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流

什么是电流,第1张

带电粒子的运动叫做“电流”。例如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液体或气体中正负离子相互沿相反方向流动。在电流发生的同时,还会伴生出其他效应: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通过电路时使电路发热;通过电解质时引起电解;通过稀薄气体时,在适当条件下导致发光等等。由于电流形成过程的不同,除传导电流外,还有对流电流和位移电流。所谓的对流电流是带电介质或介质中的带电部分不是由于电场作用而在空间运动时形成的电流。同一般电流一样,对流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例如当带电的平行板电容器绕垂直于板面的轴急速旋转时就出现磁场。由于带电体在原来没有电磁场的空间中匀速运动不须外力维持(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对流电流不需要电势差来维持,它不引起热效应。致于位移电流被定义为电位移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率。麦克斯韦首先提出这种变化将产生磁场的假设,故称“位移电流”。实际上位移电流只表示电场的变化率,与传导电流不同,它不产生热效应、化学效应。继电磁感应现象发现之后,麦克斯韦的这一假设更深入一步揭露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紧密联系。位移电流是建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依据。在中学课本中主要讨论的是传导电流。在导体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电压)。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该截面处的电流强度。即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强度的单位是安培或简称安,通常用“A”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安(即10-3A表示为mA)、微安(即10-6A表示为μA)。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漂移运动的结果。真空中的电子流,是由灼热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表面发射出来的电子,在真空中由外加电场加速作定向运动而形成电流。如阴极射线就是真空中的高速电子流。气体中的电流,是在稀薄气体中,两端电极上加有足够高的电压时,从阴极表面逸出电子必向阳极运动,在电子向阳极运动的过程中,由外加电压作用可获得较大的动能,这些电子与中性气体分子相碰,使其电离(碰撞电离),同时正离子还能向阴极运动,再次从阴极表面击出电子(二次电子发射)。所以碰撞电离和二次电子发射都使气体中出现离子和大量电子,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气体中电流。当对电解质溶液的两极加上电压时,将使溶液中作热运动的正负离子迭加一个漂移运动而形成电流。注意,由于在溶液中有正负两种电荷沿相反方向运动,所以总电流应该是正离子电流和负离子电流的绝对值的和。

电流定义公式:I=q/t。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本质是电荷的流动,在金属导体中主要是自由电子的流动。我们把衡量电流大小或强弱的物理量叫做电流。

电流是一种物理现象,电流在量值上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q: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国际单位制单位C(库)。

t:通过电荷量q所用的时间,国际单位制单位s(秒)。

I:电流,国际单位制单位A(安)。

对于很小的电流,电流常用的单位还有:mA(毫安)和μA(微安)。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安德烈·玛丽·安培)。

简称“安”,符号 “A”,也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电源的电动势形成了电压,继而产生了电场力,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电微安(μA)1A=1 000mA=1 000 000μA,电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微观表达式I=nesv,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e为电子的电荷量,s为导体横截面积,v为电荷速度。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1安培定义为:在真空中相距为1米的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通以相等的恒定电流,当每米导线上所受作用力为2×10-7 N时,各导线上的电流为1安培。

电磁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 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

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电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此外,工程中也以正电荷的定向流动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的大小则以单位时间内流经导体截面的电荷Q来表示其强弱,称为电流强度。

三大效应

1、热效应

导体通电时会发热,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热效应。例如:比较熟悉的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

2、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发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3、化学效应

电的化学效应主要是电流中的带电粒子(电子或离子)参与而使得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中的电解水或电镀等都是电流的化学效应。

电流是科学家下的定义,描述的一种自然现象。类比于水流,水分子依序向下移动。电流就是电子依序向特定方向移动。

形成电流的关键是原因:导体的电子在表面很松散,外界较小的能量都很容易推动他们,所以导体很重要,没有人拿木头当导体,固体也很难像水一样形成流动。在化学电池中,两极存在化学势能差,抢夺电子的一极,从导体处抢夺电子就容易,而失去电子的导体从还原端抢夺电子。

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A,简称“安”,“安”是一个人名,全名为:安德烈·玛丽·安

培,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因为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电流的单位以

“安”命名。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在触电中,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时间越长,人体的电阻就会降

低,电流就会增大。

电流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分别是:有导电通路、有电势差。比如人站在地上只摸一根火线,虽然火线与零线没有构成回路,但人还是会触电。因为火线有220v的电压,大地是零势面。两者之间存在电势差,所以能形成电流。

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

物理上规定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即正电荷定向运动的速度的正方向或负电荷定向运动的速度的反方向)。电流运动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电流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电流、电流定义公式、什么是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907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