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

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第1张

根据三国正史,还有三国演义小说,还有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里,诸葛亮在临死前,并没有喊:“庞德公救我”这句话,新三国电视剧个人没有看完,不确定有没有这一幕,有看到的麻烦评论说一下,而且根据很多的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师父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比如司马徽有八个弟子,叫做水镜八奇,分别为袁方、庞统、荀彧、贾诩、郭嘉、周瑜、诸葛亮、赵直,那就是说诸葛亮死前要喊的人,也应该是水镜先生,而不是庞德公。

我们暂且不管这些,我们就来看看题主的庞德公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首先,庞德公跟庞德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也不是庞德的尊称,比如荀彧,可以被称为荀彧公,虽然都姓庞。庞德公到是跟庞统和诸葛亮有亲戚关系,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庞德公的儿子叫庞山民,庞山民的妻子是诸葛亮的二姐。

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司马徽的水镜先生,这几个雅号,都是庞德公给取的,看来庞德公还是蛮会取名字的。司马徽的年纪比庞德公小十岁,所以司马徽视庞德公如兄长,他经常叫庞德公为庞公。

诸葛亮也十分敬重庞德公,经常向庞德公请教,庞德公也看出诸葛亮的才华与能力,对他也是刮目相看,当然也看出他的侄子还是略输诸葛亮一筹,另外那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很有可能出自庞德公之口。

庞德公是襄阳的名士,也是隐士,不愿意出仕,刘表做为荆州牧,自然常去请庞德公出山,庞德公都拒绝了。刘表对庞德公说:你这样只是保全了自己,不能保全天下人。庞德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天下没必要让我来保全。

刘表说:你这样子做,你是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什么的。庞德公说:世人追求的是名利,给子孙留下来的也是名利,而我给他们留下来的是安居乐业,每个人留下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其实在整个小说当中,对于庞德公的记载都是比较少的,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而已,通过小说的记载我们能够了解到庞德公也算是比较厉害的一个人物,甚至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其实他之所以不出山,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过惯了这种闲云野鹤的日子,常年都是隐居在深山里面,主要以采药为生。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去请他出山,不过都是被他一一回绝了,这个也可以证明这个人其实是比较看淡名利的。

事实上在诸葛亮没有出山之前,就已经和庞德公认识了,他们两个人可以说是朋友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师生的关系,总之诸葛亮在出山辅助刘备之前和庞德公的关系是非常好的,经常坐在一起交流。而且庞德公也是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诸葛亮,甚至包括了一些起死回生之术,所以这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点七星灯的故事,当然最后也是失败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庞德公其实就是庞统的父亲,所以在诸葛亮年少的时候,他自然也就能够认识庞德公了。但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太靠谱的,如果庞德公真的是传统的父亲,那么肯定是优先把自己会的东西传授给庞统的,而不是先去传授给诸葛亮,这点显然是说不太通的。因为知道三国的人都知道,实际上诸葛亮要比庞统厉害很多的。

而且根据一些野史记载,其实诸葛亮使用的那种七星灯续命的方法就是庞德公交给他的,后来魏延闯了诸葛亮的帐篷,所以导致续命失败,而这次七星续命失败以后,诸葛亮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口中大喊庞德公救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庞德公在诸葛亮的心中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在诸葛亮危难之时竟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

诸葛亮出山追随主公刘备,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必躬亲,最后终究斗不过天,这天,诸葛亮见自己将星若隐若现,于是命姜维准备所需之物,只见诸葛亮将点燃的蜡烛摆成七星阵式,自己手拿长剑,嘴里念着咒语。

据说这就是诸葛亮的七星续命之法,这也是从庞德公那里所学,然而在即将成功之时,魏延强行闯入,帐内七星主灯被风吹灭,诸葛亮瞬间倒地不起,嘴里大喊“庞德公救我”,连喊三声便昏睡过去。

等到诸葛亮醒来之时,诸葛亮知天命难违,可是忽然想起还有一办法可以续命,因为自己身体欠佳,便命军队撤退,让姜维在自己去世之后放七粒米置于口内,就在样将士一路撤退,退到定军山时因为路面不平,一路颠簸,诸葛亮口内的七粒大米漏了一粒出来,之后便葬在定军山。原来诸葛亮还从庞德公那里学会了另外一套续命的法术,就是嘴含七粒大米,如果三天内安然无恙便可起死回生,然而诸葛亮最终只能认命。

那么诸葛亮为何在续命失败后大喊庞德公?

庞德公作为东汉未年的隐士,和诸葛亮还是有些关系的,虽然在三国里很不起眼,但是却有很大的本领,他和诸葛亮、庞统、司马徽几个人都有交集,亦师亦友,诸葛亮曾经常去拜访庞德公,时间久了也在庞德公那里学了不少本事。庞德公认为诸葛亮非常了不起,所以称呼他为卧龙,这让诸葛亮“受宠若惊”,诸葛亮也因此更加敬重庞德公,每次都跪在庞德公床前悉心听讲。

庞德公见诸葛亮为人谦逊,于是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野史记载庞德公懂奇门遁甲、起死回生之术,所以诸葛亮在魏延闯入帐内之时,看主灯吹灭,情急之下喊出了庞德公救我!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自然是假的,庞德公是襄阳人,虽然才华洋溢,但是为人低调俭朴,非常喜欢结交朋友,闲暇时常和司马徽等好友把酒言欢,小日子非常潇洒。

有说庞统是庞德公的从子,庞统的才华也是从庞德公那里所学,庞德公之后又向司马徽推荐了庞统。庞德公一生都非常淡泊名利,从来不争权夺利,与妻子、儿女也相亲相爱,对与生活非常知足。后来荆州刺史刘表听说庞德公是个人才,几次派人去请都被拒绝,即使亲自登门拜访也被婉言谢绝,后来逼不得已,庞德公带着全家人隐居于鹿门山,以采药为生。

说到庞德公,很多人可能很奇怪一代神人诸葛亮为什么在临死前会喊“庞德公救我”,是不是那个和关羽大战百余合的庞德?

三国中有一个叫庞德的人,大家应该也很熟悉,此人曾经是马腾的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过程中屡立战功,后来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庞德就归到马超麾下,在马超投靠张鲁的时候,庞德一起去的,再后来马超投奔刘备,庞德却不肯去,在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归到了曹操手下。

襄樊之战时,庞德率军支援曹仁,与关羽交战时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关羽军对他也甚为忌惮,之后遇到天降暴雨十数日,汉水暴溢,庞德带军跑到堤上避水,关羽率军乘船来攻,四面向堤上射箭,最后庞德兵败,乘小船回曹仁本营时,船被浪打翻,庞德被擒,誓死不降,被关羽所杀。

《三国演义》中有庞德抬棺表决心,誓与关羽决一死战的描写,还和关羽战了百余合不分胜负各自回营,第二天对战五十余合后,庞德用计射了关羽一箭,关羽因此养了十几天的伤,后来就是水淹七军,庞德被周仓所擒,庞德立而不跪骂不绝口,关羽喝令刀斧手将庞德斩了。

可见庞德也是非常勇猛,只是庞德是个武将,又都是在北边活动,与诸葛亮没啥交集,诸葛亮想要延长寿命是要靠玄学,庞德是个武将应该不可能会这么高深的学术,所以说诸葛亮喊的庞德公不是武将庞德。

庞德公是个隐士,是诸葛亮的师傅,野史中是个拥有能起死回生的仙人。三国中的“凤雏”庞统,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这两人的外号就是庞德公起的,被起外号的还有一个“水镜”司马徽,诸葛亮与庞德公是在隐居期间认识的。

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是个真正的隐士,世外高人。平日带着妻儿在田里耕作,以读书、弹琴为乐,擅长各种学术,品德高尚,对功名利禄丝毫不感兴趣,为人低调又和善可亲,在荆州的隐士圈中应该是领袖级的人物。

庞德公对庞统和诸葛亮的成材、成名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长相丑陋,在他年少时为人朴钝,没有人赏识他,只有庞德公十分看重他,对他多有栽培,在庞统十八岁的时候,又向司马徽推荐庞统,司马徽与庞统一番谈论后,对庞统感到非常惊异,叹服的说道:“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

据说庞德公是诸葛亮的老师,诸葛亮每次去庞德公家里,都要独拜于床下,《襄阳记》记载:“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还是诸葛亮的二姐夫,所以诸葛亮与庞德公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亲戚关系。

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庞德公出山为官,庞德公都不肯去,刘表一气之下就放火烧了庞德公的房子,庞德公在房子被烧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没有出去,等到大火熄灭了之后,刘表派人去查看,只见庞德公一动不动,已经没有了气息,刘表很失望地回了荆州,司马徽和诸葛亮等人闻讯赶来时,见状商量如何安葬事宜的时候,庞德公却忽然从床上爬起,从嘴里吐出七粒米,哈哈大笑。从此以后庞德公就携带妻儿,归隐鹿门山,以采药为生。

诸葛亮和庞统后来跟随刘备打天下,庞统在攻打雒县时,不幸被流矢击中而死。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一生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数次进行北伐逆势而为,最后一次北伐时,司马懿曾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得知诸葛亮事无大小皆过问,又少食少睡,知道诸葛亮过于操劳积劳成疾,活不了多久。

诸葛亮在病重的时候,想用七星祈禳大法续命,被魏延慌乱中不小心把七星主灯扑灭,诸葛亮想起了自己有回天本领的老师庞德公,大喊“庞德公救我”,然而诸葛亮寿元已尽,就算是庞德公真的来了也是无力回天,诸葛亮最终病逝于五丈原。

近来,网上流传着一种三国版本的剧情,里面提到诸葛亮在使用七星灯续命失败时,口中高呼:庞德公救我。但诸葛亮临死前求救于庞德公这件事,连三国演义都不敢编,想来又是谁魔化之后的版本了。不过庞德公其人,确实是一位跟鬼谷子类似的隐士,而且他还是庞统的叔叔,诸葛亮的亲家,诸葛亮的姐姐便是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为妻。

史书对庞德公的记载不多,他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为了了解庞德公其人,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交好的几位名士,如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对他的态度,来窥见一二。1、庞德公有辨识人才的眼力很多人都曾体会过怀才不遇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内心难免生出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位伯乐该有多好啊!但现实往往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的局面。庞德公便是三国当中,少有的能够辨别人才的人。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可却没几个人知道他这卧龙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先贤传》记载:乡里旧语,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之题也。这里提到的德公,正是我们谈论的庞德公。

以知人闻名的大v司马徽便曾这样评价庞德公: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2、庞德公是诸葛亮虚心求见的大师刘备三顾茅庐求见诸葛亮的事情,被誉为刘备重视人才的典型事件,诸葛亮显然也很吃这一套,因而为他奔走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诸葛亮的一生,也曾对人做过类似于三顾茅庐这种表诚意的事情,而对象——正是庞德公。《襄阳记》: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

三顾茅庐拜见于床下,这是古人为了表示对有才能、贤德的人非常尊重的一种礼仪,能够让诸葛亮行此大礼,足以说明庞德公在诸葛亮心中的分量很重!3、庞德公是刘表请不去的隐士古有庄子拒绝楚王邀请当丞相的请求,甘愿于淤泥当中做闲云野鹤的渔夫。三国当中,也有庞德公拒绝刘表邀请,甘愿做农夫的故事。当时刘表几次派人去邀请他,都被庞德公给拒绝了,因而刘表就很郁闷:“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你保全了你自己,就不管天下人了吗?)”庞德公回复道:“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大意为每个人的命运是自己选择的,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刘表知道庞德公喜欢隐士生活,就针对隐士没法给子孙后代留财富的方向,打算用财富收买庞德公:“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

”庞德公却说:“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大意别人以为留给子孙的是财富,其实是危险呢,而我看似什么都没留,实则是教会了孩子们自食其力,这才是最安全的财富。)”刘表:……行吧,什么都让你说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谈话到了这种程度,也没继续下去的必要了,刘表也不再挽留,只能叹息一声,便让庞德公离去。庞德公也很干脆: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诸葛亮追随刘备和刘备的儿子刘禅两代帝王几十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进行的多次北伐都失败以后,自己也熬尽了最后一点精力,油尽灯枯,即将离世,不过在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在去世前曾经摆出救命的阵法,可以延长寿命,可惜被魏延无意中所破,诸葛亮在死前曾经呼喊庞德公救命,庞德公就是庞统的叔叔。

诸葛亮在命若游丝的时候,将七根蜡烛点燃摆出了七星阵式,然后手拿长剑,口中念念有词,念出续命的咒语,就在关键的时候,魏延强行闯进来,蜡烛瞬间都灭了,诸葛亮大喊,庞德公救我,然后就昏死过去了。可惜,庞德公早已去世了,诸葛亮命中注定寿命到此了。不过,诸葛亮也算长寿了,而且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庞德公是一名奇人异士,和诸葛亮有过交往,不过在史书中记载很少,庞德公是一名隐居的高人,曾经教过诸葛亮很多奇门异术,并且交给了诸葛亮阴阳术。庞德公就是庞统的叔叔,他的儿子也在做官,娶的是诸葛亮的二姐,不过他的儿子并未做到高官。

庞德公隐居在鹿门山,靠采药为生,别人很难见到他的踪迹,而在鹿门山有专门为他修建的三高祠,唐代诗人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关于他的诗,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这说明庞德公是一名隐居的仙风道骨的人物,连后世都知道他。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庞德公比诸葛亮还厉害,他为什么不出山、诸葛亮和庞德公什么关系为何临死前连喊三声:“庞德公救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76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