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石墙有几种砌法

砌石墙有几种砌法,第1张

一、

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

二、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

,但不应小于

5mm

,也不应大于

12mm

。为保证清水墙面立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

2

mm左右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以分段控制丁走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

三、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必须在

3h

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

4h

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

8

lonlm

,深浅一致,清扫于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大家都知道,砖砌体的常用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满刀灰法四种。对前两种方法,网上或书上都介绍得比较详细,但对后两种方法的确切含义,一般很难查到,尤其对初出道的新手,往往望文生义,随便猜测。下面对这四种方法的确切含义给出简要说明:\r\n1、“三一”砌砖法:\r\n所谓“三一”砌砖法,就是指砌砖时“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并随手用大铲尖将挤出墙面的灰浆刮掉、放入墙中缝或灰桶中的砌筑方法。这种砌砖法的优点是灰浆容易饱满,粘结力好,墙面整洁。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砌砖方法之一,特别是实心砖墙或抗震烈度八度以上地震设防区的砌砖工程,更宜采用这种方法。\r\n2、挤浆法\r\n所谓挤浆法,是指砌砖时用灰勺、大铲或小灰桶将砂浆倒在墙面上,随即用大铲或推尺铺灰器将砂浆铺平,然后用单手或双手拿砖并将砖挤入砂浆层一定深度和所要求的位置的砌筑方法。挤浆法要求把砖放平并达到上限线(所拉的通线)、下齐边,横平竖直。采用挤浆法时,也可采用加浆挤砖的方法,即左手拿砖,右手用瓦刀从灰桶中舀适量灰浆放在顶头的立缝中(这种方法称“带头灰”),随即挤砌在要求的位置上。\r\n使用挤浆法时,每次铺设灰浆的长度不应大于75厘米,当气温高于30℃时,一次铺灰长度不应大于50厘米。\r\n挤浆法的优点是,一次铺灰后,可连续挤砌二到三排顺砖,减少了多次铺灰的重复动作,砌筑效率高。采用平推平挤砌砖或加浆挤砖均可使灰缝饱满,有利于保证砌筑质量,所以挤浆法也是应用最广的砌筑方法之一。\r\n3、刮浆法\r\n刮浆法主要用于多孔砖和空心砖。对于多孔砖和空心砖来说,由于砖的规格或厚度较大,竖缝较高,用“三一”法或挤浆法砌筑时,竖缝砂浆很难挤满,因此先在竖缝的墙面上刮一层砂浆后再砌筑,这种方法就称作刮浆法。\r\n4、满刀灰法\r\n满刀灰法又称打刀灰,主要用于砌筑空斗墙。砌筑空斗墙时,不能采用“三一”法或挤浆法,而应使用瓦刀舀适量的稠度和粘结力较大的砂浆,并将其抹在左手拿着的普通砖需要粘结的位置上,随后将砖粘结在墙顶上。这种方法就称为满刀灰法。\r\n \r\n

砌角的时候总是要歪的原因是技术不到位、放线不准确。砌砖技巧如下:

砖砌体的常用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满刀灰法四种。

1、“三一”砌砖法:

所谓“三一”砌砖法,就是指砌砖时“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并随手用大铲尖将挤出墙面的灰浆刮掉、放入墙中缝或灰桶中的砌筑方法。这种砌砖法的优点是灰浆容易饱满,粘结力好,墙面整洁。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砌砖方法之一,特别是实心砖墙或抗震烈度八度以上地震设防区的砌砖工程,更宜采用这种方法。

2、挤浆法

所谓挤浆法,是指砌砖时用灰勺、大铲或小灰桶将砂浆倒在墙面上,随即用大铲或推尺铺灰器将砂浆铺平,然后用单手或双手拿砖并将砖挤入砂浆层一定深度和所要求的位置的砌筑方法。挤浆法要求把砖放平并达到上限线(所拉的通线)、下齐边,横平竖直。采用挤浆法时,也可采用加浆挤砖的方法,即左手拿砖,右手用瓦刀从灰桶中舀适量灰浆放在顶头的立缝中(这种方法称“带头灰”),随即挤砌在要求的位置上。

使用挤浆法时,每次铺设灰浆的长度不应大于75厘米,当气温高于30℃时,一次铺灰长度不应大于50厘米。

挤浆法的优点是,一次铺灰后,可连续挤砌二到三排顺砖,减少了多次铺灰的重复动作,砌筑效率高。采用平推平挤砌砖或加浆挤砖均可使灰缝饱满,有利于保证砌筑质量,所以挤浆法也是应用最广的砌筑方法之一。

3、刮浆法

刮浆法主要用于多孔砖和空心砖。对于多孔砖和空心砖来说,由于砖的规格或厚度较大,竖缝较高,用“三一”法或挤浆法砌筑时,竖缝砂浆很难挤满,因此先在竖缝的墙面上刮一层砂浆后再砌筑,这种方法就称作刮浆法。

4、满刀灰法

满刀灰法又称打刀灰,主要用于砌筑空斗墙。砌筑空斗墙时,不能采用“三一”法或挤浆法,而应使用瓦刀舀适量的稠度和粘结力较大的砂浆,并将其抹在左手拿着的普通砖需要粘结的位置上,随后将砖粘结在墙顶上。这种方法就称为满刀灰法。

砌墙大概有五种方法:

大概是:“三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

而其中的,“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

砌砖最好可以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样的“三一”砌砖法,大致就是满铺满挤的操作方法砌砖时要把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墙时对石料的选择也有要求,石料要选择坚硬的,最好是新鲜的,不容易坏的。结胶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而水泥砂浆是需要把水和沙子混合配比的。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

砖砌体的常用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刀灰法四种。1“三一”砌砖法

“三一”砌砖法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

一般常用的组砌方法是三顺一丁砌筑方法,这种组砌法墙体的对整体性好,具体参阅砖砌体规范;

5 砖砌体工程

51 一般规定

511 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

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说明: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根据砌体外观质量的需要,应采用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块材。

513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

说明:51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有的处于水位以下,在冻胀作用下,对多孔砖砌体的耐久性能影响较大,故在有受冻环境和条件的地区不宜在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采用多孔砖。

514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说明:514 砖砌筑前浇水是砖砌体施工工艺的一个部分,砖的湿润程序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比试验证明,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以使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这些对确保砌体施工质量和力学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

适宜含水率的数值是根据有关科研单位的对比试验和施工企业的实验提出的,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对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515 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说明:515 砖砌体砌筑宜随砂浆随砌浆。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的试验表明,在气温15℃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3min再砌砖,砌体的抗剪强度相差30%。施工气温时,影响程度更大。

516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说明:516 从有利于保证砌体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出发,强调本条所述部位应采用整砖丁砌。

517 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

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拱底应有1%的超拱。

说明:517 砖平拱过梁是砖砌拱体结构的一个特例,是矢高极小的一种拱体结构。从其受力特点及施工工艺考虑,必须保证拱脚下面伸入墙内的长度和拱底应有的起拱量,保持楔形灰缝形态。

518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除。

说明:518 过梁底部模板是砌筑过程中的承重结构,只有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过梁部位砌体方能承受荷载作用,才能拆除底模。砂浆强度一般以实际强度为准。

519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说明:519 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于受压面,能使砌体有较大的有效受压面积,有利于砂浆结合层进入上下砖块的孔洞产生“销键”作用,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和砌体的整体性。

5110 施工时施砌的蒸压(养)砖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说明:5110 灰砂砖、粉煤灰砖出釜后早期收缩值大,如果这时用于墙体上,将很容易出现明显的收缩裂缝。因而要求出釜后停放时间不应小于28d,使其早期收缩值在此期间内完成大部分,这是预防墙体早期开裂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5111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说明:5111 竖向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一般对砌体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根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南京对新宁砖瓦厂等单位的试验结果得到:当竖缝砂浆很不饱满甚至完全无砂浆时,其砌体的抗剪强度将降低40%-50%。此外,透明缝、瞎缝和假缝对房屋的使用功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砌体施工时的竖向灰缝的质量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5112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说明:5112 砖砌体的施工临时间断处的接槎部位本身就是受力的薄弱点,为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必须强调补砌时的要求。

52 主控项目

521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按烧结砖15万块、多孔砖5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1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说明:521 砖和砂浆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是保证砌体受力性能的基础,因此必须合格。

烧结普通砖检验批数量的确定,应参考砌体检验批划分的基本数量(250m3砌体);多孔砖、灰砂砖、粉煤灰砖检查批数量的确均按产品标准决定。

52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说明:522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的规定沿用已久,根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试验结果,当水泥混合砂浆水平灰缝饱满度达到736%时,则可满足设计规范所规定的砌体抗压强度值。有特殊要求的砌体,指设计中对砂浆饱满度提出明确要求的砌体。

52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高度的2/3。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4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º弯钩(图524)。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合格标准:留槎正确,拉结钢设置数量、直径正确,竖向间距偏差不超过100mm,留置长度基本符合规定。

说明:523-524 砖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的砌筑和接槎质量,是保证砖砌体结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之一,唐山等地区震害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根据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对交接处同时砌筑的连接性能最佳;留踏步槎(斜槎)的次之;留直槎并按规定加拉结钢筋的再次之;仅留直槎不加设拉结钢筋的最差。上述不同砌筑和留槎形式连接性能之比为100:093:085:072。

对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允许留直槎并按规定加设拉结钢筋,这与原《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相对照做了一点放松。这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留直槎加设拉结钢筋时,其连接性能较留斜槎时降低有限,对抗震设计烈度不高的地区允许采用留直槎加设拉结钢筋是可行的。

多孔砖砌体根据砖规格尺寸,留置斜槎的长高比一般为1:2。

52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5的规定。

表52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2 垂直度 每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0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0m 20

抽检数量: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20m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

说明:525砖砌体的轴线位置偏移和垂直度的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和结构安全的关键检测项目,因此,将其列入主控项目。允许偏差值和抽检数量仍沿用原施工验收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53 一般项目

531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抽检数量:外墙每20m抽查一处,每处3~5m,且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且不应少于3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合格标准:除符合本条要求外,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混水墙中长度大于或等于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体上。

说明:531本条是从确保砌体结构整体性和有利于结构承载出发,对组砌方法提出的基本要求,施工中应予满足,“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的部位。

532 砖砌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抽检数量:每步脚手架施工的砌体,每20m抽查1处。

检验方法:用尺量10皮砖砌高度折算。

说明:532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既是对砌体表面美观的要求,尤其是清水墙,又有利于砌体均匀传力。此外,试验表明,灰缝厚度还影响砌体的抗压强度。例如对普通砖砌体而言,与标准水平灰缝厚度10mm相比较,12mm水平灰缝厚度砌体的抗压强度降低5%;8mm水平灰缝厚度砌体的抗压强度提高6%。对多孔砖砌体,其变化幅度还要大些。因此规定,水平灰缝的厚度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这也是一直沿用的数据。

533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3的规定。

表533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抽检数量

1 基础顶面

和楼面标高 ±15 用水平仪和尺检查 不应少于5处

2 表面

平整度 清水

墙、柱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混水

墙、柱 8

3 门窗洞口高、宽

(后塞口) ±5 用尺检查 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检验批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5 水平灰缝

平直度 清水墙 7 拉10m线和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混水墙 10

6 清水墙游丁走缝 20 吊线和尺检查,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533本条所列砖砌体一般尺寸偏差,虽对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结构安全性不会产生重要影响,但对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经济性、简便性、建筑美观和确保有效使用面积产生影响,故施工中对其偏差也应予以控制。

以上就是关于砌石墙有几种砌法全部的内容,包括:砌石墙有几种砌法、挤浆法、刮浆法、满口灰法和三一砌筑法有什么区别,分别是怎样的流程、砌砖时砌角不弯有什么技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68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