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是怎么量的

腰围是怎么量的,第1张

腰围是指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

一、测量方法

1、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配在双腿上。

2、用皮尺测量从髂骨上缘与第12肋骨下缘连线中点处(腰部最细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圈的长度。

3、皮尺紧贴皮肤而不压迫软组织,在正常呼气末进行测量。读数准确到01厘米。

二、计算公式(±5%属于正常范围)

男性:腰围(cm)=身高(cm)÷2-11(cm)

女性:腰围(cm)=身高(cm)÷2-13(cm)

只要所测的腰围在公式计算的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基本也在正常范围。公式能较正确地计算出中国成人的正常腰围值,对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

1尺=333333333厘米(cm),通常码数减7就是腰围市尺尺寸。

常见腰围尺码对照如下:

39码=22尺腰=733cm

30码=23尺腰=767cm

31码=24尺腰=80cm

32码=25尺腰=833cm

33码=26尺腰=867cm

34码=27尺腰=90cm

36码=28尺腰=933cm

38码=29尺腰=967cm

40码=30尺腰=100cm

扩展资料:

腰围(WC),指的是经脐点(om)的腰部水平围长,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

测量裤子尺寸时的注意点:

大部分人的腰最细部位,就是服装里测量的腰围,往下慢慢变大直到髋关节。这种变化的比率每个人是不大相同的。有的人变化大有的小,所以,就服装测量里来说的同样腰围的人,髋关节部位的周长不一样大。

一般来说,不同款式的裤子,在臀围设计上也稍微有点差别,极端的对比是紧身牛仔裤和马裤,马裤的臀围设计要比紧身牛仔裤大,穿在身上是要求有一种宽松的效果的。因此,以您在实体店里买的或者身上穿着合身的裤子来类比网上买裤子,不一定能买得合身满意。

拿一把软尺,测一下裤子标注的前后裆长度在自己身体上的位置,再量好这个位置的腰围,如果臀围也合适,那么这裤子您穿就合适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腰围

测量腰围时,被测者站立,双脚稍分开是体重均匀分配在双腿上,皮尺从髂骨上缘与第12肋骨下缘连线中处(腰部最细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圈,所测长度即为腰围。

腰围是指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

一、测量方法

1、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配在双腿上。

2、用皮尺测量从髂骨上缘与第12肋骨下缘连线中点处(腰部最细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圈的长度。

3皮尺紧贴皮肤而不压迫软组织,在正常呼气末进行测量。读数准确到01厘米。

二、计算公式(+5%属于正常范围)

男性腰围(cm)=身高(cm)+2- 11(cm);女性,腰围(cm)= 身高(cm)+2-13(cm)。只要所测的腰围在公式计算的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基本也在正常范围。公式能较正确地计算出中国成人的正常腰围值,对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计算方法:男性:身高(cm)÷2-11(cm)

举例:175(cm)÷2-11(cm)=765(cm),腰围23尺-24尺,需要穿30码-31码的裤子。

腰围换算公式:

英寸换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尺换厘米——1市尺=33厘米

按“码”计算的腰围尺码对照表:

按“号”计算的腰围尺码表:

扩展资料:

腰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人们很关注体重,其实更应该关注腰围。欧洲科研人员对超过35万人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医学调查发现,一个人的腰围如果过大,不仅不美观,还暗藏健康隐患:大腰围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可达到正常人的两倍。

腰围只要在公式计算的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几乎都在正常范围,腰围低于或超出正常值范围的百分数和与之相应的体重指数降低或升高的百分数也基本相符。

结论:公式能较正确地计算出中国成人正常腰围值,既准确又方便、实用性优于体重指数,能够监测对早期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腰围

标准腰围计算方法:腰围=身高的1/2减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标准腰围=160cm/2-19=61cm)。

裤腰尺码换算:

25码==18尺腰。26码==19尺腰。27码==20尺腰。28码==21尺腰。29码=22尺腰=735CM。30码=23尺腰=77CM。31码=24尺腰=80CM。32码=25尺腰=835CM。

腰围换算:英寸换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市寸换厘米-1市寸=33厘米(2市寸X33厘米=66厘米)。

从1982年起,全国开始实施统一的GB1335-1991《服装号型系列》国家标准,是由纺织工业部制定、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新标准是以身高、净体胸围、净体腰围以及腰落差作为号型命名的依据,对每一个号型列出了制作服装所必须的关键控制部位尺寸。

扩展资料:

裤子尺码测量注意事项:

1、体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测量体重,MM最好不要穿太多衣服,因为这样最终会影响测量数据。一般,测量时,穿背心短裤最好,然后平稳地站在体重计上。如感觉有误差,再测量两次,求平均数。

2、脂肪厚度:测量时,脂肪厚度也是要注意的,建议将肩胛骨下角皮肤和皮下脂肪捏起,再用尺子量。

3、大腿围:测量大腿围,两脚要分开站立,用皮尺量大腿收缩和放松时最粗部位的围度。

4、膝围:测量膝围,两腿分开站立,保持膝盖肌肉放松,用皮尺在骸骨中间进行测量。

5、小腿围:两腿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用皮尺量出小腿腓肠肌最粗处的围度。

6、踩围:两腿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皮尺在内跟上方约5厘米处测最细部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尺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腰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本尺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装尺寸

标准腰围计算方法:标准腰围=身高 X 034   例如:身高160cm的标准腰围=160cm X 034=544cm。中国人的腰围参照亚洲标准,如果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就表示肥胖。 男性腰围超过94厘米,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会增高,腰围超过102厘米被视为高风险。女性腰围81厘米是危险临界点,89厘米是高风险临界值。

腰围测量方式:正确量腰围的方法,是在自然站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的情况下,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被测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终点(通常是腰部自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测量时、皮尺要紧紧的贴在皮肤上,但不能勒着皮肤;在正常呼气末尾测量腰围的长度,精确至毫米。最好请家人帮助测量,以避免视觉误差。 

 3换算方法:英寸换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寸换厘米——1市寸=33厘米 (2 市寸X33 厘米=66厘米)。

以下是常见腰围尺寸换算

26号------腰1尺9寸臀围2尺6

27号------2尺0寸臀围2尺7

28号------2尺1寸臀围2尺8

29号------2尺2寸臀围2尺9

30号------2尺3寸臀围3尺0

31号------2尺4寸臀围3尺1

32号------2尺6寸臀围3尺2

34号------2尺7寸臀围3尺4

36号------2尺8寸臀围3尺5-6

38号------2尺9寸臀围3尺7-8

以上就是关于腰围是怎么量的全部的内容,包括:腰围是怎么量的、腰围和公分怎么算、腰围怎么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03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