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世界佛是什么意思

三个世界佛是什么意思,第1张

佛把世界分成哪三个世界

世界没有谁来划分,也没有人主宰。

三身佛,三世佛,三方佛分别是什么佛

三身—— 法身、报身(应身)、化身。

三世—— 过去、现在、未来。

三方—— 东方药师佛、此方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

三身佛的真实含义是:

法身,是证悟到的无相离念心体

报身(应身),是证悟心体时的圆满智慧

化身,是证悟心体后,依心体而生起利益他人的无量方便

三身就是一心的‘体、相、用’。

三世佛的真实含义是:

一切众生,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佛;现在心不可得,是现在佛;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佛。三世一心、一佛。

三方佛的真实含义是:

东方表示众生本心就是佛;此方表示一切修行不离本心;西方表示觉行圆满还是本心。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三大佛分别是哪几个?

三大佛分别是:主宰娑婆世界的释加牟尼、主宰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和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其中,释迦牟尼又称如来佛,是佛家的至尊;药师佛又称大医王佛,掌管人间的一盯善恶报应,根据人的修行程度安排生死前后的待遇;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负责接引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在通常的大雄宝殿中,正中端坐的是如来佛,药师佛坐在东首,阿弥陀佛坐在西首(殿堂通常坐北朝南)。

三世佛的前是佛有几种叫法

三世佛,有横三世和竖三世之分

横三世佛,是从空间来分;竖三世佛是从世间来丁。

按您说的“前世佛”,应该是指“过去佛”,这是依时间来分,一般以燃灯佛为代表。

有些地方也以迦叶佛为代表,因为迦叶佛是我们这个世界在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陀,过去七佛之一。

祝吉祥如意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三世佛为什么分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

佛经上没有纵横之说,只是按时间和空间说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十方”,是空间概念,指宇宙虚空十方世界有无数的佛。三世,是时间概念,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数的佛。目前寺院中供奉的“三世佛”,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佛的 。

另外,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这是大家熟悉的三个世界的佛,但不能简称称为“三世佛”,佛教典籍中也没有这种说法。

娑婆世界就是现在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是阿弥陀佛,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是药师佛,是这么理解

根据大乘佛教的经义,在久远劫以来至无量劫以后,存在过并将诞生如恒河沙数一般难以计数的世界。简言之,就是十方三世恒河沙数世界。十方,就是无量的空间,三世紶指过去、现在、未来无量的时间。会有无量的世界在成、住、坏、空的规律下出现、发展、消灭。而每一个世界都有众生,也都会有一位佛陀在那里传播佛法,教化众生。从时间而言,过去的世界里有名的佛陀如燃灯佛。未来的世界里有名的佛陀如弥勒佛。而现在的世界里,从空间而言,常见于经卷的有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他们都是各自世界的佛陀,负责教化那个世界的众生,共证菩提,离苦得乐。除此之外,可以说,此时此刻,无量的时空中还有无量的世界,其中有无量的佛陀在教化无量的众生。“十方三世一切佛”,即是如此。

佛教诸佛及关系

横三世棱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

纵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三世佛指的是谁

横三世佛,从空间来说,是: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竖三世佛,从时间来说,是: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

大多数寺庙的大雄宝殿供奉的是横三世佛。

贤善成就,普愿吉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求问这个是什么宗教的思想 20分

没什么好想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我们很在乎一些东西,其实再怎么在乎,无非也就是六相,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触的六个境界相。

一般来说,凡夫的修行,从断在外的六中因开始,但是真的修行人,应该修的是心由“我”主,不为所动,所以说修行人被打,被辱骂,被迫遭受六中在外的逆境逼迫的时候,他应该是不会有心上的动摇的。

打个比方说,我们一起修念佛,既然修的是念佛,全念即修,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美女,大家都看美女去了,心里浮现了贪嗔痴,这就不是全念。

我们常说,念佛,要万缘放下,这里我说一句重话,要是确实想成就,不可以在工作中散念,而应该找寻合适的机会一心专念,万缘放下。

我们要修万缘放下,一定是从境界中,从在外中小舍弃,因为我们念佛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尘沙惑灭尽,也没有这种必要,因为念佛法门是可以带业往生的。

其实和一般的修行不同,念佛,依赖了一部分佛力,但是也不是全是,是我们和佛力相通来的,我们不要觉得,我是罪恶凡夫,佛力不通我,没有这回事,佛和凡夫不同,他是没有贪嗔痴的圣者,不会对你有偏见,因为佛知道,偏见是贪嗔痴。

有的人分不清什么是偏见,什么是贪嗔痴,我们看一个人,说这个人可恨,这就是贪嗔痴,我们说这个人办事不利,这是常见,但是如果说因此说这个人可恨了,就有贪嗔痴了,贪嗔痴就是别见,也就是心所生的一种愚痴。

阿弥陀佛比如来佛释迦摩尼谁地位更高

如来是佛境界的一个层次,不是佛的名称,如来这个层次的佛很多,阿弥陀佛也是如来的层次,超越如来层次的佛还很多,只是释迦佛传的是如来法。人只能知道这么多

三个世界划分:原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它们具有最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整个亚(除日本外)、非、拉美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美国由于长期对外扩张,特别是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中,实力遭到削弱,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而苏联则乘机加紧扩充军备,并依仗其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对外扩张。

在双方激烈争夺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美国调整对外政策,在亚洲实行收缩战略,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以集中力量确保欧洲重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无到有,从一维到二维,从二维到三维,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吧。

混沌是个世界,也是个生命,同样也是个人。庄子早说过,嗜欲浅者天机深,嗜欲深者天机浅。只有尽量放弃你的欲望了,才能读懂混沌的世界。要看清混沌世界的样子也不难,庄子已经形象地描述过一次。开始时候的混沌,就是一个奇点。其实用开始这个词本身就不对,但没有办法,总要能够叙说才是。奇点之初,只有混沌。混沌是什么样子呢?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意识。空间、时间、能量、意识,是本文中比较重要的四个量常数。

    混沌无中生有,生出了两个儿子,他们就是《庄子•应帝王》中的南海大帝和北海大帝。然后,世界中开始有了南北。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还是没有时间,没有能量,没有意识,空间中只有南北而没有东西。混沌世界继续之中。终于,南海大帝和北海大帝有了意识。他们快乐地玩耍,突然就发现了身边的混沌。对于他们来说,混沌就是他们的爸爸。他们觉得,自己两个这么好看,混沌怎么这么难看呢?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呢?因为他们有了意识呀。看,意识对于世界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于是,南海大帝与北海大帝,按照他们的意识,开始给混沌开窍、也称为开七窍。窍开了,混沌也死了。混沌世界从此进入了鸿蒙世界。

《西游记》的故事就是从鸿蒙世界开始的。千万不要以为,人类现在生活的世界就是承袭的孙悟空时代的鸿蒙世界。错了,中间还隔着一个洪荒世界。好了,咱们先说鸿蒙世界。鸿蒙世界从混沌世界结束后开始。于是,世界有了,意识有了,空间有了一半(南北)。还差什么呢?还差的就是能量。没有能量的世界,没有温度。也无所谓冰冷,无所谓火热。这个冰冷的世界是哪里来的呢?是从混沌中产出的,还有混沌的两个儿子——南海大帝和北海大帝。他们俩,就是南极和北极的鼻祖。所以后来我们看,只有南极和北极,从来没有东极和西极。混沌中无中生有,就生出了一个创世老祖,就按照大家的习惯,称之为鸿钧吧。

  混沌初开,因为没有能量,所以还没有实现万物生。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他意识体的存在。鸿钧老祖收了三个弟子,大弟子是太上老君,二弟子是元始天尊,三弟子是通天教主。有一天,鸿钧老祖把三个徒弟叫到一起,说,咱们创造世界吧。创造世界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时候能量还没有产生,所有的一切都是无生无灭的一个状态。鸿钧老祖觉得,这样的世界实在太单调乏味了。无生无灭?这不就是长生不老吗?长生不老,其实是后来世界的追求。也就是有了能量之后,才有始有终,有生有死。人们对死畏惧了,才又追求长生不老。而当初混沌时代,本身就是长生不老的。鸿钧老祖的提议得到了三个弟子的热烈响应。因为大家早就都活得腻歪了。别看追求长生难,那时代,想要死更难。怎么办呢?师徒四人天天聚在一起冥思苦想。在鸿钧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种着许多的果树,名为混沌树。这些树也都是无生无灭的。树上结着一种果子,就是“混元道果”。鸿钧老祖心想,既然人不能死,先把这些树弄死如何?终于,师徒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所有的树都是树梢向上长、树根向下钻。有人会问了,这不废话吗?有反着长的树吗?当然没有了。不过,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原来,秘密就出在南极和北极这里。世界虽然没有东西,但是有南北。地心为南,地外为北,所以树梢向北,树根向南。鸿钧老祖跟弟子们说,咱们把树的根须意识截走,树不就死了吗?于是,经历了师徒们千万次的实验,这些混沌树终于死了。要知道,自此世界开始有生有死了,这真是一件大事。园子里的树死了,却从地下生出一个新的生命来。他就是镇元子。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地仙之祖。世界从无生无灭发展到了有生有死。能量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能量是具有破坏力的。所有的物质都进入有生有死的世界。能量的制造力和破坏力也是惊人的。在能量的作用下,世界不光只有南极和北极了,也有了东西,于是真正的空间世界开启了。这就是洪荒世界。

  洪荒世界的形成可谓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所有能量乱窜互撞,世界一片洪荒。鸿钧老祖又把弟子们召集起来。大家开一个碰头会。老祖说,世界这样下去不行,总要有些秩序吧。鸿钧老祖说,一切皆因为能量改变。要让世界有秩序,就必须规范这些能量。如今,这些能量的振动是无序的,要给能量进行引导,立下规矩,用能量的振幅来控制世界的形态吧。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有难度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量太大了。”的确,能量太大之后,鸿钧老祖也难以控制了。不同能量在一起碰撞,每天都有不同的星系产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星系毁灭。世界之中,因为能量频率的不同,形成了各种黑洞、白洞、灰洞洞。

      能量决定了能力。高能量形成高维世界可以对低能量的低维世界进行秒杀。这已经违背了鸿钧老祖创造世界新秩序的初衷。总这样降维打击,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为了推动世界和平,鸿钧老祖再做一件事。那就是根据能量不同的等级,形成不同维度的能量世界。后面有一件事情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就是制造“封神榜”。

    封神榜之前,是鸿钧老祖制造了一个天界。这个天界相当于制作了一个结界。这个世界里,把等级相近的能量放在一起,这样即使互相碰撞,彼此都不会形成降维级伤害。人类上天的梯子就设在昆仑山,这个地方由西王母掌管。同时,太上老君也在这里有一块园子,专门种点葫芦什么的。很快,新的问题就出来了。天上主要住的是妖族,地上主要住的是巫族。妖族巫族也经常闹矛盾。后来,发生了十日凌空事件,巫族后羿杀了九个太阳。导致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妖巫大战。于是,鸿钧老祖觉得,有必要专门建立一个天庭,天庭就是这个世界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天地人三界。因为新成立的机构,急需大量从业人员。于是,才有了这张封神榜。具体由元始天尊负总责,由姜子牙负责具体实施。封神之后,世界暂时进入一个相对和平安宁的日子。不久,有一个周天子叫周穆王,经常到处征战,有一次他打仗一直到了昆仑山边上,遇见了西王母。西王母用蟠桃招待了他。不过这次之后,天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表面上看,人类受天庭管束,但万一哪天人间出来一个厉害的帝王,打上天庭来怎么办呢?于是,天庭就把昆仑山的通道给关闭了。关闭了人类上天的通道,天庭就安宁了吗?也未必。事实证明,神仙们自己也会打起来。于是,就在这时候,孙悟空诞生了。

      孙悟空为什么要去海外拜师呢?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法。后来,唐僧取经,路上的妖精们等着吃唐僧,主要也是为了长生不老。大家为什么都一定要长生不老呢?主要是大家生活在鸿钧老祖设置的结界里,对什么是生死根本就不了解。那什么是生死呢?还是看看鸿钧老祖怎么说吧。有一次,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一起去给鸿钧拜寿。通天教主说:弟子祝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师脸一沉,说道:东海南山才有几岁寿命?你是咒老师不死吗?通天教主吓得不敢言语了。该太上老君祝寿了。老君说:弟子祝老师仙福永享,寿与天齐。鸿钧喝道:住口!天有成住坏空。难道天坏了,老师就挂了吗?这时候,元始天尊赶忙上前,恭恭敬敬说道:弟子祝老师再造混沌。鸿钧叹道:还是元始最了解为师啊。这样吧,恢复混元道果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于是,在《西游记》里,元始天尊作为三清之首,基本没有正面出场。因为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一心一意研究混元道果。和他一起研究混元道果的还有镇元子。就是因为他也是当时混沌世界的当事人。

如下:

世界一:由物理客体和事件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

世界二:由心灵主体和其感知事件组成的世界。个人认为指的是内心世界。

世界三:客观知识组成的世界,比如概念,故事,各种文学著作,是由世界一和世界二交互而来的。

所谓“三个世界”是指波普尔把世界依据一定的标准,他把物质世界称为“世界1”,它包括物理的对象和状态。把精神世界称作“世界2”,它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

把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即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或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称为“世界3”,它包括客观的知识和客观的艺术作品。

相关介绍:

三个世界是统一、连贯的。波普尔特别强调“世界3”的客观实在性与独立自主性。首先,“世界3”不同于“世界2”。“世界2”指的是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和过程,是主观的;而“世界3”则是思想内容,它是客观的。

虽没有客观的意识、精神,但确有客观的知识,因为它的存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例如书,即使没人去读,仍不失为一本书。

波普尔认为只有把客观知识的世界和属个人的主观世界区别出来,才会有知识自身的积累和发展,知识才能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不至于仅存在发明家的头脑里。其次,“世界3”也不同于“世界1”。“世界3”有物质载体,已客观化于“世界1”中。

“世界3”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生命,“而一旦理论存在着,它们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产生以前不能预见到的推论,它们产生新的问题”。

三个世界的划分是毛泽东的理论。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全面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 观点。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又说:"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 比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这么看来,主席认为我们之所以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原因是:我们身处亚洲、我们比较穷、军事力量比较薄弱、人口基数大。

三个世界划分在苏联解体后出现了变化。俄罗斯落到了第二世界。其他划分基本不变。

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对于我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指导性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三个世界的概念逐步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代替。这样的提法柔和了许多。中国仍旧处于发展中国家。除了主流以外,还对一些特别穷困的国家定义为“极不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

在《客观知识》中,卡尔波普提到他的三个世界理论。

在卡尔波普看来,存在三个世界。

对事物的认知,深度思考来源于世界3。

世界3是可批判的对象,具有客观性特征。它可处在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之中,包括逻辑等价性、可演绎性、可相容性、不相容性等关系。

当世界2不断对世界1的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形成感悟,进一步的不断对这种感悟进行反馈和修正,从而形成每一个人的世界3。

提问是最好的进行深度思考的方式。

学习的闭环:阅读(或与他人交流)、观察、学习、思考,以及实践,反馈。

通过感悟而得到精神上的获得,比物质上的奖励更有幸福感。

我们自身的幸福感并不来源于环境,而来源对客观世界的感受。

—— 叔本华

能坚定自身的看法,不受外界影响,那就需要自身有深度的认知,对世界3有自身的体系。

在面对客观事物不确定性,最好的武器就是思考什么是长期的确定性,追求长期的价值,集中优势资源去放大这种长期性。

不断观察和思考形成自身的认知框架体系,也就是世界3,尊重常识,基于常识做理性判断,用理性的意念指引自己的行动。

第一种解释指涉一个目标或重要性,例如“人生有什么意义”这句话中,“意义”一词反映一种假设,即事件之间基于一个最终目标而互有关联,它们有一种现成的秩序和联系。这一假设的前提是,各种现象都不是随机发生的,都遵循一种可辨识的模式,指向一个最高的目标。

第二种解释指的是个人的企图,例如“她通常都是好意”,这句话里的“意”已经认定,一般人会在行动中泄露他们的目的,通过可预测的,表里一致,有秩序的方式,表达真正的目标。

最终一种解释指的是一种有秩序的资讯,例如“黄昏时满天红霞,意即明天会有个晴朗的早晨”,“意即”赋予不同字句对等的地位,界定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澄清不相干或相互矛盾的事件,并确立其间的秩序。

——《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P349

————————————————

这里的表达有点拗口和不太好理解,还好举了例子进行阐述。想到核聚考霸训练营里提到的三个世界,刚好可以直接关联上:

我们需要一个框架,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基本事实。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三个世界里,第一个世界叫世俗世界,第二个叫思维世界,第三个叫生命世界。

联系《心流》里的表述,“意义”这一个词可以将这三个世界全部概括起来。第一个意义就是生命世界,万事万物存在与毁灭之间都会与其他东西形成一定的联系和秩序,不是随机发生的,一定有一个“因果”,可以理解为一种模式或者系统。植物开花结果,最终的意义是传播种子,繁衍自己的种族。人类也是一样,生儿育女,为了建构新的家庭,不同家庭之间形成社会,人的一生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家庭的幸福,最终无数人和家庭的努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二个意义是世俗世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发生关系的世界。群居性的人,相互之间的行为,一般都有目的性。或合作、或对抗、或交流,或者是什么,总之不存在无目的的接触和关系。这里解读的是一种人际关系,学习、竞争、恋爱、工作、结婚等等都在此间范畴。

第三个意义是思维世界。“黄昏时漫天红霞”,如果你不理解,没有察觉,即使第二天早晨是“晴朗的”,但这事实对于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它不会引发任何思考,而一旦明白这个事实,那么头脑里自然会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才产生了“意义”。

我原想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为思维世界,但转念一想不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结果,可以归到这一世界中。不过若是人类改造自然,比如伐木,是人类有意识地思考木头本身对于自己的用途,可以建房子,烧火,制作各种木质材料,首先经过了思维世界,接着与木头发生关系,带着明确的目的,并且要遵循科学规律,就进入到生命世界。

因此一个行为,一段关系,可能不止于一个世界,一种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三个世界佛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三个世界佛是什么意思、三个世界划分是什么、《西游记》里的三个世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21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