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崖的结果与讨论

视崖的结果与讨论,第1张

在研究中 9 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虽然研究者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这可能是因为婴儿太过固执。当另外 27 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只有 3名婴儿极为犹豫的爬过视崖的边缘。当母亲从视崖的深渊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他们远离母亲爬向浅的一侧;或因为不能够到母亲那儿而大哭起来。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

这些研究结果能证明人类知觉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的吗?明显不能!这是因为这项研究中所有婴儿至少已经有了 6个月的生活经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能通过尝试和错误而学会了知觉深度。然而 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试验。这也是吉布森和沃克用各种动物作为实验参照的原因。众所周知,大部分非人类的动物获得自主运动的能力比人类婴儿要早得多。动物测试的结果很有趣——不同种类动物知觉深度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的生存需要有关。

例如,小鸟出壳后就必须马上开始自己觅食。当研究者把出生不足 24 小时的小鸡放在视崖上接受测试时,它们从不会犯跌下深渊的错误。

小山羊和小绵羊在出生后很快就可以站立、行走。从能站立的那一刻起,它们对视崖的反映和小鸡一样准确而可预测,一次错误也没有。当研究者把一只出生仅一天的小山羊放在深的一侧玻璃板上时,它变的惊恐呆滞,表现出防御性姿态。随后,如果把它推向浅的一侧,它变得轻松自在,并跳上看似坚实的表面。

而对于小老鼠则是另一回事了。它们对浅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吉布森和沃克认为:小老鼠对视觉的依赖性不大。实际上,它们的视觉系统不够发达。它们在夜间活动,因而它们靠嗅觉寻找食物,在黑暗中运动时靠鼻子上坚硬的触须感知物体。所以当一只小老鼠被放在中间地带时,它不被视崖所欺骗,因为它不是用视觉来决定走哪条路的。对小老鼠的触须而言,深测和浅测的玻璃在感觉上没有区别,所以小老鼠离开中间地带走向深测的几率与浅测相同。

吉布森和沃克指出,他们所有的观察结果和进化论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所有种类的动物,如果它们要生存,就必须在能够独立行动时发展感知深度能力。对人类来说,这种能力到6 个月左右才会出现;但是对于鸡、羊来说,这种能力几乎是一以出生(一天之内)就出现了;而对于老鼠、猫和狗来说,大约在 4周时出现这种能力。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因为,如果通过尝试错误而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

那么,如果说我们在生理上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为什么仍会有那么多儿童摔跤呢?吉布森和沃克解释说,这是因为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比他们的行动技能成熟的早。

视崖即"视觉的悬崖"。

实验逻辑(原理):实验设计的要点为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需以往经验的支持,证明深度知觉和避免从高处跌落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而非经验的产物。

实验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的婴儿的平台,平台两边复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不造成深度,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视觉悬崖实验是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曾进行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名词解释:视崖:测量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工具。

求采纳。

吉布森的视崖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在1950年代进行的一项实验,主要用来研究婴儿的视觉发展和认知发展。

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婴儿面前放置一个小假人,让婴儿看着它,然后在婴儿视野之外隐藏掉这个小假人。如果婴儿注意力没有下降,说明婴儿能够意识到小假人的消失,也就是说婴儿已经具有了对物体的认知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吉布森发现,婴儿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内就具有了对物体的认知能力,这与当时流行的观点相反。此外,这个实验还为后来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视崖的结果与讨论全部的内容,包括:视崖的结果与讨论、名词解释:视崖实验、吉布森的视崖实验主要用来研究婴儿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950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