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怎么被灭的

戚家军怎么被灭的,第1张

因为在浑河之战中,戚家军将领指挥不利,陈策等人不及时撤退,反而轻任下级的自杀式怒战,以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错误的浑河分兵战术安排,所以在浑河之战中全军覆没。

明末明军与清军的浑河之战,是戚继光侄子统领带着火器的戚家军和四川白杆兵共一万人,和清军三万铁骑进行的一场大血战。

可是戚继光离开之后的戚家军,在组织与训练方面已不复往日的荣光,而唯一能倚仗的热兵器也在满洲骑士面前黯然失色。戚家军先以火器远程打击,杀伤无数。火药用尽再近身肉搏,与后金军激战到入夜,打的八旗军竟然出现了逃兵。

但此时后金援兵赶到,而戚家军旁边的两万关东明军却见死不救,坐视同胞力战而亡,总兵童仲揆战死、总兵张明世战死、总兵戚金战死,都司袁见龙、邓启龙等120余名将领皆力战殉国,戚家军全军覆没。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以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还有鸟铳、倭刀、铁甲,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

要知道三十年之后的日本最强悍的领先世界同列的萨摩兵团,全军有两万只火枪,却只有两门轻炮,全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才开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现。而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

戚家军的纪律严明也是闻名天下,但凡出征时有扰民行为的一律斩首示众,作战骁勇、善待百姓,所以戚家军无论在哪里作战都能够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为之誓死效命。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兵力四千人,主要由义务的农民和矿工组成。主帅戚继光,是明朝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对于消灭危害东南的倭患起到时候重大作用。

戚家军最大的功绩就在于它成功地挫败了明朝时期东南沿海的倭寇。明朝时,以日本人为主要势力的倭寇频频骚扰沿海百姓的生活,官府又软弱无能,百姓有苦无处诉。

此时,戚家军挺身而出,经历了多次斗争,终于吓退了倭寇,让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戚家军也因此受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这是戚家军最大的历史功绩。

以上就是关于戚家军怎么被灭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戚家军怎么被灭的、戚家军建立于明朝的什么时期、老百姓为什么爱戴戚家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00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