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第1张

语言沟通的特点有无意识性、情境性、可信性、个性化。非语言沟通包括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利用、沟通环境等。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非语言沟通

无意识性,一般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基本都是无意识的反应。比如和不太熟的人交流会下意识地保持距离。

情境性即同一个非语言沟通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同样是拍桌子,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愤怒,也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

可信性即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控制,容易作假,非语言信号则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掩盖。比如当一个人说他毫不畏惧时,手却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

个性化即一个人的非语言沟通行为,与人的性格、气质是紧密相关的。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我们有时可以从一个人的非语言表现来解读他的个性。

非语言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

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1、语言沟通

语言的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或者图形。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手段。利用语言交流信息时,只要参与交流的各方对情境的理解高度一致,所交流的意义就损失得最少。

2、非语言沟通

是语言沟通的补充形式,有时也单独使用。

非语言符号系统主要包括副语言和视觉符号两大类。视觉符号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姿式、目光接触、人际距离、衣着等,身体接触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非语言符号。

副语言:也称为辅助语言,人们说话的音调、响度、速度、停顿、升调、降调的位置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成为人们理解言语表达内容的线索。这些伴随言语的线索称为副语言。同一句话加上不同的副语言,就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以上就是关于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非语言沟通的特点、非语言沟通 名词解释是什么、什么是非语言沟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67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