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哪些称谓

杭州有哪些称谓,第1张

临安钱塘、武林。

1、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9个县。当时人口已达20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建炎三年(1129)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行在”。

临安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一百三十八年。

2、钱塘,是现在号称“人间天堂” 杭州城的古称谓。

上自秦一统全国后便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 属会稽郡。至隋王朝建立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才有了第一次的出现。至元代始,在杭州设两浙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 为江浙省治所。

又至民国元年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 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

3、武林,杭州之旧称。

至今“武林”仍是杭城的重要地名,如武林路、武林广场、武林门等即是。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一般认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这很可能是杭州古称武林的由来。

扩展资料: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因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临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钱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武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杭州

钱塘 临安 汴州

宋时有“临安”一称,明时称为“仁和”。

钱唐-秦置钱唐县,是杭州地建县之始。钱唐系越浯地名,其义今不详。

泉亭-西汉末王莽时改钱唐县为泉亭县,东汉建武初复旧名。

临江-南朝梁太清三年(549),侯景“以钱唐为临江郡”。因濒临钱唐江而名。

杭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置杭州。《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五》:“杭州在余杭县,盖因其县以立名”。因杭州得名于余杭,隋大业三年(607)和唐天宝元年(742)曾两度改杭州为余杭郡,在一定历史阶段常以余杭指代杭州。

钱塘-唐武德四年(621),避国号讳,改钱唐县为钱塘县,以后历代因之,钱塘成为杭州别称之一。

西府-五代时钱鏐以杭州为都城,称西府,也称西都。以与行都越州称东府、东都相对应。

钱江-五代梁龙德二年(922),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因县境临钱塘江而名。

仁和-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改钱江县为仁和县。系取仁爱和平之义。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引宋赵葵《行营杂录》云:“初陈桥兵变,太祖整军从仁和门入。高宗南渡幸杭,见邑名仁和,甚喜曰:‘此故都城门也’,遂决迁都之意”。

临安-南宋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至杭州。高宗闻杭州辖县有临安,以为吉兆,遂升杭州为临安府。

武林-亦作虎林,原是山、水名,后演变成杭州的别称。《梦粱录》卷七:“杭城号武林,又曰钱塘。”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清丁丙《武林坊巷志》等,均以武林指代杭州。

杭州之名的由来

因上古时代大禹治水乘船途经于此,称禹航,即余杭,之后余杭设立州治,改称杭州。以后,杭州成为专名,沿用至今。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置杭州。《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五》:“杭州在余杭县,盖因其县以立名”。因杭州得名于余杭,隋大业三年(607)和唐天宝元年(742)曾两度改杭州为余杭郡,在一定历史阶段常以余杭指代杭州。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

历史上杭州的别称有:余杭、临江郡、钱塘、临安。

1、余杭

传说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2、临江郡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

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3、钱塘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

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

(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

安、于潜、唐山八县。

4、临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扩展资料

杭州,简称“杭”,是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

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

风景名胜

1、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著称。

2、千岛湖

千岛湖碧波万顷,千岛竞秀,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洞石奇异,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构成了享誉中外的岛湖风景特点。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已形成了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羡山、屏峰、梅峰、龙山、动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区的14处景点。 

3、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钱江观潮的时间按农历计算,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日潮势最大,在此前后则递减。每天有两次涌潮,其具体时间会有规律地推移。一年中,又以农历八月十八日的潮势最为壮观,前往观潮的人也最多。历史上俗称这天是“潮神生日”,如今则称为“观潮节”。

4、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位于桐庐县境内,距杭州80公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画家叶浅予夸它是“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

杭州的别称也有很多,如:(钱塘)、(临安)、(余杭)等都是我们在诗中了解到的。

1神秘感爆棚之“婆留城”:杭州“婆留城”的别称,源于五代时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据传说,钱镠出生在一个夜晚。当时他的父亲钱宽刚巧从外面办完事回来,快到家时,只听得兵马奔驰之声甚响,又见其家红光辉煌。钱宽以为是家中失火,待他急忙奔回家中时,屋里正好传来孩子出生的啼哭声。钱宽甚感惊异,认为这是破家灭族的凶兆。于是,决定将孩子丢弃到井中溺死。后幸得隔壁婆婆苦苦劝说,才保住了这条小生命。那口要丢弃钱镠的井后来被人称作“婆留井”,钱镠也因此得了一个“婆留”的小名。后来,钱镠成了吴越国的开国皇帝,并 将杭州定为国都。所以,后人又把杭州称作“婆留城”俺才不会告诉你俺懒得看就直接搬过来了

2历史感爆棚之“钱塘”:这可是秦朝和唐朝共同使用的对杭州的称呼,是不是突然觉得一股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有没有听到战场上万马齐喑的感觉?噗哈哈~~额,原谅俺之想到了烟火

3人类起源之“余杭”:这个来头好大!其实秦朝以前沿用的一直是“余杭”,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改来改去就改掉了嘛,做皇帝的就喜欢折腾~难道是别扭受?惊!

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徽宗第九子赵构称帝建南宋,将都城定在杭州,并改名为临安,含有临时安顿下来,日后还要收复失地到中原重振江山之意。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南宋皇帝意志逐渐消沉,早已将家仇国耻忘得干干净净,陶醉在江南半壁江山的歌舞之中了。正如当时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一诗中所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改称临安的意义已经完全消失了。所以,南宋灭亡后,元朝立即改称为杭州了。

杭州“武林”别称源于西湖西部诸山。西湖风景优美,不仅仅是西湖水美,西湖西部诸山也美。山水交相辉映,才构成了西湖如诗如画的情致。西湖西部诸山,旧时统称武林山。所以,杭州又有“武林”的别称。

关于杭州钱塘名称的来历,也有一个故事。传说历史上曾有一个名叫华信的地方官,想筑塘拦江,就欺骗百姓说,凡有人挑土一斛到江边并送到塘上的,给钱一千。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挑土石而来。但是当老百姓将土石挑到江边后,华信却背信弃义地说没钱可给。百姓非常气愤,便将挑来的土石倒在了江边。拦江的工程没有建成,但却在江边形成了一个塘堤。后来人们便将这个地方叫“钱塘”了。故事讲得很有意思,但却与史实不符。杭州称钱塘是唐朝的事,而故事说的却是东汉时期。这显然是后人根据“钱塘”两字杜撰出来的。不过这也无妨,不是史实,却也为杭州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有哪些称谓全部的内容,包括:杭州有哪些称谓、请问杭州在唐代以后都有什么古称、杭州历史上还有过哪些名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912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