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的特点是什么

红外线的特点是什么,第1张

强度大,温度高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位于可见光红光外端,在绝对零度(-27315℃) 以上的物体都辐射红外能量,是红外测温技术的基础。

红外辐射的辐射度、辐射出射度、辐射强度、辐射功率等均是物理中有关红外辐射的相关计算量。

一般物体的热辐射

一般物体对辐射的吸收比总是小于1,因而发射热辐射的能力也小于黑体。对于它的辐射度,一般不直接测量,而是与同温度的黑体辐射进行比较,用一个比值表示其辐射特性。

首先,比较热辐射物体与同温度黑体在各个方向上的辐射度。前者的辐射度L可写成 L=ε,ψ)Lbb (16)

式中ε称为发射率,ε<1。对于大部分具有实用价值的热辐射物体,ε与方向,ψ)无关。因而达类物体也具有朗伯型表面,M=πL关系同样适用。

其次,比较热辐射物体与黑体在各个温度及各波长的法向辐射度。利用上述关系就可得到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

M=ε(T,λ)Mbb(T,λ) (17)

式中ε与波长和热辐射体的温度有关。但是,对于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热辐射物体,ε随λ的变化比较缓慢。在所需要的光谱范围内,可以把ε看作常数,或者取适当的平均值。这样,按普朗克公式对波长积分所得的斯忒藩定律可写成

M=ε(T)σT4 (18)

因而,对任一热辐射物体,都可以用一个比ε来描述它的热辐射性能。一般说来,ε是方向、温度和波长的复杂函数。但是,一些常用的热辐射体,大都具有朗伯型表面,ε随λ的变化缓慢,用一个对波长作适当平均的ε(T)就足以描述它的全部热辐射特性。

在前面讨论空腔热平衡时,曾得到式(12),将其与式(18)相比,即得

ε=α  (19)

即任何物体的吸收比与发射率在任何温度和任何波长时都相等。黑体是其中的一个特例,ε=α=1。

当α<1时,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辐射,一部分被反射,其余部分进入体内被吸收。但是,也有可能仅有一部分被吸收,而其余部分透过物体辐射出去。如果反射比(反射出去的辐射功率与入射辐射功率之比)为 ρ,透射比(透过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入射辐射功率之比)为τ,则按能量守恒定律,应有

α+ρ+τ=1 (20)

对于不透明物体τ=0,则得

α+ρ=1

因而有

ε=1-ρ (21)

在实践中,常用测量ρ的办法来求ε。

红外是红外线的简称,它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自1800年被发现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红外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温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其表面就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范围为760nm~ 1mm,不为人眼所见。红外成像设备就是探测这种物体表面辐射的不为人眼所见的红外线的设备。它反映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场,即温度场。

扩展资料:

红外线的发现:公元1800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光外侧所围绕著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源,波长介于56-1000μm的「远红外线」,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美国太空总部(NASA)研究报告指出,在红外线内,对人体有帮助4-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从内部发热,从体内作用促进微血管的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及治愈率。

但是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一般的材料要产生足够强度的远红外线,并不容易,通常必须藉助特殊物质作能量的转换,将它所吸收的热量经由内部分子的振动再发放较长波长的远红外线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外

在红光以外的、肉眼看不见的、具有热效应的光线称为红外线。

是波长比可见光还要长,肉眼看不见的光段,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全完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红外线在家庭生活中已逐渐占据地位,所谓家电中红外线技术的应用,是指它通过特殊的设计将煤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无焰燃烧红外线热所辐射传递,由于燃烧方式与传统机理上的革命,使红外线具有普通燃气灶所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高效节能,环保健康,洁净卫生,安全可靠。就像微波炉,微波炉又称微波烤箱,顾名思义,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来加热食品的烤箱,在炉子的上方侧面装有磁电管,通电后产生微波,微波穿通食物,使食物内分子产生高温振荡、摩擦生热。微波炉比一般烤箱烹制更快捷,并带有温度调控系统和定时器。还有一种长波红外线,穿透皮肤的深度一般在005—1毫米,最多穿透3—5毫米,而短波红外线穿透力强,一般在1厘米。短波红外线如不加防护对人体的眼睛有伤害,可使晶体混浊,蛋白质变化。由于远红外线具有较好的热效应,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效应。如:1、改善人体微循环;2、提高免疫力,提高机体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3、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4、有活血镇痛的作用;5、激活生物大分了的活性,活化组织细胞。就像现在市场上的中脉远弘保健内衣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手机红外线的用途很多,这里略举两点:

1、手机对手机,可以收发姓名、号码、等操作方法:先分别打开两个手机的红外接口,此功能在功能表的“数据连通”里可以找到,然后把两个接口对在一起(记得靠近点)发号码给别人,直接进入通讯录找到要发的号码,选择操作,在子菜单中找到“发送名片”选择即可,发送也是如此。

2、手机对电脑,可以下载游戏、小说、铃声等。操作方法:上网下载一个叫做NOKIAPCSUITE 的软件;买一条USB红外适配器;当然还要下载你想要的游戏和小说;把红外线适配器和电脑联接起来,像上一点讲的一样打开手机的红外线接并对准红外线适配器的红色区域,然后打开你所下载的软件可以看到一个电脑到手机的标志,在提示框中选择你想下载到手机的东西,然后按下传送。

区别是:

远红处线属于红外线。

红外线波段波长自075至1000微米。

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5至10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电磁波。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

在光谱中波长自760nm至400μm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俗称红外光。

红外接口是新一代手机的配置标准,它支持手机与电脑以及其他数字设备进行数据交流。红外通讯有着成本低廉、连接方便、简单易用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因此在小型的移动设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红外接口,各类移动设备可以自由进行数据交换。

红外线(Infrared)是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nm)到1毫米(mm)之间,频率比红光低的不可见光,英语中infra-意为意为“低于,在…下”。

以上就是关于红外线的特点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红外线的特点是什么、红外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红外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15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