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苏美尔人

第八章-苏美尔人,第1张

苏美尔

苏美尔的指甲作家用陶板为我们讲述了亚述,巴比伦,以及伟大的闪族相互融合的故事。

十五世纪是一个大发现的时代。哥伦布试图探索一条通往卡塞岛的路径,意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大陆。一个奥地利主教率领一支探险队向东方行进,意图寻找莫斯科公国的发源地。但这还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旅程,因为莫斯科要到下一个世代才被西方人访问。同时一个叫巴贝罗的威尼斯人考查了西亚的废墟,他带回一些关于一门奇特语言的报告。他发现这些雕刻在设拉子庙宇的岩石里和无数片陶土上。

但是欧洲人一直忙于别的事情,直到18世纪末,第一块“楔形文字”(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些文字是楔形的,而楔形用拉丁语就是“Cuneus”)才被一个叫做“尼布尔”的丹麦调查者带到欧洲。然后,三十年过去了,一个耐心的叫做提芬的德国校长才首次破译了四个字母:D,A,R和SH,也就是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名字。又过了20年,一个叫做亨利罗林森的英国官员,发现了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这为人们破解西亚雕刻文字提供了一把有用的钥匙。

与破译这些雕刻文字的难题相比,商博良的工作就显得简单一些。埃及人使用(记事)。但苏美尔人,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原著民,想出办法在陶板上刻出他们的文字。他们完全放弃了(记录),发展出一套楔形图形(记录)系统。这些图形和它们最初发展的原型已很少有关联。我将通过一些例子来展示给你我指的什么。从一个星开始,当用指甲画到砖上时看起来是下面的样子:

不过这个图形太复杂了,经过一段时间后,那个星型图案多了一层“天空”的意思,并被简化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简化后就更难理解了。同样的方式,公牛的图案也由这个

into

变成了这个。

and a fish changed from

同样的一条鱼由这个

into

简化成这个。

The sun was originally a plain circle

太阳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圆圈,

and became

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If we were using the Sumerian script today we would make an

如果今天我们用苏美尔人的书写方式制作这幅图,

look like

大概会是这样的。

This system of writing down our ideas looks rather complicated but for more than thirty centuries it was used by the Sumerians and the Babylonians and the Assyrians and the Persians and all the different races which forced their way into the fertile valley

在我们看来这种书写方式太过复杂,但是三十个世纪以来,它被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以及所有其它各个来这片肥沃土地谋生的族群所使用。

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是一个无休止的冲突与争霸的故事。首先是来自北方的苏美尔人。他们是白人,曾经住在山上。他们习惯了在山顶祭祀他们的上帝。他们进入平原后,他们建造了人工小山丘,在山丘顶上盖起了他们的祭坛。他们还不会建造台阶,因此围绕祭坛建了斜坡的走廊。我们(现在的)工程师学会了这个方法,就像你会在大型铁路车站看到的那样,上升的走廊有一层通向另一层。我们或许也从苏美尔人哪里借鉴了别的主意,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苏美尔人的文化被后来进入这片肥沃河谷的其他民族完全消化学习了。他们的祭祀塔仍然矗立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废墟中间。犹太人在巴比伦地区流亡时看到过这些塔,他们称这些塔为“Bab-Illi(土耳其语巴别塔)”或巴别塔。

在4000年以前,苏美尔人进入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来他们很快被阿卡得人统治了,阿卡得人是来自阿拉伯沙漠的众多部落中的一只,他们讲一种通用的语言,他们被称为“闪族人”。因为过去人们认为他们是闪的直系后裔,闪是诺亚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一千年以后,阿卡得人被迫接受亚摩利人的统治,他们是另一只沙漠闪族部落。亚摩利人伟大的汉谟拉比国王在圣城巴比伦为自己建造了雄伟壮丽的宫殿,汉谟拉比给他的子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这使得巴比伦成为古代管理最好的帝国。接下来是希泰人,你能在《旧约全书》里看到他们,掠夺了这片富饶的河谷,凡是不能带走的都被他们破坏了。风水轮流转,希泰人被沙漠之王——阿舒尔的追随者们征服了,这些人称自己为亚述人。亚述人建立了尼尼微城,该城是庞大的令人生畏的(亚述)帝国的首都。亚述帝国征服了整个西亚和埃及,无数的臣服部落向它缴税。直到七世纪末,基督诞生,迦勒底人重建巴比伦城,是之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都城。

尼布加尼撒,古巴比伦最著名的国王,鼓励进行科学研究。我们现在的天文学与数学的知识都是基于迦勒底人发现的第一原则建立起来的。在公元前538年,一个残暴的波斯游牧部落入侵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并摧毁了迦勒底帝国。200年之后,他们又被亚历山大大帝击败。这片肥沃的河谷将如此之多的闪族部落融合到一起,他将这古老的民族熔炉变成了希腊的一个省。接下来是罗马人,罗马人之后是土耳其人,最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世界第二的文明发源地变成一片巨大的废墟,只留下那高山述说古老的繁荣往事。

1苏美尔人不是现代伊拉克人。

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50世纪下半叶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000 年代率先进入了文明时期,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为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这类记录在出版史学界也被称为泥板书,可以被定期约为公元前36世纪。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乌尔纳姆法典》。

苏美人文明时期,苏美尔人建立了多个独立的城邦,这些城市国家之间以运河和界石分割。每个城市国家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庙。每个城市国家由一个主持该城市的宗教仪式的祭司或国王统治。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喀)什、拉伽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其中最重要的拉伽什王朝乎占领了整个苏美尔,包括喀什、乌鲁克、乌尔和拉萨。公元前2千年后,苏美人面临内忧外患。公元前1793年,闪米特一支的阿摩利人汉穆拉比大帝在巴比伦即位,公元前1763年,最后一位苏美尔民族的君主瑞穆辛的首都拉尔萨城被巴比伦军队攻陷,从此以后,苏美尔人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目前对苏美尔文明的了解主要靠发掘出来的十万多块粘土板的文字解读而来。这充分说明,苏美尔文明中断了。目前的伊拉克人不是苏美人的后裔。

苏美人雕像

2古波斯人的后裔是目前的伊朗人

波斯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雅利安人在公元前约2000年由中亚移入伊朗。雅利安人分拆成两个主要民族,即波斯人及米底人,波斯语及伊朗语支始出现,他们与伊朗高原的原住民通婚,如埃兰人。公元前九世纪出现了对波斯人的一些记载,在亚述人的文献里,他们被称为"帕尔苏"(Parsu),居住在尔米亚湖的东南岸。公元前六世纪,古波斯人成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者,他们统合伊朗高原各民族,建立了波斯帝国。多个世纪以来,波斯帝国受到多个王朝的统治,一些王朝由伊朗语民族统治,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萨珊王朝、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白益王朝、萨曼王朝及萨法维王朝;一些王朝不是由伊朗语民族统治,如马其顿帝国、塞琉古帝国、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伽色尼王朝、古尔王朝、塞尔柱王朝、帖木儿王朝、白羊王朝、黑羊王朝、阿夫沙尔王朝、赞德王朝及恺加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及萨珊王朝是在伊朗南部法尔斯建立的,而安息则是在伊朗北部建立。根据在伊朗发现的一些来自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的楔形文字,证明波斯一词的当地用语在王朝建立时已用以指称伊朗。 属于古波斯人的埃兰人的语言存活至伊斯兰时期。中世纪历史学家伊本·纳迪姆(Ibn Nadim)写道:"巴列维语、达里语、库兹语、波斯语、苏里亚尼语都是伊朗人的语言。"阿卜杜拉·伊本·穆卡法(Abd-Allāh Ibn Muqaffaʿ)提到库兹语是波斯皇室的非正式语言,"库兹"是埃兰的异名,但库兹人这身分可能已消失。波斯尽管多次被异族征服(如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大食帝国),但其文明没有中断,反而不断融合占领者。

谈到苏美尔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楔形文字的发明。苏美尔人不仅发明了文字,还发明了农耕技术、建筑技术、灌溉技术、几何学、法律、天文学、算学等各种科学以及都市国家的民主管理方法等,这些创始全可归于苏美尔人。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两河流域(伊拉克地区),伟大的苏美尔人(Shinar)创造了最早的人类文明,有6000年历史,比中华文明还悠久。

现代考古资料证明:苏美尔人是黄种人;他们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刚开始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画下来,发展到后来,图形越来越简单,于是就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然后晒干,可以长期保存(这与以后由白种人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语言接近于汉语;他们创造了农业,培植农作物,发明了犁与轮子;他们开挖沟渠,创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统;

他们发明了冶炼技术,加热矿石成为液体,炼出了青铜,用于制造工具与武器,只是受到资源与技术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发现铁,青铜器也不能普遍推广,大部分农人还是使用木制农具;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学,非常相信迷信占卜;他们创造了城市,建立了12个城市国家,最大的国家有5万人;建筑的特点是:城墙是土石结构,房屋是土木结构,会使用经过晒干的泥砖(这与白种人的巨石房屋结构有很大的区别)。

这一切都与中华文明很相似:中国人使用象形文字,使用汉语言;中国的古老农业系统发达,农业工具完善;中国的水利系统开发很早(大禹治水);中国使用青铜器历史悠久(但是使用铁器比较晚,到了2800年以前,秦国才开始使用一部分铁制武器,帮助秦始皇吞灭六国,这已经比当时的中东与希腊地区晚了);中国人有古老的星象观测传统,特别相信迷信(周易),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就是对迷信占卜活动的记录;

中国的城市建立得很早,夏朝就有大规模的城市(河南二里头遗址);中国人的古老建筑特点也是以土木结构为主,中国人很早就会烧制砖头,有秦砖汉瓦之说,但较少使用巨石结构,这也许与中国人使用水泥比较晚有关(最早使用水泥的是古埃及人,以后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也会使用水泥,所以他们的建筑相对比中国的高大,而苏美尔人也一直没有发现水泥)。

但是,苏美尔文明的寿命短暂,后来神秘消失,在5000年前左右,由于苏美尔人内部不团结,12个城市国家互相争霸称雄,年年征战不休,大大削弱了苏美尔人的整体力量,最终被外来的闪米特人(白种人)征服,一部分被征服的苏美尔人留下来与闪米特人建立了(阿卡德)帝国,在4000年前左右,又建立了著名的(巴比伦)王国;

另外一部分苏美尔人悄悄的离开了两河流域,下落不明。其后的巴比伦文明虽然继承了一部分苏美尔文明,但不同于苏美尔文明,独特的苏美尔文明在两河流域永久消失了。

但是不久以后,也就是在5000年前左右,中国的黄河流域,出现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也就是今天中华文明的祖先,那么,华夏文明会不会与那一部分神秘消失的苏美尔人有关?也许是他们辗转迁徙来到黄河流域,结合当地的黄种人部族,继续创造了文明?

疑问是:苏美尔人本身就是黄种人,为什么生活在中东的两河流域,而不是生活在东亚地区?也许古老的黄种人曾经生活在中东地区,后来被不断侵入的白种人干扰而迁徙到安静优美的东亚地区黄河流域?苏美尔人内部不团结,城市国家之间争霸称雄,征战不休的现象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相象。

不同的意见是:苏美尔文明与中华文明不一定有直接联系,因为中国的历史文献上没有对苏美尔人的记录;中国的古老甲骨文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虽然同为象形文字,但不能肯定甲骨文就是楔形文字的延续,现在只是证实了汉字是甲骨文的延续,但真正能读懂大部分甲骨文的中国人也没几个;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黄种人创造的,而且与现在的中华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还有,闪米特人(白种人)击败了苏美尔人(黄种人)以后,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巴比伦王国,以后的入侵连续不断:有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都是白种人),直到近代才稳定下来。两河流域地处欧亚非三大洲战略要冲,任何一个民族想在此站稳脚跟都不容易,今天的伊拉克人以阿拉伯人和突厥人为主,但也少量混杂了以上这些民族的血统,甚至还有一点点古老黄种人----苏美尔人的血统哩。

黄种人酷爱象形文字,今天的中国汉字还将继续使用许多许多年,为什么苏美尔人离开中东地区以后,后来的白种人放弃了使用苏美尔人的象形文字?要知道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最为古老,而古老文化的惯性与同化力是很强的,结果反而是由中东地区以后出现的白种人,古老的腓尼基人创造出字母文字,并由欧洲的白种人古希腊人不断完善,再以后由古罗马人加以推广,才形成了今天的白种人国家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

这就再次说明,苏美尔人与白种人不同种,苏美尔人不是白种人,苏美尔人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与白种人区别很大,文化相对落后的白种人无法用当时先进的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语言,所以他们必须另外创造一种语言符号,来表达和记录白种人自己的语言。

而中国人的甲骨文最为接近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这不会仅仅只是一种巧合,生活在苏美尔人身边的白种人拒绝使用苏美尔人的象形文字,而生活在遥远东亚地区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却使用与苏美尔人相接近的象形文字,为什么?这只能说明苏美尔人的人种和语言与中国人的人种和语言相近甚至是相同!

还有一种考古发现: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曾经出现过一个发达的文明时期,后来也是神秘消失,文明的起源与消失的原因现在都不清楚,他们不是白种人,也不是黑种人,怀疑他们是一部分从两河流域迁徙过来的苏美尔人或者是与苏美尔人有密切关系的黄种人部族,他们辗转迁徙到了印度河流域,结合古印度当地的黑种人,棕色种人,甚至少量白种人创造了(印度河)文明,与以后的(印度)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们是农业民族,会灌溉田地,会驯养动物耕作,会用棉花织布,使用象形文字,文字目前还解读不了,他们能建造规模城市,房屋和马路用砖头建造,砖头是在火窑里烧制的,经久耐用(中国人也很早就会烧制砖头,有秦砖汉瓦之说),而且砖头的尺寸是标准的,大小一样。但是,他们的城市没有城墙,也缺乏军事装备与军事力量,这是为什么?也许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安全,过于富足,没有什么敌人?西方人有一种猜测,认为他们有某种精神信仰?没有统一的说法。总之,印度河文明的控制范围比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要大上好几倍,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的山麓地带。

这个文明在3500年前神秘消失,说法很多,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火山爆发或者泥石流的破坏摧毁而造成的,但通常的说法是由于雅利安人(白种人)的入侵,因为(印度河)文明缺乏军事装备与军事力量,所以无法抵抗北部入侵的雅利安人,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南部的少量的印度早期本土黑种人的渗透与同化,最后文明逐渐消失。其后的雅利安人才建立起了真正的(印度)文明。

所以今天的印度主要人种是白种人,但是在印度南部边缘有少量的黑种人,棕色种人及黑白混血人,也许还有更少量的黄白,黄黑混血人,但是已经没有纯种的黄种人了,印度的主要人种还是白种人,这大概就是印度人非常看重种族与血统的原因吧,当然也与印度教把印度人分成四种档次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第八章-苏美尔人全部的内容,包括:第八章-苏美尔人、苏美尔人是现在的伊拉克人吗波斯人是现在的伊朗人吗、古代的苏美尔人都有哪些发明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53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