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多少字

论语全文多少字,第1张

论语》全文共11705字。

(1)《学而》493字

(2)《为政》579字

(3)《八佾》689字

(4)《里仁》501字

(5)《公冶长》869字

(6)《雍也》816字

(7)《述而》873字

(8)《泰伯》613字

(9)《子罕》806字

(10)《乡党》642字

(11)《先进》1054字

(12)《颜渊》992字

(13)《子路》1035字

(14)《宪问》1340字

(15)《卫灵公》904字

(16)《季氏》863字

(17)《阳货》1019字

(18)《微子》618字

(19)《子张》824字

(20)《尧曰》370字

扩展资料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孟子:34685字

大学:1753字

中庸:3568字

论语:13700字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文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由其学生编辑而成。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推到了与《大学》、《论语》等同的地位。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南宋孝宗时,朱熹编注的《四书》收录了《孟子》,把《孟子》正式推到了与《大学》、《论语》等同的地位。元、明以后,《孟子》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是科举者必读之书。

扩展资料:

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其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人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它。

《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翔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时至今日,《四书》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四书》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学

百度百科——中庸

百度百科——论语

百度百科——孟子

四书五经中的字数如下:

(注:该统计数据出自我国南宋时期学者郑畊老)

《周易》:24207字

《尚书》:25800字

《毛诗》:39224字

《周礼》:45806字

《仪礼》:56115字

《礼记》:99020字

《左传》:196845字

《公羊》:44075字

《縠梁》:41512字

《论语》:13700字

《孝经》:1903字

《尔雅》:13113字

《孟子》:34685字

《大学》:1753字

《中庸》:3568字

扩展资料

1、四书五经字数统计人郑畊老简介

郑耕老(1108年—1172年),字谷叔,莆田城南人。少负才学,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进士。

郑耕老代表文集如下:

《易范》、《易训释》、《洪范训释》、《论语训释》、《中庸训释》、《孟子训释》、《诗训释》(《兴化府志》中,以上各书为《诗训释》、《易训释》、《中庸训释》、《洪范训释》、《孟子训释》)、《中截流论》。

2、四书五经介绍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其中,《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3、四书五经影响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乎与基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被用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

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传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乃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耕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论语》全文共11705字。

(1)学而》493字 (2)《为政》579字

(3)《八佾》689字 (4)《里仁》501字(5)《公冶长》869字 (6)《雍也》816字(7)《述而》873字 (8)《泰伯》613字(9)《子罕》806字 (10)《乡党》642字(11)《先进》1054字 (12)《颜渊》992字(13)《子路》1035字 (14)《宪问》1340字(15)《卫灵公》904字(16)《季氏》863字(17)《阳货》1019字 (18)《微子》618字(19)《子张》824字 (20)《尧曰》370字 以上各篇,

1、《诗经》39234字

2、《楚辞》约34000字

3、《论语》11750字

4、《孟子》34685字

5、《老子》5056字

6、《庄子》约80400字

7、《左传》196845字

8、《国语》约92500字

9、《战国策》约120000字

10、《世说新语》约79000字

11、《文心雕龙》约48000字

以上典籍(包括《昭明文选》)是本次统计的对象,以下是附带的收获:

《书经》25700字

《礼记》99010字

《大学》1753字

《中庸》3568字

《墨子》76516字

《荀子》约90800字

《韩非子》106131字

《淮南子》130840字

《列子》30724字

参考:《宋元学案》卷四《庐陵学案(全氏补本)》:“读书说”

立身以力学焉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以字计之:

《毛诗》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

《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

《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

礼记九万九千二十字,

《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

《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

《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

《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孝经》一千九百三字。

大小九经合四十八万九十字。且以中材为率,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以天资稍钝,中材之半,日诵一百五十字,亦止九年可毕。苟能熟读而温习之,使入耳著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积之功耳。里谚曰:“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为匹。”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后生其勉之!

(梓材谨案:此说有作《欧阳公读书法》者,其数诸经,先《孝经》,次《论语》一万一千七百五字,次《孟子》,次《周易》二万四千一百七字,次《尚书》,次《诗》三万九千二百三十四字,次《礼记》九万九千一十字,次《周礼》,次《春秋左传》。先后字数微有不同。又云:“九经正文,通不过四十七万八千九百九十五字。童子日诵三百字,不五年,略可上口。”是先生之说盖本欧公,而字数有异尔。又其辟佛亦与欧公同,故移《水心文集》一段于后而特为立传云。)

内容来源于网络,欢迎分享!

:《论语》只有两个字

学术版答案:《论语》的单字,简体字版本的《论语》单字即不重复的字为1339个字“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是重复的据端木大有、王朋宇、徐爱民等人统计,一部《论语》除去标点符号,共计15918字再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从刊:逐字索引》(商务印书馆1995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论语》单字为1355个,文书总字数为15935个字需要注意此书为繁体字版本繁体版的两个字可能简化成一个简体字,因此,就单字讲,繁体《论语》的单字肯定比简体《论语》单字多一些;

与繁体、简体无关的是,历史上《论语》虽然都是繁体,但不同版本的单字、总字是不一样的,其原因是许多章的某个字是否存在,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以至永远无法定论因此,历史版本不同,《论语》的字数的多少也会有一点差别

根据简体字版的《篇章逐字分类按章汇编全集》一书,《论语》单字为1339个字,全文总字数15918个字此书与前面繁体《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从刊:逐字索引》的单字、总字数都不同,就是上面两个原因即历史版本、繁简字体不同所造成的

《论语》的总字数为15900字,其中,《学而》493字、《为政》579字、《八佾》689字、《里仁》501字、《公冶长》869字、《雍也》816字、《述而》873字、《泰伯》613字、《子罕》806字、《乡党》642字、《先进》1054字、《颜渊》992字、《子路》1035字、《宪问》1340字、《卫灵公》904字、《季氏》863字、《阳货》1019字、《微子》618字、《子张》824字、《尧曰》370字。以上各篇,篇名字数未计在内。将二十篇字数相加,可得出《论语》的总字数。

以上就是关于论语全文多少字全部的内容,包括:论语全文多少字、四书各多少字、四书五经分别有多少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43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