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的关系从开始到死亡

项羽与刘邦的关系从开始到死亡,第1张

公元前202年,在垓下,“四面楚歌”的西楚霸王项羽已经被刘邦的汉军逼入了绝境,曾经的10万大军,如今已仅剩28个骑兵。面对茫茫多的汉军骑兵,项羽仍展现出了战神般的战斗力。仅用28个骑兵,便斩杀了汉军数百人。

乌江边,项羽下马步战,又单独击杀汉军一百多人。经历了一系列苦战,项羽身被十多个创口,已经精疲力尽。正在这时,前方突然驰来一个汉军骑士。项羽一看,远远地对那位骑士说:

“若非吾故人乎!”

原来,此人名叫吕马童,是陕西好畤人。刘邦入关后,吕马童作为骑将,加入了刘邦阵营。至于项羽为何会认识刘邦阵营的骑士,史料并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两人确实认识。

吕马童并没有回应项羽,而是径直对自己的上司王翳说:

“看!此人正是项羽!”

项羽见吕马童不答话,于是朗声说道:

“我听说汉王出价千金购买我的头,还可以封万户侯,我就用我的头来酬谢友人吧!”

言毕,项羽即拔剑自刎,倒在了乌江边。汉军官兵原本恐惧于项羽的神勇,皆不敢近身。如今项羽死了,士兵们却争先恐后地争抢他的尸体,毕竟只要得到一块尸体,就能取得旁人望尘莫及的富贵。

在这场残酷的争抢战中,汉军官军自相残杀、相互践踏,竟有数十人当场死亡。最终,这场残酷的比赛决出了五位胜利者,分别是王翳、吕马童、杨喜、吕胜和杨武。其中,王翳取其头,其他四人取其四肢。

对于项羽乌江自刎的细节,司马迁为何了解得如此清楚这是因为当年抢到项羽一只腿的杨喜,正是司马迁女婿——杨敞的祖先。由于有五人分割了项羽的尸体,因此刘邦只好将万户分为五份,每人都分到了将近2000户。

项羽死后,楚地皆为汉军平定。唯有项羽本来的封地——鲁地还未投降。因此,刘邦带领天下之兵,欲将鲁地夷为平地。但到了城下,刘邦却听到,鲁地的书生们仍然弦歌不绝,谈笑风生,决心为项羽死节。

刘邦平生最看不起儒生。每次见到儒生,刘邦都会脱下他的帽子,用来当夜壶。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明明已经贵为天下,手握百万强兵,而最后挡在他身前的,并非所向无敌的项羽,而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因此,刘邦被深深地震撼了。

于是,刘邦当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给项羽举办隆重的葬礼!”

首先,刘邦拿着项羽的头,展示给了鲁地的父老。并声称,他绝不会侮辱项羽的名誉。得到了刘邦的许诺,鲁人这才放下武器,打开了城门,天下终于归于一统。

随后,刘邦以鲁公之礼,将项羽隆重下葬。面对项羽被肢解的身体,刘邦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为项羽举哀,并嚎啕痛哭。同时,刘邦还当场宣布:

“项羽所有的亲属皆不得诛杀,封项伯等四人为侯爵,皆赐姓为刘。”

有人或许要问,刘邦与项羽交战三年,被项羽揍得狼狈不堪,甚至有几次都差点被项羽杀掉,连父亲、妻子都被他俘虏。照说,刘邦应该非常憎恨项羽才是。不仅不应该为他发丧,而且还应杀尽他的家人,斩草除根,用以泄愤。因此有人认为,刘邦为项羽发丧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纯属作秀。

但在笔者看来,刘邦确实有作秀的成分,但其中也确实有真情流露的地方。这是因为,刘邦与项羽本是就是忘年知己,曾是在一个战壕里奋战的兄弟。

刘邦斩蛇起义,以丰、沛地区为根据地。但是由于部将雍齿的背叛,刘邦失去了,成为没有基地的流寇。而正是在这紧急时刻,项羽的叔叔项梁雪中送炭,为无钱、无兵又无粮的刘邦送来五千精兵,帮助他收复丰邑。

在与秦军的作战中,年过五旬的刘邦与24岁的项羽一见如故,并约为兄弟。此后两人形影不离,一起转战于城阳、濮阳、定陶与雍丘。在此期间,刘邦与项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项梁惨败给章邯后,楚怀王收拾了残局。他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项羽带兵北上救赵;另一路由刘邦带领,一路西进灭秦。原本,项羽想与刘邦一起攻打关中,但是楚怀王却执意不许。正是这一决定,让刘邦、项羽两个忘年好兄弟从此分道扬镳,成为彼此最大的对手。

最终,项羽在巨鹿之战击败了秦军50万,秦朝主力从此丧尽;而刘邦从武关攻入关中,在蓝田之战中击溃秦军最后的精锐,一举灭秦。在此战中,刘邦、项羽奇正结合,卒亡强秦。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刘项灭秦”。

但是灭秦后,项羽和刘邦却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原本,占据人数优势的项羽可以轻易杀死刘邦。但即使在鸿门宴上,项羽仍旧放了刘邦一马,甚至还帮他揪出了内鬼——曹无伤。不仅如此,项羽还将刘邦封为汉王,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项羽想得天下,刘邦何尝不想,两人的冲突,最终演变成激烈的楚汉战争。再这场战争中,项羽一开始占尽上风,刘邦百战百败,只能被动防御,甚至连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吕雉都被项羽擒获。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项羽曾押着刘邦的父亲到达阵前,威胁要将他活活煮死。然而刘邦却满不在乎地说:

“当年我们曾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的爹,煮了咱们的爹,记得分我一口汤啊!”

面对如此侮辱,性格残暴的项羽理应直接烹杀刘太公,但是项羽并没有这么做。显然在他心里,刘邦确实曾是他的好兄弟,脸面已经撕破,但情义仍在。

项羽对刘邦尚存情义,刘邦何尝又不是呢有时候,唯有对手才是知己,只有对手之间才会互相理解。如今刘邦威加海内,称孤道寡,再也没有人能站在与自己同一个高度来理解自己。试问刘邦如何会不悲哀呢

在笔者看来,刘邦对项羽的哀哭,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天下的局势。项羽部下众多,并一直观望着刘邦对他们的态度。如果刘邦用强硬手段对付项氏宗族,难保他们不造反,到时候天下战事再起,恐怕难以收拾。而刘邦以宽仁之心对待项羽,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些潜在的敌对者宽心。

毛主席曾说:“刘邦在封建统治者之中,是最厉害的一个”。而他厉害在哪呢我认为,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恢弘的气度。而正是这种气度,为汉朝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之坐拥440年的江山。

对于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熟知历史的人都是清楚的,敌对关系,但是为何后面会有刘邦哭祭项羽呢?关于这个问题坊间流传比较广泛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亦敌亦友,时间长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情谊。另外一种就是这是一场政治作秀,让下面的士兵们看到刘邦深情大义的一面,为的就是更好的拉拢人心。

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恐怕他们自己都是说不清楚的,接下来看一件趣事,也是能够侧面反应出来刘邦的作秀,那就是在项羽死后,将项羽曾经的部下直接升为士大夫,但是唯独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郑君,郑君不愿意称刘邦为王,所以刘邦直接就将郑君赶出朝堂,郑君也是郁郁而终。

从上面这件小事能够看出来,刘邦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所以我认为在项羽坟前哭祭和为项羽立碑完全就是一个小人行为,为的就是展现给自己的下属和项羽的下属一个和项羽之间本身就没有仇恨的感觉,让下属对于他越发的服气。

虽然是一种小人行为,但是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奏效的,稍微表演一番就能拉拢到人心能够让自己的下属们服自己,能够让大家对于他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这就足够了。虽然我们现在说刘邦是一个小人,但是刘邦还是有谋略的,在当时的年代,弱肉强食,只有能够更好的拉拢人心才能成功,这也是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

虽然行为不齿,但是刘邦最终还是胜利了,在那个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年代刘邦成功了,项羽败了,败者为寇正是那个时代的主要基调。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刘邦哭祭项羽为相遇立碑,虽然是敌人关系,但是这真的是一场纯粹的政治作秀!

项羽和刘邦是对手关系,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曹操和刘备诸葛亮是对手关系,“刘备以徐州叛 ”。因此,曹操决定东征刘备。曹操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一举鲸吞江东,孙权、刘备两家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组成联盟,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抵抗曹操。

刘备和诸葛亮是君臣关系。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扩展资料:

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返回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蜀军粮尽退军。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蜀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蜀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4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战争初期,项羽实力雄厚,有40万大军;刘邦只有10万人。

但是刘邦关注民心,进驻咸阳时,宣布废除秦朝的严酷法令,向老百姓“约法三章”——杀人的要被处死,打伤人以及偷盗都有罪;刘邦还很重视人才,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帮助。

另外,刘邦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因此,刘邦率领的汉军逐渐由弱变强。相反,项羽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放任士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攻打项羽,在垓(gai)下(今安徽省境内)把项羽的楚军重重包围。夜里,项羽听到汉军军营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十分吃惊,以为楚的地方全被汉军占领了,项羽悲痛地与虞姬(项羽的妾)诀别,率领800多骑兵突围逃走。

汉军紧追不舍,形势十分危急,项羽被迫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刘邦战胜项羽后,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国号“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扩展资料:

项羽输给刘邦的原因:

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情长。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

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

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

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到军队里去,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易中天:项羽为何会输给刘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

刘邦势单力薄投奔了楚国的项羽将军,刘邦项羽二人相谈甚欢,项羽把刘邦当兄弟称,就在这刻刘邦夫人出现在面前,刘邦夫人(刘斐)说道:竟然项将军以兄弟相称那么何不结拜呢?就在当晚刘邦和项羽结拜了义兄弟。

项羽生平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以上就是关于项羽与刘邦的关系从开始到死亡全部的内容,包括:项羽与刘邦的关系从开始到死亡、刘邦和项羽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刘邦会为项羽立碑、项羽和刘邦、还有曹操刘备诸葛亮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15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