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是什么意思在古文中

善哉是什么意思在古文中,第1张

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

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左传·昭公十六年》后为僧人用作表示惊叹的口头语,既可以表示赞许,又可以表示不满,犹言“罪过”善哉

古人经常在他人说了某句有道理的句子时说,来表示他的赞同

善哉是一个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古人经常在他人说了某句有道理的句子时说,来表示他的赞同。后来在佛经翻译中借用此词。僧人用作表示惊叹的口头语,既可以表示赞许,又可以表示不满。

出处: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左传·昭公十六年》、《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 古文中“善哉”是什么意思

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

——《左传·昭公十六年》 后为僧人用作表示惊叹的口头语,既可以表示赞许,又可以表示不满,犹言“罪过”善哉。 古人经常在他人说了某句有道理的句子时说,来表示他的赞同天极寒冰回答采纳率:250% 善哉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有作语气词(惊讶、赞叹、叹息)有作动词(友善对待)、有作名词(善)有作形容词(善良的…)有时候结合课文内容就可以看出它意思;(关键在于课文内容)。

创业雄志…健 善哉,在古文里一般都表示赞同,赞许的意思。后来被佛家引用,成为一种宗教的口头禅。

类似于:上帝啊。

{这件事是好的},上帝啊。

(这件事是不好的}紫陌红尘回答采纳率:83%。

2 翻译文言文

俞伯牙把弦拉断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编辑本段]字面解释: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峨峨:高。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绝:断绝

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

善:擅长,善于。

若泰山:就好像泰山一样。若:好像。

曰:说

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

洋洋:广大

谓:认为,觉得

之:代词

必:一定

所念:(心中)所想到的。

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知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近义词:知己、知交、知友。

破琴绝弦:把琴摔坏,把弦拉断。

不复鼓:复:再,重新。再也不弹琴。

以上就是关于善哉是什么意思在古文中全部的内容,包括:善哉是什么意思在古文中、“善哉”是什么意思、善哉文言文翻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93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