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西汉的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请简述西汉的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第1张

就是董仲舒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家思想体系。

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利用和改造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资料,极力建构一个可以作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根据的系统而完整的宇宙论图式。并竭力把人事政治与天道运行附会并强有力地组合在一起,把阴阳五行(天)与王道政治(人)互相一致而又彼此影响的“天人感应”学说作为他的理论核心,从而完成了对先秦儒学的改造。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

董仲舒建构儒家式的宇宙模式,最终在于对封建专制主义君权至高无上进行论证。又对“天”进行了神秘主义论述。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1)君权神授(2)皇权又要受到“天”的制约

提出了“三纲”(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从而完成了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改造。 阳尊阴卑

历史循环论 “三统”“三正”

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理论前提,论证了“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1、儒家:提倡仁政,“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代表人物孔子

2、道家:“无为而治”,提倡不扰民,让人民自由发展,是一种鼓励经济发展,不扰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代表人物老子。

3、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对和平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代表人物墨翟。

4、法家:提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是中国古代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李悝。

扩展资料: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陆守仁、王阳明等等。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荀子,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子等等。

战国时儒家的分化和发展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倾向于保守,但又有某种程度的改良倾向,他虽没有摆脱传统的天命思想,但却注重人事,不轻信鬼神。孔子的思想有多面性,孔门弟子对孔子的理解也各执一端,孔子死后,形成了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相互间争论也很激烈。

战国时的儒家以孟子和荀子最为重要。

孟子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张,并发展为仁政学说。在哲学上,孟子继承孔子的天命观点。但剔除天的人格神成分,赋予天以道德属性。他注意人性问题,主张性善,并认为仁、义、礼、智根源于性;人生的最高理想是通过尽心,知性,达到知天,即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天人相通境界。

荀子则继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强调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他提出性恶说,强调对人的天性加工改造的重要性。荀子对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各派以及儒家内部各派都进行过批判。孟、荀是先秦两派儒家的代表,他们各自从唯心和唯物方面发展了孔子思想。在孟、荀之外 ,战国还有一些儒家学者,解释《周易》,作成《易传》。《易传》认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生灭变易之中,变易的根据在于宇宙中阴阳、刚柔相摩相荡。儒家思想由于孟、荀、《易传》作者和其他派别代表人物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请简述西汉的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全部的内容,包括:请简述西汉的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民本思想的主要论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62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