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独怜幽草涧边生”的“怜”是什么意思“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古诗“独怜幽草涧边生”的“怜”是什么意思“幽草”的寓意是什么,第1张

怜:喜欢

幽草的寓意:幽谷里的小草。比喻喻乐守节的人。

出处:

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

原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参考资料

古诗文:>

出自唐白居易《晚桃花》诗:“春深欲落谁怜惜, 白侍郎来折一枝。”

译文

可怜鲜艳的桃花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过春天,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赏。

宋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以其聪敏,多技艺, 齐王与贤懿怜惜之,过於其姊。”

清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八回:“自你表兄去後,我心里更加怜惜他,已替他捐了个监生。”

清曹雪芹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不然,你则白白的丧命,且无人怜惜。”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像你老哥总算是圈子外的人,今日难得相逢,我又素昔佩服你的,我想你应该怜惜我。”

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院中女伴的互相怜惜,互相爱护的光景,都使人有无限之赞叹!”

何为 《音乐巨人贝多芬》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参考资料:

怜惜-百度百科

我觉得有怜爱的意思。就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里面的怜字一样。对于暮春时节的幽竹,诗人满怀惊喜和喜爱。一个远离故乡的人乍还家中,一眼就看出哪些有了变化,哪些没有变化。此诗写出了诗人回到谷口故居的第一印象。诗人对窗前幽竹寄予了深情,表达了由衷的赞颂。钱起的故山草堂在蓝田的谷口,故以“谷口”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残”紧扣诗题“暮春”,也为下面的叙写作了铺垫。黄莺鸟声稀、辛夷花飞尽、杏花乱纷纷,虽都是在写春残景色,但又是在作后两句的陪衬。正是在暮春时节,鸟语已稀,花香将尽的时候,才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这里诗人用了对比与拟人两种手法来突出幽竹的让人怜爱。钱起正是以我的“怜”和竹的“待”将物我之情贯通起来,创造了一种物我相亲的画意诗境。

以上就是关于古诗“独怜幽草涧边生”的“怜”是什么意思“幽草”的寓意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古诗“独怜幽草涧边生”的“怜”是什么意思“幽草”的寓意是什么、怜惜什么意思、暮春归故山草堂,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23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