可行,其产品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山区林特资源找到了出路。

但酸水解法中使用的硫酸是一种强酸,对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尽管反应过滤器和冷冻釜均采用不锈钢制造,但由于反应温度较高,酸浓度较大,腐蚀比较明显,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没食子酸结构式如下:

没食子酸(英语:Gallic acid)亦称五倍子酸或棓酸,是一种有机酸,可见于五倍子、漆树、茶等植物中。化学式C6H2(OH)3COOH。没食子酸易溶于水、醇和醚;具有酚(易被氧化和三氯化铁水溶液生成蓝黑色沉淀)及羧酸(加热时失去二氧化碳成焦性没食子酸)的性质。没食子酸可用作显影剂,它的碱性铋盐用作防腐剂,也用于制药工业上。

针状结晶(无水甲醇或氯仿), 熔点235~240°(分解)。1g熔于87ml水、3ml沸水 、6ml乙醇、100m乙醚l、10ml甘油及5ml丙酮。几乎不溶于苯、氯仿及石油醚。UV λ二氧六环max nm (ε): 221 (20900), 269 (9340); UVλ二氧六环 min nm (ε): 238 (2100); UVEtOHmax nm (ε): 216 (25700), 271 (8320); UVλEtOHmin nm (ε): 239 (2190)[1]。[成分分类] 有机酸及酚类。

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 体外对金**葡萄球菌、八叠球菌、α-型键球菌、奈瑟氏球菌、绿脓杆菌、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Hd、副伤寒杆菌A等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浓度为5mg/ml。体外,在3%的浓度下对17种真菌有抑菌作用, 对流感病毒亦有一定抑制作用。2 抗肿瘤: 对吗啉加亚硝钠所致的小鼠肺腺瘤有强抑制作用。

应该是“没食子”吧

药 名:没食子

拼 音:MOSHIZI

来 源: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 Quercus infectoria Olivier 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

功 效:固气,涩精,敛肺,止血。

主 治: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

性味归经:苦,温。①《唐本草》:“味苦,温,无毒。”②《海药本草》:“温平,无毒。”入肺、脾、肾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脾、胃。”③《会约医镜》:“入肺、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凡泻痢初起,湿热内郁或有积滞者忌服。①《本草经疏》:“赤白痢由于湿热郁于肠胃,兼积滞多者不宜用。”②《本草从新》:“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

别 名:墨石子(《雷公炮炙论》)、无食子(《药性论》)、没石子(《子母秘录》)、无石子(《酉阳杂俎》)、麻泽(《方舆志》)

处方名:没食子、无食子、没石子

商品名:没食子,以个大、尚未穿孔、无树枝等杂质、干燥洁净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通常于8~9月间,采集尚未穿孔的虫瘿,晒干。

拉丁名:原动物没食子蜂Cynips gallae-tinctoriae Olivier

炮制方法:洗净,晒干,捣碎。

考 证:出自《海药本草》;《唐本草》:“出西戎。云生沙碛间,树似柽者。”

生药材鉴定:干燥虫瘿,略呈球形,有短柄;直径1~25厘米,外表灰色或灰褐色,有疣状突起。质坚厚,断面不平坦,呈黄白色或淡**,有光泽。常见有幼蜂的尸体。虫已飞出者,则中间有一孔道,与表面的小孔相连,内部并遗有虫壳。无臭,味涩而苦。以个大,体重,色灰者为佳,已穿孔者,品质较次。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

中药化学成分:含没食子鞣质(Tur-kish gallotannin)50~70%,没食子酸2~4%及并没食子酸、树脂等 。

应该是“没食子”吧

药 名:没食子

拼 音:MOSHIZI

来 源: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 Quercus infectoria Olivier 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

功 效:固气,涩精,敛肺,止血。

主 治: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

性味归经:苦,温。①《唐本草》:“味苦,温,无毒。”②《海药本草》:“温平,无毒。”入肺、脾、肾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脾、胃。”③《会约医镜》:“入肺、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凡泻痢初起,湿热内郁或有积滞者忌服。①《本草经疏》:“赤白痢由于湿热郁于肠胃,兼积滞多者不宜用。”②《本草从新》:“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

别 名:墨石子(《雷公炮炙论》)、无食子(《药性论》)、没石子(《子母秘录》)、无石子(《酉阳杂俎》)、麻泽(《方舆志》)

处方名:没食子、无食子、没石子

商品名:没食子,以个大、尚未穿孔、无树枝等杂质、干燥洁净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通常于8~9月间,采集尚未穿孔的虫瘿,晒干。

拉丁名:原动物没食子蜂Cynips gallae-tinctoriae Olivier

炮制方法:洗净,晒干,捣碎。

考 证:出自《海药本草》;《唐本草》:“出西戎。云生沙碛间,树似柽者。”

生药材鉴定:干燥虫瘿,略呈球形,有短柄;直径1~25厘米,外表灰色或灰褐色,有疣状突起。质坚厚,断面不平坦,呈黄白色或淡**,有光泽。常见有幼蜂的尸体。虫已飞出者,则中间有一孔道,与表面的小孔相连,内部并遗有虫壳。无臭,味涩而苦。以个大,体重,色灰者为佳,已穿孔者,品质较次。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

中药化学成分:含没食子鞣质(Tur-kish gallotannin)50~70%,没食子酸2~4%及并没食子酸、树脂等 。

以上就是关于没食子酸怎么读全部的内容,包括:没食子酸怎么读、没食子酸结构式、[ 没石子 ]是什么中药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25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