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什么管地方叫疙瘩,难道他们吃疙瘩汤吃多了昨天碰到一个东北的大姐说她就是东北那疙瘩的

东北人为什么管地方叫疙瘩,难道他们吃疙瘩汤吃多了昨天碰到一个东北的大姐说她就是东北那疙瘩的,第1张

不要觉得奇怪,这是因为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东北话里面融入了很多来自满语的词汇,这些词汇有些也存在于北京话当中。

满语“嘎达”就是“地方”的意思,“耐嘎达”就是“那个地方”的意思。再列举一些常见的——埋汰:脏,不干净,

嘎哒:疙瘩(地方)逮哪嘎哒儿(nai ga der):在什么地方,

嘎拉哈:羊拐骨或猪拐骨我们小时候长玩的游戏四个一组,四面不同的分数经过一个规则般过后先到一百分为赢。

吗溜的:快点的,命令一个人动作快点。

恩那:是,好,对。对别人的回答,应声。

饽饽:糕点或饼干,

个应:对什么东西事物反感的,我个应他:我不喜欢他。

东北方言所说的是(圪垯)。

读音:[ gē da ]

释义:

1、球状或块状的东西,多用于土、石等。

2、小土丘,多用于地名,如李家圪垯。

引证: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三章:“他一个孩子,又没出过远门,下了船知道往哪圪墶去?”

扩展资料

近义词:圪塔

读音:[ gē da ]

释义:

1、亦作“ 圪墶 ”,亦作“ 圪瘩 ”,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2、线、绳或布条的结。

3、方言,量词,块。

4、方言,地方。

5、形容动作急骤。

引证: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一:“家在边区不像个边区人,我爹爹也是个顽固圪墶。”

苣荬菜

[qǔ mǎi cài]

苣荬菜,为桔梗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著生。。苣荬菜又名败酱草(北方地区名),黑龙江地区又名小蓟,山东地区也有称作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海拔200米—2300米的荒山坡地、海滩、路旁等地。能食用,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近年来,由于苣荬菜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山东各地已开始进行人工种植。又由于苣荬菜耐盐碱的特性,在滨海及内陆盐碱地区均有大规模的栽培。其越冬栽培可于春节及早春蔬菜淡季上市,商品价值较高。苣荬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能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中文学名:苣荬菜

拉丁学名:Sonchus brachyotus D C

别称: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苣菜、曲麻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舌状花亚科

族:菊苣族

属:苦苣菜属

亚属:菊苣亚族

种:苣荬菜

汉语拼音:qu mai cai

英文名:Field Sowthistle Herb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

出处:《中华本草》,《中药志》

嘎嗒:地方。

在东北是形容地方的意思。

比如:你去哪嘎嗒啊?普通话意思则是:你去哪个地方啊?

嘎  gā

〔嘎嘎〕象声词,形容鸭子,大雁等的叫声。

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汽车嘎的一声刹住了。

嘎  gá

同“尜”。

嘎  gǎ

乖僻,脾气不好。

调(ti俹 )皮。

嗒 [ dā ]

象声词,形容马蹄声、钟表声、机关枪声等。

嗒 [ tà ]

〔~然〕形容懊丧的样子,如“~~若失”。

家住东北那旮瘩结局虎叔退隐江湖。在《虎叔家住东北那旮瘩》小说第2142章中,虎叔成功成为了世界首富,最后他功成身退,开始了退隐江湖的隐居生活。《家住东北这疙瘩》作者佚名,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截止到2022年8月10日,该小说已完结。

以上就是关于东北人为什么管地方叫疙瘩,难道他们吃疙瘩汤吃多了昨天碰到一个东北的大姐说她就是东北那疙瘩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东北人为什么管地方叫疙瘩,难道他们吃疙瘩汤吃多了昨天碰到一个东北的大姐说她就是东北那疙瘩的、东北说在哪里是指“疙瘩”还是“嗄达”、东北黑龙江那旮瘩启磨菜是什么菜学名是什么新疆叫苦苦草,苦苦菜,喂兔子和鸡鸭鹅的,小时候可以吃,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910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