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多少回与汉中有关

三国演义有多少回与汉中有关,第1张

第72回。

徐晃不听王平意见,被黄忠,赵云打败,王平降玄德。曹操被刘备打败,回到南郑,魏延、张飞已得南郑,曹操走阳平关。诸葛亮以疑兵胜操。曹操亲自领兵战,备兵大败曹兵,曹操弃阳平关而逃至斜谷界口,进退两难,杀了杨修,次日出兵,大败回京兆。

诸葛亮智取汉中出自《三国演义》第72回。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2]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三国演义、三国志说的汉中都是指今天陕西的汉中,它位于秦岭南麓,大巴山西侧,青藏高原北端的东侧,太白山的东南角。因境内汉水而得名。其地理位置主要是北秦岭,南大巴山脉。西定军山,进入汉中的唯一的通道就必须通过阳平关。而阳平关西侧是山,东侧是汉江,过了汉江又是大巴山脉,因此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位置。这在中央科教频道的探秘汉江源中介绍了。之所以叫汉中。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区),西汉初迁至西城(陕西安康市汉江北岸中渡台)。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汉中属山南西道,道治设于南郑(汉中);天宝元年(724年)设汉中郡、洋川郡、顺政郡;后又改为梁州、洋州(今洋县)、兴州;兴元元年(784年)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中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元代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三国时,汉中大量人口曾被曹操强行迁徙到关中、洛阳一带,《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张鲁传》曾记载了这段历史。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魏公曹操,亲率10万大军进攻盘踞汉中的张鲁。三月到陈仓。五月,武都河池的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曹军经过激战,攻克了河池,打通了南下的道路。七月,曹操主力到达勉县阳平关(今水磨湾)一带。

此时,张鲁的弟弟张卫,带领大将杨昂、杨任和5万兵马,依托阳平关南北二山之间的险要地形,修筑了长达十余里的防御工事。曹军稍作休整,开始猛攻。由于地形险要、防御坚固,曹军连攻数日,毫无进展。

曹操于是假装撤退,以麻痹防御的张鲁部队。果然,张卫等人得知曹军攻关不下,已经全线撤退,就放松了戒备。于是,曹操派兵进行夜袭。正巧半路将数千只野糜驱赶冲入了张卫的营垒,导致其防御工事的损毁,曹军借势鼓角齐鸣,趁虚而入,给张卫造成了曹军主力全线突破的假象,张卫弃阵而逃。史书称此役: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

阳平关攻克后。汉中危在旦夕。张鲁决定逃向巴郡(今巴中)。临走时,有人建议烧毁汉中等地的仓库,但是张鲁认为: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于是把所有的仓库加以封存,完好留给了曹操。

曹操兵不血刃,一举占领汉中。之后,巴七姓夷王朴胡、邑侯杜C举巴夷子民来附,巴郡正式归附于曹操。于是曹操分巴郡,以朴胡为巴东太守,杜C为巴西太守。

十一月,张鲁举家从巴中归降。曹操感念张鲁弃守汉中留下大批粮草、财物之功,任命他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食邑一万户,还与张鲁结为儿女亲家。后世道教徒称张鲁为张镇南源于此。至此,汉中战役终告结束。此役,曹军自三月到十一月,共历时九个月,消灭了割据汉中地区的张鲁集团和武都一带的氐王窦茂,控制了甘肃南部、陕南大部以及巴蜀的北部地区。这次出征,应是曹操一生中最后拓展的一块地盘。汉中的夺取,为后来曹魏收复巴蜀打下基础。

十二月,曹操留征西将军夏侯渊驻军汉中,拜丞相长史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自己率大军北返邺城。撤离时,曹操接受雍州刺史张既建议,为防止张鲁东山再起,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曹操除带走了张鲁家族,还强行迁徙汉中百姓数万家到长安、洛阳、邺城。后又令杜袭再次迁徙汉中民众8万人到洛邺。当时,不少五斗米道徒也甘愿随张鲁迁徙。至此,汉中之民减半,曹操两次从汉中掠走了大量人口。后刘备虽得汉中之地,却失去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演义有多少回与汉中有关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演义有多少回与汉中有关、三国演义里所说的“汉中”是指什么地方、三国时期,曹操为何要从汉中掠走大量人口有何目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83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