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约等于多少个玄武湖

太湖约等于多少个玄武湖,第1张

太湖面积约为玄武湖面积的618倍。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

玄武湖呈菱形,景区总面积513平方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湖泊被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分为三大块,北湖(东北湖、西北湖)、东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较浅、西南湖水最深、东南湖其次,湖内由湖堤、桥梁和道路连通。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1909年辟为公园。当时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内有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便于游览。湖水深度不超过2米,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近年玄武湖公园引进了许多大型娱乐项目为游人助兴,如玄武门右侧是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跑马场,该场马匹驯服,骑行时有骑兵退伍军人随后保护,保证游客安全。左侧有湖上观光列车向北绕过梁洲、环洲、樱洲、菱洲,直抵台菱堤。台菱堤西侧还有高尔夫球俱乐部和标准网球场。

玄武湖古称桑泊。原来只是一块因断层作用而形成的沼泽湿地,湖水来自钟山北麓。三国时吴王孙权引水入宫苑后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因为玄武湖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宫城之北,故又名“后湖”或“北湖”。秦始皇灭楚后改金陵为秣陵县,玄武湖更名为秣陵湖,因汉时秣陵都尉蒋子文葬地湖畔,孙吴时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遂名“蒋陵湖”。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或许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传说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很可能是现在的扬子锷),因而又改称玄武湖。

六朝时,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设立上林苑,南岸还设立乐游苑、华林苑。齐大明年间,武帝常半夜出猎,或到钟山,或到幕府山,上万宫女严装陪同,天亮时回来刚刚听到鸡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之句源出于此,至今武庙闸附近还有鸡鸣埭的地名。历史上的玄武湖还是训练和检阅水军的中心基地。宋孝武帝时曾二次在湖上大阅水军,故又有昆明湖、练湖之称,民间却称之为饮马塘。陈宣帝太建十年,阅军湖上,桅樯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楼舰五百,雄伟壮观,后人歌曰:“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阵云生。定知战艇横瓜步,应有军牙拥石城。湖上秋空丝竹支,江头潮涌鼓鼙声。”

�玄武湖历史上曾两度遭到浩劫,一次发生在隋文帝时,另一次则发生在宋神宗在位时。隋文帝灭了南陈之后,曾下令夷平南京城,玄武湖首度消失了两百多年。唐人李白曾有“亡国今草,五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水,波上对瀛洲”的叹惜;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调任江宁府尹,倡行“废湖还田”,南京城遇雨成灾的恶梦从此挥之不去。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大肆扩张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从此成为南京城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湖面仅及六朝时的1/3,且在中洲(梁洲)建黄册库,作为明朝政府贮藏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的库房禁地,不允许一般人随便进入。时人乃有“瀛洲咫尺与去齐,岛屿凌空望欲迷。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的讽喻。1911年,玄武湖被辟为公园,后又开玄武门,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才成为南京著名的游览区。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面分成四大片,绮丽五岛镶嵌水中,环洲烟柳、樱洲花海、翠洲云树、梁洲秋菊、菱洲山岚,各据其胜。洲洲堤桥相通,处处山水相依,画。厅、廊、馆、榭疏密有致,亭、台、楼、阁交相辉映,鱼跃鸢飞见空阔,画舫游弋载笙歌,绿树青山相拥碧,天光云影共徘徊。恍如烟云的湖水中,沉积了多少历史的烟尘,粼粼波光似在诉说千古兴亡。玄武湖以其壮美、清秀、深沉、含蓄博得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一见倾心。

从玄武门开始,一条形如玉环的陆地,从南北两面深入湖中,环洲像两条巨大的手臂拥抱着多情的樱洲。环洲的特色就在湖岸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垂柳,清风拂过,婆娑飘舞,宛如烟云舒卷。环洲西北有个金字塔似的土山,叫墩子山,又名郭仙墩,是东晋著名文人郭璞的衣冠冢。郭璞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博学多才,尤其精于词赋和历算,曾在玄武湖边隐居,一首《游仙诗》说出他的平生志向:“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恬淡之身却偏偏生于风雨如磬的乱世,终因忧国忧民,斥责王敦叛逆而被害。土山之北,有两块从明代中山王徐达府中移来的太湖石,形状奇特,一块形似观音,一块形似童子,合称童子拜观音。传说是宋徽宗政和年间“花石纲”的孑遗,瘦、透、皱即为其长,未经雕凿却别有风致。

樱洲又名连萼洲,位于环洲怀抱里,故名洲中之洲。洲上樱桃如火如霞,樱花飞舞轻扬。每年四月洲上一片妃红,鲜艳夺目,稍遇风雨便落英缤纷,醉人心魄。信步绿涛花海之中,心旷神怡,飘飘然如入仙境。洲上有500米长的曲折游廊,廊北有喇嘛庙和九级八面玲珑塔,塔名“诺那”,倒影湖中,风光旖旎;

旧称麟洲的菱洲,处于玄武湖中心位置,与翠洲南北遥遥相对。观山是游菱洲的特殊享受,北眺幕府,南观覆舟,尽得“山色入暝青”的佳趣,而东望紫金,宛如游龙,山顶常有紫金色云霞缭绕,从菱洲观赏千变万化的紫金云霞,“千云非一状”,神秘莫测,“菱洲山岚”自然非同一般。

由环洲向北过芳桥就是梁洲。梁洲是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佳的所在,又名老洲、美洲。原为梁代昭明太子读书处,昭明太子学贯古今,性爱山水,他倡导的萧梁文学开一代新风,于今犹有“莫愁传世争颜色,怎及昭明文字香”的评说。梁园故址,至今尚留存一口古井,据《后湖志》载:“此井自古有之”。明代淘挖清理时,井底发现一把六朝铜钩,此井就以铜钩为名。洲东北有一座两层方型古建筑,名览胜楼。楼北边有一平台,四周有铁栏杆围护,即为古时之点将台。楼西有湖神庙等建筑。梁洲西北角是一个古典园林式花坛,由黄石叠砌而成,坛间有雨花石铺成的曲折小路,有名的闻鸡亭即在花坛边。晋时爱国志士刘琨以匡复中原为已任,身居荒野,“闻鸡起舞”,颇有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味道,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诗叹曰:“刘琨死后无奇士,卧听荒鸡泪沾衣”。而今的梁洲以花卉盆景著称,春日,牡丹芍药盛开,姹紫嫣红,蜂飞蝶舞;金秋则丹桂飘香,沁人心脾;菊花争妍,令人目迷,“采菊东篱下”的情致更令人神往。

从梁洲沿湖堤过翠桥就是翠洲。翠洲又名趾洲,长堤卧坡,绿带缭绕。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翠洲云树”的幽雅和淡泊。玄武湖南面那段堤,过去叫鸪栖埂。从鸪栖埂通往翠洲的堤就是有名的十里长堤,唐人韦庄有台城之咏:“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说的就是这段由鸪栖埂通向台城的古堤风景。其实柳非无情,长堤烟柳原是平民的象征,“六朝兴亡缘底事”?她所关爱和迷恋的只是青山绿水中的这片土地,但凭风吹雨打,雪虐冰欺,依然烟笼风播,执着地奉献自己的妩媚和靓丽,这正应了刘禹锡的一句诗:“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1909年辟为公园。当时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内有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便于游览。湖水深度不超过2米,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近年玄武湖公园引进了许多大型娱乐项目为游人助兴,如玄武门右侧是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跑马场,该场马匹驯服,骑行时有骑兵退伍军人随后保护,保证游客安全。左侧有湖上观光列车向北绕过梁洲、环洲、樱洲、菱洲,直抵台菱堤。台菱堤西侧还有高尔夫球俱乐部和标准网球场。

玄武湖古名桑泊,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在岩浆侵入体和断层破碎的软弱部位,经过风化剥蚀发展而成的湖盆,历史上的湖面要比现存的广阔得多,古时周长为40里。当今的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502公顷,水面约378公顷。湖水深度3米。

以上就是关于太湖约等于多少个玄武湖全部的内容,包括:太湖约等于多少个玄武湖、哪位高手详细地介绍下南京的玄武湖,最好兼具历史性和人文性、南京玄武湖有多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79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