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年例的简要介绍

茂名年例的简要介绍,第1张

《茂名市志》又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年例’是当地汉族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实际上,“年例”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衬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时间一般头尾三天。

茂名市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日期,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期的。

年例的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各户盛筵宴请亲朋,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活动内容有游神、游灯、点灯、打醮、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表演、做大戏(粤剧)、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一直闹至通宵达旦。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例的传统也随之有所改变,许多地方逐渐习惯于把“做年例”、“睇年例”变作“吃年例”。但作为茂名市特有的传统节日,它在茂名人民心目中依然有着深深的情结,对茂名人民有着重大的意义。

年例又分为大小年例,大年例一般都是正月初到三月底,小年例一般是从6,7月份开始到11月。 正月初四

金塘镇:姚村

正月初七

高山镇:黄竹村 、岭仔村(霞霖村委会)、顿谷车村

正月初八

镇盛镇:联唐村 、周屋村、文蓬村、忠保村

正月初十

镇盛镇:白沙村(抗日名将邓龙光故乡);

金塘镇:牙象村 ;

公馆镇:黄泥塘村、塘边村、埠头村、红坎村、下文运村、车田仔村、那陂启村、大龙尾村、边垌尾村、马路尾村、马路头村、塘尾村、石盘塘村、文运村、车仔村、文明村(彰教山村委会)、李屋村

正月十一

金塘镇:塘头村、

合江镇:松架田头公村 西垌

正月十二

高山镇:黄竹金岗村

山阁镇:谭清岭村

金塘镇:洪山村、黄泥塘村、书房岭村、沃湖园村、上河边村;

鳌头镇:庄榄村

正月十三

山阁镇:山阁村、沙田村、黄屋村、富裕窝村、平田村;

金塘镇:锡塘岭村、徐屋村;陈屋岭

新坡镇:官渡;新城村

鳌头镇:林道新屋村

正月十四

山阁镇:向阳村、新陂村、山塘边村、大榕山村、新村、新屋村(金塘岭村委会)、秀主新村、秀主旧村、荔枝园村、扶南头村、龙底村、东风村、木榄车村、丝茅园村、车角山村、石岭村;

金塘镇:金塘圩、桥坡村、沙湾村、桂山村、百福堂村、尚垌村;

新坡镇:樟古村、东江村、苏村;新城新村

公馆镇:石车村

正月十五

山阁镇:北洒村、克泥塘村、黄竹山村

公馆镇:新田坡村、山车村、河之口莫屋村、下垌四季岭村;

镇盛镇:古梁村;

金塘镇:南埜村、谭村、杨美埇村、樟木根村、平山村、大路尾村、坂坡村、光松林村、宋村、黎屋村、林屋村、背底坡村;

新坡镇:黄塘村、官渡石鳌塘村;

正月十六

山阁镇:上竹山村、下竹山村、大博村、对面村、下白花村、良屋村、佳山村、江燕村、塘边村、酒铺村、莫屋村、茶根村、坡园村;

袂花镇:北斗村;

镇盛镇:茂山碑岭村;

金塘镇:罗屋村、低山村、乐岭村

合江镇:高步搭简村

正月十七

山阁镇:禄村村、南坑村、坡尾村、黄杰村;

鳌头镇:公文村;

金塘镇:余屋村、 谭村、屈屋村、中心塘村、文冲口村

新坡镇:新城村

正月十八

袂花镇:袂花圩;

金塘镇:河塘村、坡心村

正月十九

山阁镇:莲塘湖村、油桁屋村

袂花镇:上黄村

正月二十

山阁镇:潭窝村

公馆镇:油桁屋村、河之口村;

金塘镇:崩塘村、黑泥塘、文林村;

袂花镇:张村、宋村、旺基顶村、岭荡村、塘口村(彰教山村委会)

正月廿一

新坡镇:莲塘乡:莲塘村、里村、新屋村、潭侧村、岭头脚村、塘头村、圩地村、河尾村、河尾村、筲箕塘村、六岭头村、、新圩坑、关塘坡村、学堂坡村。备注:(年例前习俗正月二十一不能吃晕,到正月廿一中午12点开始吃晕,年例后送神正月二十二至二十五不能打扫地、洗头、大声喧哗,早睡早起)

正月廿二

镇盛镇:樟岭村

潭头镇:沉州村

正月廿三

金塘镇:南唐村、八卦岭村

正月廿八

鳌头镇:飞马村

二月初二

公馆镇:竹塘尾村、东华岭村

山阁镇:上白花村、新屋村(那际村委会)

新坡镇:新城村

二月初六

公馆镇:下山村

二月十二

镇盛镇:彭村、后背塘村、塘尾村、油行屋村、上陂村、鸭头村、大边坡村、尖计岭村、禾里镜(大坡村委会);

鳌头镇:关刀岭村

二月十五

茂南区:黎屋村、禾石村

金塘镇:板桥坡村 、新塘仔村

二月十七

新坡镇:合水村

九月初二

山阁镇:瓦岭村、大园头村、新朗村

十月初七

金塘镇:桂山村 正月初一

观珠镇:新华岭下村、业村

正月初二

观珠镇:观珠墟

正月初三

羊角镇:福地角村

观珠镇:晨光

正月初四

大衙镇:华楼;

博贺镇:白沙村

电城镇:楼阁村、

麻岗镇:戏台坡

七迳镇:龙古埇村

正月初五

麻岗镇:麻岗圩;

博贺镇:下低坡村、港口村、盐井头村、西葛村;

羊角镇:坡仔村;白土朱氏后代油麻坡村一带(十六世文进注);长山阁村;打砖塘村;蕹菜园村等等

林头镇:塘尾村、下寨村;

正月初六

电城镇:石井村;

麻岗镇:那笈 ;

博贺镇:横山村、尖岗村;

观珠镇:和平、严坑;

七迳镇:上岭莲村、下岭莲村、陂仔村;

林头镇:下清湖塘村

正月初七

七迳镇:尼桥村、塘辽岭村、王什桥村、塘仔尾村;

观珠镇:大陂;

电城镇:南门头上村;

霞洞镇:军屯村;

小良镇:南塘村;

正月初八

电城镇:麻茂村;

林头镇:樟木根村、热水;

七迳镇:厂前村、马鹿村;

正月初九

麻岗镇:田头;

林头镇:白水塘村;

霞洞镇:石顶;

七迳镇:边坡村;

正月初十

电城镇:排坡村;

林头镇:禾塘坡村;

七迳镇:那楼村、;

正月十一

麻岗镇:热水;

坡心镇:家家乐;

树仔镇:海丰村;登楼村;

七迳镇:新屋仔村、官屋地村、下陂村、那增村、七迳塘村、十二马村、南山埇村、秀官坡村;

霞洞镇:下岭村;

正月十二

马踏镇:长山;

水东镇:盐灶村;

观珠镇:红光村;

七迳镇:辉田村;

正月十三

麻岗镇:海棠、河陂园;

树仔镇:海进村、山美村;

岭门镇:大榜村、竹子园村;

林头镇:厚皮岭村;

七迳镇:樟坎村;

正月十四

羊角镇:麻雀村;

沙院镇:五和村;

树仔镇:福建园村

正月十五

树仔镇:树仔圩;

旦场镇:旦场圩;

羊角镇:南香村

南海街:麻元头村;

观珠镇:观珠墟;

博贺镇:开河村、坡头村、塘尾子村、缯寮村

七迳镇:七迳圩、沙罗埇村、塘边村;

正月十六

羊角镇:清湖村、榕树村、老屋村;

旦场镇:青福山下村、青屋村、上坡村;

麻岗镇:仙桃园村、白马村、西边坡村、石龙;

岭门镇:平陇村

七迳镇:黎屋村、边坡村;

正月十七

霞洞镇:马路头、大村 ;

观珠镇:旱坪村;

马踏镇:埇表

岭门镇:山后村、山前村

七迳镇:木等村;

正月十八

麻岗镇:白石仔堡、坑内村委、石桥村委、新屋村、河陂园村委;

坡心镇:下坡村;

旦场镇:青福鲁村仔、清潭美村、渡头村;

博贺镇:新沟

正月十九

陈村镇:那行、

林头镇:大衙墟、

马踏镇:石笏村

正月二十

陈村镇:大村仔、白石村,高山村;

麻岗镇:三陵墩仔园村、海陵村、后官田村;

羊角镇:羊角圩,

观珠镇:河垌大村

正月廿一

长坡村

正月廿二

小良村

正月廿三

陈村镇:陈村、陈村铺、村山、昌尾

正月廿七

羊角镇:上庵、竹营

正月廿八

观珠镇:水垌村

二月十二

小良镇:元城村

二月十七

南海街:山角村。

二月初一

水口山村

二月初二

林头镇:中田村(马姓)

电城镇:大桥河村

霞洞镇:古楼村

博贺镇:杨梅村

二月初三

陈村镇:彭村

二月初四

陈村镇:寨头

三月初三

旦场镇 :红花村 红花坡村

八月十六

博贺镇:博贺圩、博贺村、那尾村、坝田村、旧村、井头坡村

十月初十

旦场镇 :红花坡 红花园村

十月十八

旦场镇:红花坡 南面村

十一月十九

七迳镇:柏坡乡林氏(柏坡村,柏坡桥头,柏坡上村,柏坡上岭村,上文贡村,田垟仔村,狮子 岭村林氏。)

冬至

七迳镇:柏坡乡苏氏(下关草塘村,上关草塘村,狮子岭村苏氏,后背埇村,西埇村,)

小良镇:陂头管区苏氏 陈氏碰田头村等。 正月初二

云潭镇:珍珠 、河琅管理区

正月初四

南塘镇:六合社(里坑村、潘坑村等六村)、蔗地村;

云潭镇:垌尾、读岗管理区当铺村、荔枝山村

正月初五

石鼓镇:良文塘村;

荷塘镇:六双村;六来村,吉集村

长坡镇:大拜墟、黄姜坡管理区;

镇江镇:低垌山村、山腰窝村、新安村、陂头村

正月初六

长坡镇:周垌管理区、古丁里坑;

镇江镇:水郁村、下街圩村;

荷塘镇:旺久地;

东岸镇:甘川银珠表

正月初七

南塘镇:罗村;

长坡镇:六里塘村(小六里塘村)

石鼓镇:大老涌村

正月初八

古丁镇:黄沙坑尾一带地区(化仔村、村头村、岭脚、高坪等)

新垌深镇镇横溪一带(梅子坪村、三进石村),

长坡镇:潭坑管理区、平斗管理区等

正月初九

平山镇:高坡田村到大仁庙圩一带,

大坡镇:部分管理区

正月初十

宝光街:宝光

长坡镇:中窝管理区、百家坡村、坡只村、廖径村、竹山村、富地坡村、秀力唐村;

古丁镇:黄沙村委附近众村(塘化、朱岗、塘底、一洞、二洞、对面村等)

正月十一

镇江镇:上朋山、下朋山;

大井镇:大井村;

沙田镇:那敢村;

曹江镇:大坡村

正月十二

镇江镇:那射管理区、福石村

大坡镇:下榕村;

石鼓镇:密山村;

平山镇:墟地附近

曹江镇:涧洞

正月十三

镇江镇:历陂村、低村、木垌村、桩榭村、西山村、荷村、合丫村

平山镇:大仁庙墟地附近;

新垌镇:云炉管理区,卓村

正月十四

金山街: 长山、板桥、塘尾

沙田镇:学堂山村;

镇江镇:达桥村、大垌元山村;

石鼓镇:黄岗村

正月十五

石鼓镇:黄坡砖屋村、塘表村、广谭新村、广谭那垌村;

南塘镇:大圹笃村、新塘村、坡头、周岸、周村;

曹江镇:帅堂管理区、丁坑村;

荷花镇:黄头村、东坡、水进坡;

长坡镇:旧城、石龙管理区、乾亮村、白村;

镇江镇:泊水村、立古岭

石仔岭街:田心村,香山村,秋林村;

荷塘镇:松明村;

沙田镇:沙田圩、罗屋村、乐山村、大德村、结彩村;

金山区:德载村、田头屋村;

东岸镇:栗坡村;

正月十六

石仔岭街:上潭蒲村、凤村、坑垌村;

镇江镇:乐山村、山口村、山脚垌、凤堂村、霞垌村、新圩村;

沙田镇:岭头村;

荷塘镇:枧头村

宝光街:西垌管理区

曹江镇:张屋村,低坡村,塘底村,孔屋村;

金山区:鹤山村,里麻村,办田村;

正月十七

长坡镇:长坡圩;

石鼓镇:上车村、周坡村、新屋村、坡儿村、荔枝塘村、长山村;

宝光街:丁堂管理区良坑村;

曹江镇:银堂村;

平山镇:仁耀垌管区

正月十八

深镇镇:卢蓬车田社

石鼓镇:鹤山坡管理区火山村、大路山;

根子镇:柏桥村

镇江镇:十八社(官冲岭、低山、六周坡、山塘、茶根、大村)

泗水镇:大塘村

正月十九

石仔岭:下潭蒲村,九良岭村;

分界镇:分界圩;

荷花镇:垌尾咀村、牛头坡村、金坑村;

沙田镇:水尾村、禾坑村;

镇江镇:珍塘村;

东岸镇:东岸村;

谢鸡镇:白石坡村;

曹江镇:荷垌村 银塘村

正月二十

宝光街:双灯村

石鼓镇:石鼓墟、新陂坦村、菠萝圹村、大山村;

长坡镇:长冲村;

沙田镇:中永乐村、上永乐村、曹岭村、山心村、石柜村、古邦村、合山村、高坡村、坡头、古电坡村;

大井镇:上平村;

镇江镇:水表山村、上岸村、坡心村

正月廿一

东岸镇:东岸圩;

沙田镇:塘湖村、塘仙村、新村、水口、山背村、山翠园村、黄泥洞村;

石鼓镇:丽山乡铺山村;

镇江镇:大垌丰满村

正月廿四

南塘镇:旺罗湾头村;

沙田镇:曹岭村委西水村,塘楼村

正月廿五

沙田镇:卢村、鸡滕岭村;

南塘镇:陈村 冠龙 长安坡;

曹江镇:南山

正月廿六

沙田镇:官岭村;

荷塘镇:上伦道村、和平塘村、石龙陈家村

正月廿七

高州坡头

二月初一

镇江镇:镇江墟

谢鸡镇:民胜村

二月初二

石鼓镇:西基山村 洪福岭村

石板镇:贺村村、谢鸡鱼田、板村下火

荷塘镇:上棠南村,下棠南村

城区环城路以内

二月初三

南塘镇:荔枝村;

潭头镇:谢村

二月初四

山美街:低村 水涧坑 福地坡 雷公塘 山瑶汉

二月初六

扬顿社,平江区 荔枝圩

二月初八

曹江镇:培坑村

二月初九

曹江镇溪朗、白坡村

二月初十

高州火神庙 西岸五粮, 石鼓三文田, 平山,宝光街:康洞

二月十一

宝光街:西岸留驾

曹江镇:溪田龙眼园坡顶村

二月十三

城区新街,西岸宝光塔;

南塘镇:柳村

二月十五

荷花镇:双底村;

曹江镇:溪田先圩;

沙田镇:良塘村、汉道村

南塘镇:六合社(里坑村、水口坡村,东岸坡 村)

二月十六

广谭六进村、广谭泮水塘村

潭头镇:车头村

石板镇:板村

二月十七

下南关

潭头镇:大坡村

三月初一

荷花镇:高丰村

三月十五

洋朋(洋朋乡)

七月十四

根子镇:坡子村

八月十八

根子镇:河贝岭村

冬至

荷塘镇:北埇村 年初二

城区:哨坡,赖家园,解放路,镇安目今村一带;

中垌镇:公居、塘泥根、大塘一带;

那务镇:竹子沙田坡,石桥头,塘世坡,上埇吕

播扬镇:平太禾仓角

年初三

三合口大坡;

林尘镇:令村

年初四

官桥镇:龙岸村

中垌镇:高佳村、东山村、那红坡;

杨梅镇:滨江乡水口村,流令村;

镇安下坡,六车村,大村岭;

平定镇:低坡村、陆曾村

年初五

鉴江:新村;

南盛街:五星村;

林尘镇:沙洲坡村;

良光镇:乐岭村

年初六

杨梅镇:大坡、黄坤、莲花园村;

良光镇:东冲、顺东坡、白银坡、石井村;;

东山街:丰门村;

同庆镇:塘溪、低山坡, 高科村;

中垌镇:黄泥塘、彭仔山、六轴背、书房下、荔枝塘、油古山、那洪、里村、合山、新陂子、三条冲、中间垌、平坡;

平定镇:蓬利学头村、低山村、山车村、上边村、下坡村

年初七

丽岗镇:朱玉旺久地村,旺官村,旺竹村,东古塘村,中垌鹤地,织帽村,大桥坡村,下郭禾里村,

南盛街:银山村,道岸;

下郭街:新山塘、旧山塘

年初八

南盛街:湖艳村,大东山,山背村,坝头村,石湾山袅;

鉴江:低坡、京介;

东山街;水尾,中间垌村,塘口村,山茄村,车头村;

那务镇:垌仔村

年初九

杨梅镇:水埠村、谷埇村;

官桥镇:大塘儿村

丽岗镇:赤坎村;

长岐镇:双牌东头村;

中垌镇:石岭村,石湾山口;

同庆镇:高木岭村,龙豆;

下郭街:灵村、东头村;

合江镇:观山庄村、六角涌陈高村、火石冲村;

鉴江:山口村、乡新塘村、下能村;

杨梅镇:水埠村、谷埇村;

河西街:山车塘良村;

那务镇:石头咀埇表

年初十

凤口村,增领村,良光路口

笪桥镇:高志塘

官桥镇:名教村;

同庆镇:高村,山塘村,权连村,新屋村,大院村,张屋,张村(大山美)大张根村;

合江镇:合江圩;

那务镇:长岭,城边,平坡垌,埇口,六旺根,白坟脚,大坡,高华,路埇,水明良埇,石头咀,石头咀山口;

播扬镇:良山岗,花心

正月十一

马力,东山博龙,山车,大茶,

中垌镇:石岭塘、冬笋根村;

同庆镇:龙首地;

下郭街,长歧村,南岭,坡巷、军田坡;

合江镇:田松架头公村,西桐,豺岭;

江湖镇:路八;

那务镇:泉埇大塘边,中间堂,朗城,石岭,白鸠朗,珠六坡

正月十二

马力,力古巷,梧桐付,岱山村,劳村,坡六埇村,金鸡地,

鉴江街:黄岭、白鸠棒,

下郭街:七里;

同庆镇:同庆墟、劳律村,长山村,屋面村、低村、排塘菩萨冲村;

良光镇:鸦山塘村、雪村;

平定镇:沙垌村;

那务镇:水明,旺官圩,广田,包子袋,新屋,新村,大坡,元洲,石港,平塘,大田垌,大富埇,下云马,良水井

正月十三

杨梅镇:岭上村,岭北村,岭南村,林达园,边园村

中垌镇:良山;

同庆镇:旧屋村,塘溪里坡村,坡积村;

林尘镇:下车下高岭村;

平定镇:沙坡村;

那务镇:东门,元山,沙垌,大田垌,六村沙田、大石鼓;

合江镇:山口岭;

官桥镇:山子坡村

正月十四

杨梅镇:九里山村(旧凉地山,新凉地山,边塘 ,书院底等) 、凤塘村,三合口上垌村,

同庆镇:良洪,山磊坡石,尖岗朋村;

合江镇:平山坡;

长岐镇:塘北村;

官桥镇:梅垌境;

那务镇:立塘,介排,埇田,大田头,车田坡,高田,河口,上王,安埇;新时代农场八队、九队、二十队;

中垌镇:青山金银垌村、高利村

正月十五

杨梅镇:杨梅村(小村:黄榄山,边塘 下山坡 岭北,等)大山美村,低山村、开发区、西门坡村、杨村、杨梅村(杨梅村的部分小村),北岸开发区,三合口乐岭,黄槐垌

中垌镇:中垌圩;

东山街:塘尾;

丽岗镇:尖岗圩;

同庆镇:交竹村,谢白村,上三合口村;

平定镇: 平定圩、旺垌水口,江湖山尾、秧地坡村;

那务镇:竹子大塘咀,南子地那鸡,长岭安埇,泉埇,田心,增村、高车、公山、礼村、六垌、低山、六脉、垭垌、田头、白马、高城、塘角;新时代农场六队、总场;

播扬镇:江佩华耀坡、垌心坡

正月十六

杨梅镇:上冲村;

同庆镇:六塘村,长元山村,糖蓬村,六坡村,下郭;

林尘镇:七芝坡村;

那务镇:六村、平山坡,屋地山,南地坡、上埌,拱桥头,秧地龙,竹山,马骝径,壶垌邓塘、旺又琅,云琅,木林,大茶,宝树,荔枝根,灯笼坡,龙湾,坡尾,清江塱,礼村,林坑、大坑;

播扬镇:平太,杉山

平定镇:新华旺圹坝村;

中垌镇:青山村委会上村、高岭、低山、青山龙;

官桥镇:官桥那垭村

正月十七

林尘镇:长山村,香冲村、石碑村、塘榄村;

江湖镇:米楼

平定镇:石子巷村;

播扬镇:江佩、细坑、旧屋地、茶根;

那务镇:京堂,沙坡、大坡、新屋、粮仓、庙山背,六村峨公埇,金菊,谭坡,高华坡山,埠头湾,牛路水;新时代农场七队

正月十八

中垌镇:鸭塘低埌村;

杨梅镇:江边村、古岭村、大塘村、沙路村、坡嘴村、

播扬镇:播扬圩、官仓、柳村;

笪桥镇:木威塘;背埇村

林尘镇:桥头村、樟坡村、油行村、坡嘴村、那昃村;

江湖镇:坡心村;

那务镇:南子地、旺塘、上垌、江边铺

正月十九

杨梅镇:大塘村;

江湖镇:坡心村委会姓莫水一带(以旧屋村为中心,木头坡,黄泥坡,大化山,满钱山,大涌口,燕岭,沙地坡,长坡,自卫坡,新建村等) 上路村,

那务镇:壶垌、坡顶、坡氹、竹园、竹子;新时代农场十九队

播扬镇:红山

正月二十

下郭街:上郭;

南盛街:南盛圩;

林尘镇:山心;

良光镇:木林冲;

同庆镇:石板坡;

鉴江:上能村、旺谷城村;

那务镇:那务圩、大旺垌、大旺垌坡顶、九月垌、石水、宝贤坡、立竹围、莺涌、庙咀、新屋、黄猫岭

播扬镇:江佩陂角

正月廿一

那务镇:坡心

正月廿二:

同庆镇:扫广坡村、低垌村 、上良;

那务镇:那冰、安坡、瓦屋坡

正月廿四:

那务镇:六村木坑垌

正月廿五

蒲山村

二月初一

那务镇:六村现子垌、龙善塘、山心

二月初二

南盛街:乐堂村;

那务镇:灯檠,壶垌高车、六双,金岭头

二月初三

播扬镇:院田村

二月初四

那务镇:泉埇庞城、湖塘、渡头、六笛坡、六坡

二月初五

杨梅镇:浪山村;

那务镇:上埌车田、均车、庙山背、长川坡

二月初六

林尘镇:桥头村、樟坡村、油行村、坡嘴村、那昃村

二月初八

潭头北兰

二月十六

山口

二月十七

宝圩

二月廿二

长岐镇:长岐墟

三月三

同庆镇:丰告村,水埠村

十月初十

周村

十月二十九

外村

冬至

竹山,塘吉;

那务镇:上埌羊史部、灯檠 正月初二

双寿、坡岭

正月初三

白石镇:扶龙

正月初四

白石镇:四方田

正月初五

北界镇:金渠、某棠、结坡

正月初六

北界镇;西镇、新里

正月初七

北界镇:六表

正月初八

水口镇:旧县一带年例

正月初十

水口镇:水口墟、简坡、横茶、双狮;

东镇街:新里垌、三丫塘、丁堡墟、旺将;

水口镇:双狮管理区平楼村,

正月十二

水口镇:风岭村、大甲石碧庙

水口镇:罗坡山村

正月十三

大甲、河口、荔枝寨、石狗岭片

正月十四

双狮路口一带年例、水口双狮龙井社年例;

北界镇:汕口;

塘面村 、北界平山

正月十五

东镇街:大木洞;

北界镇:北界墟;

水口镇:长贵、双山

大坡山、高坡镇、

池洞镇:东安、庙底、池洞墟、铜鼓。

正月十六

北界路口、尚文、尚文路口年例,河廊铺。

正月十七

城南、录鸦山、长塘;

镇隆镇:六双村、龙登吉堆坡村;

水口镇:大甲、龙头寨、大寨、贺家、高岭村、樟岸村。

正月十八

水口镇:垌心、骑马鸭州村

北界镇西晋永和村、长坡

东镇:六运坡尾。

正月二十

城西、北界路口,

东镇:六谢长坡。

正月廿一

镇隆镇:俊昌村,

水口镇:甘子村。

正月廿二

东镇:尚文村

正月廿三

新里垌

正月廿四

水库尾一带。

正月廿六

凤运坡。正月廿七

水口镇:都龙

二月初一

镇隆镇:新圩

二月初二

水口镇:旧县大坡村

镇隆镇:旧街、西塘、西岸、北畔

二月初三

大水坡、六岸、六旺

吴川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和全国各地一样,吴川春节这天也一样家家户张灯结彩,贴“年红”(春联、横批、门神、年画),挂年桔,摆年糕,穿新衣,派砸(压)岁钱,室内外焕然一新,充满喜庆气氛。

改革开放以来,旧历年廿九、三十晚,吴川人还喜欢逛花市,买年桔鲜花回家摆放,还买带叶的整条甘蔗、各种水果、新鲜蔬菜过年,其中甘蔗有“节节高升节节甜”的意思,生菜寓意“生财”,大蒜表示“合想合算”,薯类暗示“好仕途”,生葱寓意“聪明”,芹菜表示“勤恳”。

除传统的炸煎堆、炊年糕砸(压)年外,由于受省港风气影响,二十多年前,吴川还流行炸油角过年,三、五个亲友围在一起一边捏制和炸油角,一边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既增进亲情,又可分享自己亲手炮制的美味点心,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惜此景不再,现在人们讲究健康,很少炸制和食用油腻热气的油角了,但炸煎堆现在农村仍有。

新年初一从零时起直至天明,各家都燃放炮仗迎春贺年。大家烧炮暗中斗长短、斗声音大小,门口烧炮留下的纸屑看谁家的又多又红。

春节早上一起床,父母除为小孩穿戴好又长又阔全新的衣裤鞋帽外(小孩长得快,衣服又长又阔可多穿一年半载),自己也穿上整洁的衣装。春节早上年轻的要向长辈恭喜拜年,年长的要向小孩派“利是”。有人吃汤圆、糖水包,寓全家团圆、生活甜蜜之意。有人早餐或整天吃素,不杀生,不倒水,不扫地,以示修心积福和免使财气外流。

从初二至初十都很热闹,人们互相贺年,互送煎堆、年糕、状元糕,给亲友的小孩派红包、送“利是”,因而春节是小孩零钱最多、最富有、最快乐的时光。他们会在父母过问和收回前大方地“支配”自己的砸(压)岁钱和“利是”。

初二“开年”,切年糕,宰鸡,还要买鲜活的鲤鱼来拜神祭祖先;

初三“赤口”,清早烧炮仗,扫除污秽,还有人写“题破赤口”的红纸条贴在门上,认为可以避免是非口舌;

初四接灶君回位(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晚已送灶神回天);

初五、六,一般商店开门做生意;

初七“人日”,清早烧炮仗,宰鸡拜神;

初八或初十开始“开灯”和游神。“开灯”是生男孩的人家,在祠堂、土地庙或神庙里燃挂花灯,有人还做灯酒,请亲友来庆贺。游神是抬着菩萨神像,举大旗,打锣鼓,舞狮舞龙,穿街过巷,各家焚香,摆三牲叩拜,叫“摆盅”。晚上游神,各家都派人提灯笼参加游行,叫游灯。

初十至十五各村都有人轮流做“斋头”,请菩萨入屋敬拜。这是难得的荣耀,因而做“斋头”的都倾尽所能,大摆酒席广宴亲朋,以祈帮福帮运,大展鸿图。

除“睇(看)年例”所看到的喜庆活动外,吴川的“食年例”(请亲友吃年例宴)更是远近闻名。

吴川人做年例,往往是整一条村做年例,周围村庄的群众都不得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故“做年例”又称“吃年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例曾被当作:“四旧”,一度中断,但年例“吃”的内容还是保留下来。

年例宴请是吴川年例的重头戏,爱讲面子、重情义的吴川人特别注重年例宴席的“表现”,他们舍得全年挣钱年例花,手头拮据的也要摆一、两台宴请亲友,那些工头老板、阔绰人家花几万甚至十数万元摆十数、几十台,宴请一、两百人,全席山珍海味是常有的事。做年例为的是吸引更多的亲友前来赶热闹,哪一家吃年例的人来得越多,门口泊的汽车越多越靓,就越有面子。吃年例只需传个话,不用发请贴的,客人也不用封礼,有的有钱人家还给吃年例的亲友派“红包”呢。有吃、有睇、有钱派,去做年例何乐而不为呢?因而很多人逢例必到,不请自来,还呼朋引伴凑数去给主人凑热闹。主人花钱赚足人气只要人多热闹就觉得体面,根本不在乎你来的是谁,认不认识,因而有不少人闹出了“吃完年例还不知谁请”的笑话。

吴川人热情好客、出手大方,喜庆宴席之丰盛闻名粤西,年例酒席亦无二至,每席都有一、二十道菜式,除传统的炸子鸡、鱼丸、腰卷、八宝饭、五香扣肉等菜式外,腰果、名贵菇类、白果糖、大虾、水鱼、海参、带子、白鲳、鲍鱼、鱼翅汤也是年例常见之菜式,有的还有清蒸大龙虾、原盅雪蛤,几百元一瓶的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和轩尼诗、XO等洋酒,更有甚者还有每人一盅冬虫草原盅炖品呢!每台酒席一、两千元是常有的事,吴川年例宴席之高档、丰盛令人瞪目结舌,粤西无两。吴川个别大户人家年例时还请来大宾馆的厨师和全套餐具,在自己的家里摆自助餐做年例宴请亲朋呢,一应俱全的中餐美食(其中还有鱼翅汤呢)、西餐糕点随来随吃,“任吃唔嬲”,把年例宴又提高到一个新档次。 元宵节期间是吴川年例最集中、最热闹的时节,其中城区梅菉庆赏元宵和做年例活动的大型和热闹早已闻名粤西。每年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八元宵节期间,是梅菉和周边的瓦窑、隔海、隔塘、梅岭、梅菉头等地的年例期。每到这个时节,这些社区和村庄都会捏泥塑,搭花桥、牌楼、花塔,制作飘色,并从正月十五元宵节起让人观赏,还于正月十六、十七两天组织几千人的仪仗队、彩车队、民间艺术队伍到城区进行环城大巡游,每年都吸引各地数十万人前来观看,形成了闻名省内外的吴川庆赏元宵欢乐活动的品牌和独具特色的吴川年例文化,铸就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金字招牌。

吴川市区——吴川元宵,梅菉镇的民间艺术可是赫赫有名的,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了吴川市梅菉镇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梅菉镇民间艺术的“四绝”是:飘色、泥塑、花桥、花塔,历年来曾经吸引无数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四绝”的来历跟梅菉镇的“年例”密切相关,因为在“年例”中,各种汉族传统艺术都要竭尽所能,表演给神看。梅菉镇的“年例”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因此梅菉镇从“年例”敬神的历史渊源中发展出了吴川民间艺术的“四绝”。 菩萨从庙里出来,到“社境”的各个村子巡游,每个村子都不得有一个或几个“摆盅”的场所,这是“起年例”的重头戏。每个“摆盅地”摆上几直张方桌,村民从家里挑上上好的水果及糕糖,装在盆子里,摆在方桌上,供菩萨“享用”。旧时还有道士在掷“杯较”(把一个木质的圆木对切开两片,问神时往地上一抛,两片切面向上谓之阳较,两片切面向下谓之阴较,一上一下为圣较)。

仪式上大放烟花炮竹,还有舞狮子表演。年例的当天中午,还举行游神和“摆醮”。“摆醮”形式与“摆盅”相同,不同的是供品由水果、糕、糖改为“三牲”(鸡、猪肉、鱼)。 在吴川的梅录头村,每逢农历的正月十八和三月初五的年例,都不得不提貔貅舞表演。

这习俗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话说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过着安宁平静的生活。有一天突然来了个凶猛的野兽貔貅。据说貔貅长得像狮子,但比狮子凶猛,它见鸟兽就吃,见人就咬,弄得人们谈“貅”色变。一天,一个樵夫到山上砍柴,被貔貅追上吃掉了。这刚好被土地公碰见,他拼命上前相救,无奈功力不够,不到几回合土地公就败下了阵。后来他向北极玄天大帝(北帝)禀告貔貅作恶之事,北帝派童子紫薇手捧金印前来对阵貔貅。紫薇童子虽然武艺高强,法力无边,但是亦不是貔貅的对手,几十个回合后,渐处下风。情急之中心生一计诈败让貔貅吃掉。身处貔貅肚子之中的紫薇童子拼命地踢打,痛得貔貅满地打滚。貔貅只得哀求饶命,愿意投降。紫薇便把它作为坐骑。自此山林恢复了太平。紫薇降服貔 貅 这日,恰好是农历的三月初五,当地人们为了感谢北帝派紫薇童子为民除害,便于工作把该日定为北帝诞。又把紫薇降服貔貅的过程编成舞蹈,每年的正月十八年例和三月初五年例(北帝诞)都舞一番以作纪念。 吴川人的年例,文化品味很浓。除了舞狮子、舞貔貅、飘散色巡游外,还唱山歌、演木偶戏、演大戏。

旧时年例,有些村庄请人唱山歌。吴川山歌,拟七言绝句,押韵,语言通俗显浅。唱歌时,拾设歌台,请三个人唱,一个歌师,一个歌手(女人、称作姑娘或歌妹。解放前由麻风病人充当,解放初多为盲妹充当)。歌会开始时,歌师、歌妹登上歌坛,先唱贺神歌,然后两人对唱。所唱的歌,大致分为相思歌、古人歌、字眼歌、物件歌和纺纱传、落南传(指到南洋去谋生)等。唱完后与“歌搅”对唱(歌搅是群众中喜欢唱歌的人,很有急才。歌手与歌搅对歌,是歌会的高潮)。笔者小时候(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家乡年例曾举行过山歌会,至今仍记忆犹新,可惜山歌会如今在吴川亦已消亡。

吴川年例有些村庄还演木偶戏。吴川人叫木偶戏为“鬼仔戏”、“鬼儿戏”。吴川的木偶戏有三种:一种是单人木偶,流行于长岐、浅水、兰石一带,另一咱是小班木偶,流行于吴川流不息西南各镇,唱吴川山歌腔,再一种是大班木偶,又称粤剧木偶,唱粤剧腔。有些大班,日场木偶演出,夜场演员演出,故又称阴阳班。小班木偶、大班木偶已基本消亡,还有少量单人木偶班,演员多是六七十岁的老艺人。

演大戏。吴川流不息人称粤剧为“大戏”。大戏在吴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村村有戏班。改革开放后,每逢年例,几乎村村演大戏。每逢年末,政府都组织粤剧春班订戏会,来自两广粤剧团的演出经纪人瀑满会场。有的富裕村庄的年例,一场子近十万元的省粤剧团,能一口气连演十晚;有的村庄同时邀请两个粤剧团“双拍台”,一连演几个晚上。

吴川的古老年例活动,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积极意义不容忽略,它既联系了亲情、友情,增添了喜庆气氛,弘扬了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又刺激了夸张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春节过后,兰石各地的年例活动如百花竞放,遍及广大城镇乡村。年例与春节等传统节日不同,是粤西地区一带的农村文化风俗。有的以祭祀为主的群体性节庆,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式丰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

所谓的年例,就是一年例或是年年有例。它是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一年之中在固定的一个日子里做年例。在兰石,从正月初七到十二月都有村庄做年例,但主要集中在正月二月。不少村子有两个甚至三四个年例,如兰石镇的兰石村、顿谷村,大小年例有四个。

过去做年例多数是白天游神舞狮,晚上演大戏或做木偶戏或放**、烧炮仗、放烟花,邀请亲友聚餐饮酒,尽情欢乐。吴川的年例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热闹。他们不但在村口搭门牌,张灯结彩,村中的老板们还捐资十万、百万邀请国内顶级球员来比赛篮球,请著名歌唱家和省粤剧团或粤剧名伶前来演出,请飘色仪仗队环村巡游或请高桩狮队舞狮,小小村庄引来八方亲朋、热闹非凡,真可谓“年例大过年”。年例甚至促使物价飞升,市场出现应激性的活跃,形成独特的年例经济。

年例习俗:

兰石年例遍地开花,时间各不相同,右边是部分村庄的年例时间和一些特别的年例样本。 年例的典型代表,包括游神、“爆烧火器”、“摆盅”、“吃年例”、“唱大戏”等内容,旨在祈祷消灾避祸、人畜平安、百业兴旺的大型民俗活动。年例期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用茶饭酒菜热情招待亲戚朋友,充满独特的地方风情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年例宴客:除“睇(看)年例”所看到的喜庆活动外,“食年例”(请亲友吃年例宴)更是远近闻名。 做年例,一村做年例,周围村庄的群众都不得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故“做年例”又称“吃年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例曾被当作:“四旧”,一度中断,但年例“吃”的内容还是保留下来。

游神做醮:菩萨从庙里出来,到“社境”的各个村子巡游,每个村子都不得有一个或几个“摆盅”的场所,这是“起年例”的重头戏。每个“摆盅地”摆上几直张方桌,村民从家里挑上上好的水果及糕糖,装在盆子里,摆在方桌上,供菩萨“享用”。旧时还有道士在掷“杯较”(把一个木质的圆木对切开两片,问神时往地上一抛,两片切面向上谓之阳较,两片切面向下谓之阴较,一上一下为圣较)。仪式上大放烟花炮竹,还有舞狮子表演。年例的当天中午,还举行游神和“摆醮”。“摆醮”形式与“摆盅”相同,不同的是供品由水果、糕、糖改为“三牲”(鸡、猪肉、鱼)。

押舟:押舟的时间表在年例当晚8点至10点,人们接线员着神像和纸船在村中巡游,或是停放在“醮地”,各家从家里拿出些鸡毛、乱头发、麻种、豆种(象征麻疹、疮痘),放在纸船里,接线员到村外的三叉路口或江边焚烧掉(意即祛邪逐鬼)。

舞狮:舞狮子的习俗有个神奇的传说。话说中国古代没有狮子,说不清是秦朝或是汉朝,西域的番国与我国交恶。有一年,番王派使者给我国送来一头狮子,并要求把狮子驯服,表示交好,并约定第二年我国皇帝寿辰前来观看驯服的狮子表演。谁知狮子难以驯服,半年后竟逃出铁牢,咬死了几个宫娥美女。幸好两个驯兽员武艺高强,三两刀就把狮子砍死了。这下右闯了大祸,皇帝寿辰拿什么给番国使者观看呢?弄不好两国会再次发生战争。好在两个驯兽员机灵聪明,在皇帝寿辰那天,两人披上狮子皮在舞台上表演,一跳一缩,左右摇摆,一醒一睡,栩栩如生,跟真狮子一样,番国使臣一点破绽也看不出来。从此便产生了舞狮子的习俗,民间逢年过节,都爱舞狮子表演。

抢炮头:不少村庄的年例,在晚饭后有“抢炮头”的习俗。“炮头”就是烟花升空后掉下来的纸团。炮头有“发财炮”、“猪仔炮”、“添丁炮”、“菜炮”等。民谷相传,谁拾到炮头,当年就会顺顺利利,添丁发财。谁拾到什么炮,第二年便要还什么炮,如果把拾到“猪仔炮”的,每二年还要还一头猪崽,拾到“菜炮”的,第二年也要还一桌酒菜。指令性计划炮头的场面很热闹。烧炮时,一支支火箭射向天空,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火箭在天空中炸开,空中飞舞着五颜六色的彩球,美丽极了。最后通牒“嗖”的一声,从炮筒里射出一个炮头,在空中划出一首美丽的弧线后掉下来了,人们争先恐后前去抢夺。

做大戏:年例有些村庄还演木偶戏。叫木偶戏为“鬼仔戏”、“鬼儿戏”。吴川的木偶戏有三种:一种是单人木偶,流行于长岐、浅水、兰石一带,另一咱是小班木偶,流行于吴川流不息西南各镇,唱吴川山歌腔,再一种是大班木偶,又称粤剧木偶,唱粤剧腔。有些大班,日场木偶演出,夜场演员演出,故又称阴阳班。小班木偶、大班木偶已基本消亡,还有少量单人木偶班,演员多是六七十岁的老艺人。演大戏。吴川流不息人称粤剧为“大戏”。大戏在吴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村村有戏班。改革开放后,每逢年例,几乎村村演大戏。每逢年末,政府都组织粤剧春班订戏会,来自两广粤剧团的演出经纪人瀑满会场。有的富裕村庄的年例,一场子近十万元的省粤剧团,能一口气连演十晚;有的村庄同时邀请两个粤剧团“双拍台”,一连演几个晚上。吴川的古老年例活动,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积极意义不容忽略,它既联系了亲情、友情,增添了喜庆气氛,弘扬了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又刺激了夸张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茂名年例,是茂名农村的第一大节日,从最初的娱神祭祀,发展到现今融交际和文娱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地流传着高州、电白、化州人叫做年例,茂南区人叫食年例。在年例时,各家各户都在免费招待亲戚朋友吃“年例。

茂名一般指茂名市。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南海之滨,广东省西南部,背靠祖国大西南,背山面海,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截至2021年底,辖2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全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11427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2197万人。

中国粤西特有的风俗-_年例

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继而是元宵节。然而在粤西岭南一带,在春节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 年例。年例是高州、茂南、茂港及邻近的吴川一带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里,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只要集中在过完春节(旧年)的农历正月份,,但在整个地区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12月30日都有过年例的,有些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年例一般都是在农村举行

在年例这天,外出的人大都会返会原来的村子做年例,年例一般会维持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而贯穿整个年例的大都是迷信的活动。在年例开始前,各家各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供菩萨享用,叫做“摆忠”或"摆灶",一般是在正月年例的夜晚,各家各户都居中在一处一起拜神,后是大放鞭炮。正年例的早上,菩萨出游巡门,人们抬着菩萨挨家挨地走,还跟着个道士,到了一家就手舞足蹈,念念有词,陪着菩萨共舞,十分滑稽热闹。如果村子很大,菩萨就要从早都晚不停地巡门,求能完成任务,这一天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看大戏,放烟花等等。

这一天主人还会邀请诸多朋好友,开怀畅饮,热闹非凡。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追溯年例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已有了相关的据记载,从史料来看,年例最初是由冼代家族兴起的,但其演化过程没有史料记载。年例实际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粤西高州等地方祖先迁徙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传统的年例的主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文革时期,年例曾被当作四旧,被禁止。直到改革开放,各农村又恢复了做年例的习俗。现在的年例则更加注重门面工夫,许多人都是利用年例大讲排场,以显示自己的财势、地位,以至于造成铺张浪费,互相攀比不良风气。这的确是年例横不利的一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与外部世界接触的程度加深,尤其是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经商者越来越多,他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传统的“年例”逐渐有所忽视,年例气氛已是消淡了许多,其它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正在减少,近几年,已经难得再见舞龙、做大戏、鬼仔戏、木偶戏等庆祝活动了。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传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年例 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继而是元宵节。然而在粤西岭南一带,在春节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年例是化州、高州、茂南、茂港及邻近的吴川一带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只要集中在过完春节(旧年)的农历正月份,,但在整个地区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12月30日都有过年例的,有些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年例一般都是在农村举行,在年例这天,外出的人大都会返回原来的村子做年例,年例一般会维持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而贯穿整个年例的大都是迷信的活动。在年例开始前,各家各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供菩萨享用,叫做“摆忠”或"摆灶",一般是在正月年例的夜晚,各家各户都居中在一处一起拜神,后是大放鞭炮。正年例的早上,菩萨出游巡门,人们抬着菩萨挨家挨地走,还跟着个道士,到了一家就手舞足蹈,念念有词,陪着菩萨共舞,十分滑稽热闹。如果村子很大,菩萨就要从早都晚不停地巡门,求能完成任务,这一天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看大戏,放烟花等等。这一天主人还会邀请诸多朋好友,开怀畅饮,热闹非凡。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追溯年例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已有了相关的据记载,从史料来看,年例最初是由冼代家族兴起的,但其演化过程没有史料记载。年例实际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粤西高州、化州等地方祖先迁徙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传统的年例的主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本质是一种迷信活动,即便是现在年例形式,也充了迷信色彩。文革时期,年例曾被当作四旧,被禁止。直到改革开放,各农村又恢复了做年例的习俗。年例是大吃大喝的一连串的迷信活动。现在的年例则更加注重门面工夫,许多人都是利用年例大讲排场,以显示自己的财势、地位,以至于造成铺张浪费,互相攀比不良风气。这的确是年例横不利的一方面。许多人都对年例这个习俗有争议,尤其是它所表现出来的迷信色彩。但作为一项自古沿袭的民间习俗,它表现的更多的应是优良的传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与外部世界接触的程度加深,尤其是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经商者越来越多,他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传统的“年例”逐渐有所忽视,年例气氛已是消淡了许多,其它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正在减少,近几年,已经难得再见舞龙、做大戏、鬼仔戏、木偶戏等庆祝活动了。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传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据问卷数据显示,电白县莲头村外出募工者留在家乡过“年例”的为该募工总人数的237%,在高州市谢鸡镇木坑村该人数也不足三成,为27%。当然,这当中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工作逼迫,过完春节后即匆匆离乡,但是,从我们对尚在村中的青年的采访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年例”已不太重视,据他们反映,在他们的同辈中,许多人都认为“年例”可有可无。 有人把年例解释成年年有例。年例已成了茂名人每年必过的节目,好同过年一般,甚至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演变,年利已在高州和化州这两块土地上生了根。人们往往都是按期举办年例而不追问其来源。就像每年五月初五人们举办龙舟比赛、包粽子吃一样,年利给予高州人和化州人更多的喜庆。人们每年回到乡村过年例,并不仅仅是为了拜神,等迷信活动。更主要的是年例已成了他们心中的一种寄托,是年例加强了他们的乡土情结。每年年例人们都会如过年般重聚在一起庆祝,还宴请朋友分享这块喜庆。因此年例也成为联系亲情、友情的一条纽带。年例乃是粤西岭南这一带独特的节日,它不比春节、中秋等全国性的节日范围之广,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传统的习俗。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至于庆祝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许多办年例的人认为办好了年例就能够保证今后的一年风调雨顺,虽然不科学,但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不知支撑了多少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年例的独特性也增强了当地人的一种乡土优越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节日,无疑是值得自豪的。年例的主办中心一般都是在庙宇,而高州和化州的庙宇大都是冼太庙,即纪念冼太夫人的庙。年例也就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冼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冼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冼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当地人如此敬重一位爱国的巾帼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或许把冼太夫人尊为神只是现在的人延习了祖先的做法,把拜冼太夫人仅看成是年例的一种形式。但其中所包涵的那种文化内涵,是泯灭不了的。冼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历史意义,它传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还有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

家乡的年例

过年例是我家乡化州市江湖镇的一种民俗习惯,它蕴涵着家乡人民团结友爱,热情好客的朴实感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年初六到正月十五的每一天,每个村子轮着做年例,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可以到做年例的村子去吃饭,哪家来的客人最多,哪家就最有面子。过年例,那呼朋唤友的真诚,那盛情款待的情景,那热闹非凡的场面绝对胜过过年。

今年正月十五这一天,轮到我们村子做年例,乡亲们说今年是元宵节和做年例同一天,双节同庆要好好热闹热闹。这天,我早早来到村子的庙前,但已是人头涌涌,欢声笑语传遍全村。八时整,鞭炮响后,祭神开始,人们摆上供品,插上香烛,祈盼着新一年的美好。祭神后是游神,几个健壮的小伙子把神像用轿子抬着,神像挨家挨户去,每到一家,这一家就要放鞭炮迎接,这叫迎神。没多久,神像到了我家门口,爸爸马上放鞭炮迎接。游神过后,便是舞狮表演。两头狮子,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煞是可爱,和着鼓点,一会儿直起身子,威风凛凛,一会儿相依相偎,极为亲昵,一会儿梅花桩上跳跃嬉耍,花招连连……大家看得目瞪口呆。舞着舞着,忽然,一只狮子跃上一棵大树的树干中间,让人吓了一跳,此时,我才发现树上吊着红绸扎着的生菜。另一只狮子时而劲舞,时而观望,时而打滚……让人笑开怀。再看树干上的那只狮子立起了身,还是太低,叼不到生菜,又跳回地上,不停地舞着,好像在想办法,突然,它又跃上树干但比原来的高一点,不好生菜到了狮子脑袋后面,这时狮子慢慢地转过头来。一口把生菜咬到口里。顿时,锣鼓震天,鞭炮响,人们拍手叫好。到了中午,主人们请客人们到家里吃饭,人们有说有笑。一顿午饭过后,大家又在一起聊天,拉家常,真是和和美美。

到了晚上7点多钟,各家孩子,又来到院子里放烟花。不一会儿,天空中五彩缤纷。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烟花飞升降落,如天女散花,似天外流星,把天空点缀成鲜花的世界,美丽极了。

过年例不但增进了家乡人们的友情,而且又好玩又热闹,我盼望着明年的过年例快点到来。

以上就是关于茂名年例的简要介绍全部的内容,包括:茂名年例的简要介绍、吴川的春节有什么习俗、吴川年例的文化活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87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