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生了几个孩子

乾隆生了几个孩子,第1张

乾隆生有17儿子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未 命 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乾隆生有10女

雍6年10月 皇长女 1728-1729 2岁亡 孝贤皇后

雍正9年4月 皇2女 1731- 既亡 哲悯皇贵妃

雍正9年 固伦和敬 皇3女 1731-1792 62岁亡 孝贤皇后

乾隆10年 和硕和嘉 皇4女 1745-1767 23岁亡 纯惠皇贵妃

乾隆18年 皇5女 1753-1755 3岁亡 废后

乾隆20年 皇6女 1755-1758 4岁亡 忻贵妃

乾隆21年 固伦和静 皇7女 1756-1775 20岁亡 孝仪皇后

乾隆22年 皇8女 1757-1767 11岁亡 忻贵妃

乾隆23年 和硕和恪 皇9女 1758-1780 23岁亡 孝仪皇后

乾隆40年 固伦和孝 皇10女 1775-1823 49岁亡 淳妃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位风流天子,他的一生册立过三位皇后,分别是富察皇后、那拉皇后、孝仪纯皇后。其中富察皇后和孝仪纯皇后是最受乾隆宠爱的,而那拉皇后则是最让乾隆讨厌的,甚至“椒房之尊”的那拉皇后,死时仅以皇贵妃礼葬。一向温婉贤淑的那拉皇后,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呢?

一、 那拉氏从福晋荣升为皇后的前前后后

辉发那拉氏,生于康熙五十七年,小乾隆七岁,满族正黄旗人,一等承恩公、佐领那尔布之女。大约在十三四岁时经选秀女,中选,由雍正指婚为弘历的侧福晋。乾隆二年,年仅二十岁的那拉氏被封为娴妃。乾隆十年,乾隆为了褒奖那拉氏温柔婉顺,晋升她为娴贵妃,据《清高宗实录》册文中记载:

“尔娴妃那拉氏,性生婉顺,质赋柔嘉,质赋柔嘉秉德罔愆。协珩璜之矩度。服勤有素。膺褕翟之光荣。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尔为贵妃。”

由此可见,娴妃把太后伺候得服服帖帖,颇得太后的欢心,并且得到乾隆的认可。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病逝,乾隆悲痛欲绝。因此,乾隆并无意再册封中宫皇后。但是,一年后,崇庆皇太后以六宫不可一日无主为由,属意立娴妃为皇后,乾隆和皇太后一向感情深厚,为了不让皇太后失望,乾隆只好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晋升那拉氏为贵妃,掌握六宫大权。等到富察皇后死后三年,乾隆才在皇太后的催促下立那拉氏为皇后。随后,那拉皇后凭借其品貌端庄、性格温顺,获得乾隆的宠爱,尤其是崇庆皇太后的喜爱。因此,辉发那拉皇后册立为后五年内,连续生下三个子女。

与此同时,乾隆无论江南巡幸、盛京祭祖,还是木兰秋狝、皇陵展谒,都让皇后伴驾同行。

这足以表明,那拉皇后自立为皇后以后,比之前更加受宠。不幸的是,那拉皇后所生孩子中,只有永璂活到二十五岁,其余皆夭折。

二、那拉皇后身为国母,是何等荣耀!然而,她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伴君如伴虎,自从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性情大变,翻脸比翻书还快,不管是大臣还是妃嫔只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乾隆三十年二月,乾隆第四次出行江南,伴驾而行的有皇太后、那拉皇后,令妃、庆妃,容嫔、永常在、宁常在以及部分大臣。

在南巡的最初日子里,大家一路上游山玩水,吃吃喝喝,十分惬意。并且,乾隆还为那拉皇后庆祝四十八岁生日。接着,闰二月中旬,南巡队伍到达杭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十八日早上,大家在行宫“蕉石鸣琴”吃早餐时,乾隆还赏赐那拉皇后许多食品,但是到晚膳的时候,那拉皇后却不见了。皇后去哪了?是否如《清朝野史大观》所说在杭州削发为尼了?

对于这一点,《上谕档》记载,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额驸福隆安从水路护送那拉皇后回宫。那拉皇后回宫后,衣食住行、俸禄等一切照旧,并未留在杭州削发为尼。

而乾隆回京后,却以那拉氏有病为由想废掉其皇后之位,但是这个提议引起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有人甚至效法古代大臣的作风,冒死力谏。乾隆虽然处置了几位阻挠废后的大臣,却无法杜绝悠悠之口,只好保留那拉氏的皇后名号。然而,乾隆并没有停止对那拉皇后的折磨。

首先,五月,乾隆就下令收回皇后的四份夹纸册宝(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实际上是将皇后入宫三十年的所有册封没收。

接着,到了乾隆十三年,乾隆调走了伺候那拉皇后的大部分宫女,只留下二名宫女。按宫中制度,皇后手下应该有12名宫女,只有地位最低的答应手下是二名宫女。这表明,那拉皇后已经由皇后的待遇变成答应的待遇。与此同时,那拉皇后还被打入冷宫。

最后,过了一个月,乾隆晋封令贵妃魏氏为皇贵妃,这就代表皇贵妃魏氏将取代那拉皇后管理后宫事务。以上的种种迹象表明,那拉氏的皇后名分已经名存实亡。

因此,那拉皇后精神备受打击,整日以泪洗面。乾隆三十一年,那拉皇后在冷宫中含恨离开人世。当时的乾隆带着妃嫔在木兰围场打猎,接到消息那拉皇后去世的消息,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悲伤之情,也没有回京见那拉氏最后一面,照样吃喝玩乐,仅仅安排那拉皇后所生的十二阿哥永璂回京料理后事。

按照清朝制度,皇后去世,要举国同丧。然而在那拉皇后死后第二天,乾隆却出人意料地下令按照皇贵妃之礼,办理那拉皇后的丧事,而实际上办理丧礼的规格比皇贵妃还低,比如,皇帝辍朝五日,王公大臣官员、公主命妇集体哭临等礼节,都被取消,并且那拉皇后死后并没有葬入皇帝陵。

三、关于那拉皇后失宠的原因,有三种说法:

第一、野史流传的说法:乾隆到江南游玩时,贪图美色,沉迷于民间的美女和名妓的温柔乡,以致荒废国事。那拉皇后身为国母,有责任维护清朝的体面,于是出面苦谏。然而,乾隆不但不听反而讥讽皇后,那拉皇后一怒之下自行削发。按照清朝规定,削发为国俗所不容,有伤朝廷的体面。因此,乾隆勃然大怒,随之下令废后;

第二、正史上的记载是:乾隆在皇后去世第二天,发布过一道谕旨,初步披露皇后失宠的原因:

“于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狂”

按乾隆的说法,那拉皇后是在太后面前不尽孝道,使得乾隆对她恩断义绝。这种官方没有详细解释,至今还是一个迷;

第三、根据军机处档案的说法,那拉皇后剪发失宠,是因为要阻止乾隆立令贵妃为皇贵妃。因为,按照大清家法,只要有中宫皇后健在,为了避免皇后有压力,是不会轻易册封皇贵妃的,将年轻受宠的令妃封为皇贵妃,无疑对皇后的地位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因此,情急之下,那拉皇后剪断头发,以示反对,以致被乾隆打入冷宫。

因为继皇后那拉氏和乾隆的感情不和,经年累月导致嫌隙加深,最终被囚禁冷宫,饮恨而亡。其实,因为感情不和可能轻了一点,感情破裂更可能是水火不容,皇后那拉氏没有受到乾隆的宠爱,与作为花花公子的乾隆决裂,两人的感情更差了。

电视剧中美化了乾隆和皇后那拉氏的感情。相反,琼瑶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对乾隆和皇后那拉氏的感情与事实很吻合。

富察皇后死后,中宫空置。雍正12年嫁乾隆的乌拉那拉氏也是此时的娴贵妃,按照清宫旧礼顺位递进,在乾隆15年时她也被册立为皇后。

乌拉那拉氏来自镶蓝旗,父亲只是个将佐,地位并不显赫。乾隆帝也不太喜欢她。尽管她为乾隆生下了永璂、永璟,但和最后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令妃魏佳氏相比,则可谓是相去甚远。

那么,究竟是什么缘由使乾隆帝最终对她如此厌恶,以致她死后,连谥号都没有呢?

第一种说法是,那拉氏其实是个好皇后,但非常嫉妒死去的富察皇后。所以有一次看到乾隆写纪念富察皇后的诗,不顾礼仪地撕掉这首诗,乾隆看到写给自己心爱妻子的诗被破坏,对那拉氏里产生了的怨恨。

第二种说法是,乾隆巡回江南时看中江南的一位风尘女子,想把她带到宫里封为妾。,人人都知道那拉氏是个非常古板的女人。她非常遵守祖先的规则,所以不愿意乾隆这样做,乾隆非常生气,因为皇后觉得太约束自己了,失去了自己的面子。

乾隆一辈子郁闷的东西会在这一刻全部出去,所以她无法控制情绪,选择剪发,乾隆认为皇后在诅咒自己,所以非常生气。

这两种主张都是可能的。第一是守护自己心爱的妻子,第二是维护自己作为皇帝的面子。这次南巡后,由于大臣的阻止,乾隆废后未能实现,但此时皇后那拉氏的待遇与普通无异,身边只有两个侍候的宫女,终于在第二年忧郁地去世了,享年49岁。

皇后那拉氏没有纠正自己的位置。她不像妻子,像是管束叛逆儿子的母亲、像是冒亡进谏的言官。再加上这么大的后宫三千妾,乾隆自然不会喜欢这个皇后。

所以,乾隆和皇后那拉氏感情不好也是合理的。她一再挑战一个国家君主的绝对权威,如果她不是名门出身,可能乾隆早就把她拉出来斩首了。即使出身能保她性命,也不能获得宠爱,最终在冷宫死于重病。皇后那拉氏死后,乾隆下令,没有神牌,没有祭祀,皇后的画像也要一一销毁,皇后那拉氏的结局令人唏嘘。

《如懿传》改编至乾隆帝跟他第二任皇后的故事,不过,史书中的废后乌喇那拉氏(1718——1766)并没有像《如懿传》里那样大张旗鼓的恋爱,电视剧里如懿就算被打入冷宫,都一直活在乾隆帝的内心,而史书中,乌喇那拉氏倒是乾隆帝厌弃的,至死不相见,她也是清宫史书中第一个剃头被打入冷宫的皇后。其实她也是被废掉皇后,并且还在冷宫中悲惨的死去,当时乾隆给出的说法是,皇后违背国礼剪了发,但是除了这些就没有再多说了,也有很多人说是乾隆看上了江南的美女,之后引发皇后吃醋,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她的结局确实是很惨。身为一个皇后,在下葬的时候所用的棺材也是和嫔妃用的一样的,并且还没有和乾隆合葬。

历史上废后的生活也是不同的。北魏林废后,或称贞皇后林氏,孝文帝拓跋宏的妃子,废太子拓跋恂之母。林废后年少时,她父亲林胜得罪乙浑而死,林氏因此没入掖庭为使女。后来乙浑又在496年被冯太后处死,次年拓跋宏才出生。林氏美丽异常,在拓跋宏少年时为他生下第一个儿子元恂。冯太后按杀母立子旧制将林氏处死,拓跋宏为她求情,无效。林氏遂被杀害,追封贞皇后。 拓跋宏迁都和汉化改革招致许多反对,太子拓跋恂与他政见不合,日渐疏远。最终拓跋宏杀死了16岁的太子,追废贞皇后林氏为庶人,不再承认和她母子的任何关系。

卫子夫,名不详,字子夫。是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初封为夫人(夫人是仅次皇后的嫔妃,被封之时,窦太后尚在世),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刘据,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三年(前90年),江充等人制造的巫蛊案牵连到太子,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卫子夫因牵扯在内、不能自明而自杀。

废后的生活没有以前那么的受重视,而且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妃子冷嘲热讽,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很孤独并且时刻都要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总的来说,处境不好

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皇后辉发那拉氏,别名那拉皇后,满洲正黄旗人,一等承恩公、佐领那尔布之女。 皇后辉发那拉氏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日(1718年3月11日),那拉氏出生。雍正十二年,那拉氏嫁给雍正帝第四子弘历为侧福晋。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乾隆帝册封庶妃那拉氏为娴妃。乾隆十年十一月十七日,那拉氏晋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孝贤纯皇后去世,中宫虚位,乾隆帝奉皇太后谕旨,于该年七月初一宣布晋封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乾隆十五年七月十二,乾隆帝宣布册命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为皇后。同年八月二日,乾隆帝命大学士公傅恒为正使,大学士史贻直为副使,行册封礼,由此正式将那拉氏立为皇后。

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皇后那拉氏生十二阿哥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生十三阿哥爱新觉罗·永璟。

乾隆三十年正月,皇后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帝派额驸福隆安送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收那拉氏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四份册宝。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1766年8月19日),那拉氏去世,七月十五日,乾隆帝谕留京办事王大臣以皇贵妃礼葬,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因那拉氏擅自剪发乾隆帝将其家族拨回原旗,并改回公中佐领。

那拉皇后命运的转折点是乾隆三十五年的第四次南巡。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还为她庆祝四十八岁千秋。闰二月十八日,他们来到杭州,在风景秀丽的“蕉石鸣琴”进早膳时,皇帝还赏赐给皇后许多膳品,但到了当天晚上进晚膳时,皇后就没有再露面,陪着皇帝进晚膳的只有令贵妃魏佳氏、庆妃陆氏、容嫔和卓氏。膳底档上“皇后”二字已被用纸糊上,换以“令贵妃”三字。当天,乾隆帝派额驸福隆安由水路遣送皇后进宫,并要那拉氏在翊坤宫后殿养病,不许见一人。乾隆帝令福隆安日行两站加紧回京,沿路马匹纤夫都必须准备充足;闰二月二十一日,乾隆帝的态度有所软化,令福隆安“酌情行进,无需过急”,回程途中还让地方官员筹备接驾,并且查看沿途水路河道情况等事宜。《宫中档乾隆朝奏折》有录入乾隆三十年三月初五日,山东巡抚崔应阶奏报皇后御舟已过八闸及委员扈从缘由折。该奏折称三月初三日皇后御舟才刚抵达山东省台庄境,大臣李弘镇和鲜逊率同司道敬谨地扈从皇后御舟经过八闸。山东巡抚崔应阶暂在韩庄将留东各棚马驼,分拨至徐家渡交收后,即赴江苏省恭迎乾隆帝御舟。由此可见,宫廷档案中皇后到达北京的日期曾被高宗下旨改为闰二月二十八日。三月二十三日,乾隆帝下了一道嘉奖皇后侄子讷苏肯的谕旨,惟同一日乾隆帝又谕令福隆安务必于入京前,等候英廉传旨。乾隆帝谕令阿哥、公主、福晋前来听取他对此事的后续处理,又令当着他们及皇后的面前将涉及此事的三位宫女责打六十大板,又将翊坤宫中官女子与太监悉数遣散,另挑老实的女子两位及太监十位侍候。四月二十一日乾隆帝回京,进驻圆明园。五月初二日,侍郎阿永阿因力谏不可废后而被贬往新疆;五月十四日,收缴四份册宝夹纸,并且裁减她位下的部分佣人,但尚未褫夺皇后位号。七月时,那拉氏位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应才只有两名宫女。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正在木兰狩猎的皇帝发了一道上谕:“据留京办事王大臣奏,皇后于本月十四日未时薨逝。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只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著将此宣谕中外知之。”

在乾隆四十三年,在金从善事件中,皇帝自己给了一个解释:“孝贤皇后崩逝时,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之侧室福晋,位次相当,遂奏闻圣母皇太后,册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又越三年,乃册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仍优容如故。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然朕犹曲予包含,不行废斥。后因病薨逝,只令减其仪文,并未降明旨削其位号。朕处此事,实为仁至义尽。且其立也,循序而进,并非以爱选色升。及其后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爱弛"

帝后反目事件却依旧令人不解,谨慎稳重的那拉皇后为何突然行为失常、自行断发。笔者认为那拉皇后断发的主因还是因为乾隆欲册封令妃为皇贵妃导致的,皇贵妃位同副后,一般是在中宫无主的过渡时期。除了顺治时的董鄂妃还没有皇后和皇贵妃同在的情况,此举对于那拉氏来说是绝对的侮辱,中宫的威严何在?另外乾隆此举也暗示了储君的人选并非嫡子永璂,这个结果对于那拉氏来说是致命的,她可以容忍宠妃却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以后处境尴尬,嫡子不能继位,但在道德层面却拥有合法的继承权,永璂的存在成为随时会成为朝廷动荡的导火索,此种情况甚至会威胁他自身的性命,而乾隆在没有给永璂安排后路的情况下册封令妃为皇贵妃,致永璂于险境,为母则刚的那拉氏一定会采取行动的,毕竟她已经失去了一儿一女,永璂是她唯一的儿子了。

乾隆有皇后三位(孝贤纯皇后、纯帝继皇后那拉氏、孝仪纯皇后)。

1、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孝贤纯皇后,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的姐姐。清代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

2、纯帝继皇后——那拉氏

皇后辉发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赠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摄六宫事皇贵妃。

3、孝仪纯皇后——魏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族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扩展资料

1、孝贤纯皇后,雍正五年(1727年)赐婚为宝亲王嫡福晋,时年十六岁(虚岁,下同)。雍正六年(1728年)生皇长女,雍正八年(1730年)生皇二子爱新觉罗·永琏。

雍正九年(1731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年)册封皇后,时年24岁,乾隆十一年(1746年)生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

皇后性情节俭,平日冠饰皆草线绒花,不御珠翠。皇长女、爱新觉罗·永琏、爱新觉罗·永琮先后夭折,皇后悲痛万分。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她在东巡途中,于德州崩逝,终年三十七岁。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葬裕陵。

2、纯帝继皇后 ,乾隆十三年抬入正黄旗,三十一年六月拨回镶蓝旗。佐领那尔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指婚为宝亲王侧福晋。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封娴妃。

乾隆十年(1745年)晋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孝贤纯皇后去世,七月初一,谕旨册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册封礼。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册为皇后。乾隆十七年(1752年)生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十八年(1753年)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1755年)生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年(1765年)闰二月十八南巡之时因剪发触犯国忌失宠失权。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晋令贵妃为皇贵妃。五月十四,收缴四份册宝,后位名存实亡。次年七月十四日崩,终年49岁。葬于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墓穴内,无享祭。

3、孝仪纯皇后,。乾隆十年(1745年)初封魏贵人,正月二十三日晋令嫔,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生皇十五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乾隆三十年(1765年)晋皇贵妃。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生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岁,谥令懿皇贵妃。袝葬裕陵地宫。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之母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为孝仪皇后。嘉庆皇帝即位,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隆嫔妃

先皇后富察容音是在王府的时候就嫁给乾隆的,在成为皇后之后,富察皇后恪尽职守,一心想要成为一名贤后,她确实做到了,而且得到了太后、皇上及后宫众人的认可!

后来,富察皇后去世,皇后之位空缺,而此时的娴妃深得太后喜爱,虽然没有家族势力的支持,但太后却十分看重她,所以太后建议皇后立娴妃为皇后!这娴妃的皇后是太后一手扶持上去的

温文尔雅的娴妃历史原型是清朝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后乌喇纳喇氏,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侧福晋,佐领那尔布的女儿,乾隆二年封娴妃,此后的人生历程可谓是节节高升。

那拉氏娴妃原型是历史上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她是政治婚姻上的牺牲品,14岁嫁给21岁的亲王弘历,弘历身边有很多同龄美女,被他宠爱的大多是年龄相仿的妻妾,所以说那拉氏在年龄上不占优势,那拉氏进宫之后身边更是没有可以说话的姐妹,这个不经事的丫头显得格格不入。

乌喇纳喇氏起初在宫中可谓是如履薄冰,但是她一一化解,从从侧福晋到娴妃、娴贵妃、皇贵妃、乾隆第二任皇后,一生爱恨分明。

乾隆第一任皇后离世不久后,娴妃在皇太后的努力下成为乾隆的皇后,可她和乾隆之间的感情却越发疏远,后来娴妃在一次和皇帝出游途中自断青丝,无异于自毁前程,触犯满洲大忌,乾隆对这位皇后算是仁至义尽,从此两人不想见,将其打入冷宫。但是最终与乾隆反目,而成为废后,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谥号的皇后。 

以上就是关于乾隆生了几个孩子全部的内容,包括:乾隆生了几个孩子、乾隆的继后那拉皇后在后宫中的地位如何,乾隆对她如何、继皇后那拉氏作为清朝唯一没有谥号的皇后,她是如何死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971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