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古都分别指哪十三朝

十三古都分别指哪十三朝,第1张

十三朝古都所指的十三朝分别是西周、秦国、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

1、西周。

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姬昌率部攻灭了崇国后,将国都从岐周迁到沣水西岸的丰京;其后,周武王姬发又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丰京和镐京合称为丰镐,是西周的都城,位于今天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2、秦国。

公元前905年,周孝王因为秦非子善于养马,给了他一块封地,秦非子在这块封地上建立了秦国。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被封为诸侯国,以“秦”为国号。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仍然以“秦”为国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朝。

3、西汉。

公元前202年,在经过激烈的楚汉争霸后,刘邦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在山东定陶创建了汉朝,是为西汉。刘邦创建汉朝之初,暂时将都城设立在洛阳。3个月后,刘邦将都城迁移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城西北郊首尔)。

4、新朝。

从汉成帝开始,西汉的朝政大权逐渐被王氏外戚集团控制。公元9年1月15日,权臣王莽废除了皇太子刘婴,自立为皇帝,创建了新朝,建都于常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

5、东汉。

绿林军推翻新朝后,公元25年,刘秀创建了东汉,定都于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全国陷入割据状态。190年,董卓杀害了汉少帝和何太后,胁迫汉献帝将都城迁到长安。

6、西晋。

公元266年,司马炎创建了晋朝,是为西晋。西晋的都城最初位于洛阳。313年,在匈奴的不断南侵下,晋愍帝被迫将都城迁移到长安。

7、前赵。

前赵是“五胡十六国”之一,创建于304年,开国皇帝是匈奴贵族刘渊。前赵先后将都城建立在左国城、平阳、长安。

8、前秦。

351年,氐族人苻健在长安称秦王,建立前秦政权。苻坚在位期间,在王猛的辅佐下,励精图治,知人善任,逐步统一了北方。

9、后秦。

384年,古羌人姚苌在北地(今陕西省耀州区东南)创建了后秦。386年,姚苌将都城迁移到长安。

10、西魏。

从公元420年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其中,北朝的北魏,在535年分裂出一个地方政权,叫西魏。西魏由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创建,都城位于长安。

11、北周。

虽然元宝炬贵为皇帝,可大权掌握在权臣宇文泰手里。557年,宇文泰之侄宇文护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西魏灭亡。宇文觉所创建的政权为北周,北周依旧将都城建在长安。

12、隋朝。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隋王杨坚,杨坚随即创建了隋朝。杨坚仍然在长安建立都城。

13、唐朝。

618年,李渊创建了唐朝,定都长安。唐朝将大兴城改名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和扩建。

历史上以晋为国号的政权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它的都城经过几次迁移,鼎盛时期的都城在绛城,是现在的新绛。

第二个是三国末年由司马炎篡权改曹魏为晋,史称西晋。都城在洛阳。

第三个是西晋灭亡后,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重建晋,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即今天的南京。

西晋(265年—316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名,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 先洛阳后长安

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园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至1949年)南京,重庆。最后说开国皇帝及谥号夏 大禹 文命商 汤 天乙周 武王 姬发秦 始皇帝 赢政汗 高祖高皇帝 刘邦魏 世祖文皇帝 曹丕蜀 昭烈皇帝 刘备吴 太祖大皇帝 孙权晋 世祖武皇帝 司马炎南北朝南

一、西周

1、岐周,今陕西宝鸡

2、丰京,今陕西西安

3、镐京,今陕西西安

4、成周,今河南洛阳

5、犬丘,今陕西咸阳

二、东周

洛邑,今河南洛阳

三、秦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四、西汉

1、洛阳,今河南洛阳

2、栎阳,今陕西西安

3、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东汉

1、洛阳,今河南洛阳

2、许昌,今河南许昌

六、魏

洛阳,今河南洛阳

七、蜀

成都,今四川成都

八、吴

建业,今江苏南京

九、西晋

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东晋

建康,今江苏南京

扩展资料:

古代都城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围看呈鼎立之势的大的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

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

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

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城

一、夏

1、阳城,今河南登封;

2、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3、阳翟,今河南禹州;

4、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

5、商丘,今河南商丘;

6、帝丘,今河南濮阳;

7、纶城,今河南商丘东;

8、原,今河南济源;

9、老丘,今河南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

10、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二、商

1、亳,今河南商丘南汤;

2、嚣,今河南郑州;

3、相,今河南安阳西;

4、耿,今山西河津;

5、庇,今山东菏泽郓城;

6、陈留,今河南开封;

7、奄,今山东曲阜;

8、殷,今河南安阳小屯;

9、朝歌,今河南淇县。

三、西周

1、岐周,今陕西宝鸡;

2、丰京,今陕西西安;

3、镐京,今陕西西安;

4、成周,今河南洛阳;

5、犬丘,今陕西咸阳。

四、东周

洛邑,今河南洛阳。

五、秦朝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六、西汉

1、洛阳,今河南洛阳;

2、栎阳,今陕西西安;

3、长安,今陕西西安。

七、新莽

常安,今陕西西安。

八、东汉

1、洛阳,今河南洛阳;

2、许昌,今河南许昌。

九、三国

1、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2、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3、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十、西晋

洛阳,河南洛阳。

十一、东晋

建康,今江苏南京。

十二、南北朝

1、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2、北朝:北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后迁洛阳(今河南洛阳),西魏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东魏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北齐都邺(今河南安阳)。

十三、隋朝

大兴(今陕西西安),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四、唐朝

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五、武周

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六、五代

后梁都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都洛阳。后晋都洛阳,后迁开封(今河南开封),后汉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后周都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

十七、北宋

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十八、南宋

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迁行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十九、辽朝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后迁中都(今北京)。

二十、金朝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末迁归德(今河南商丘)。

二十一、西夏

兴庆(今宁夏银川)。

二十二、元朝

大都(今北京)。

二十三、明朝

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后迁顺天府(今北京)。

二十四、清朝

北京(今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城

以上就是关于十三古都分别指哪十三朝全部的内容,包括:十三古都分别指哪十三朝、晋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西晋都城洛阳、长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977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