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肝门静脉的合成及特点

说明肝门静脉的合成及特点,第1张

肝门静脉的作用是主要是将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肝脏进行解毒,是由静脉到静脉的血管。同时,通过肝门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当产生病变时,静脉可经门静脉系统回血入心脏。

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是肝门静脉系的主干,长6-8cm,直径10-12cm。[1]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相当于第2腰椎的高度。向右上斜行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经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入肝门前左、右叶,在肝内反复分支,最后汇入肝血窦,与肝固有动脉的分支流入肝血窦的血,共同经过肝细胞后又汇合成小静脉,然后逐级汇入肝静脉。[2]

但由于肠系膜下静脉及胃左静脉汇入部位的不同,故肝门静脉的组成又有各种类型。国人统计资料显示:肝门静脉有3种合成类型:I型:由脾经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合成,肠系膜下静脉注入脾静脉,占5202%;II:由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合成,占1329%;III型: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合成,而肠系膜下静脉注入肠系膜上静脉,占3469%。肝门静脉与一般静脉不同,它的始末均为毛细血管。一端始于胃、肠、胰、脾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终于肝小叶内的血窦,而且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均缺乏瓣膜。由于这些特点,无 论肝内或肝外的门静脉阻塞,均可引起血液逆流,导致肝门静脉高压症

肝静脉和门静脉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门静脉主要是经第一肝门进入肝脏,接纳了来自于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液,是入肝血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携带了氧气和大量的营养物质。门静脉进入肝脏以后,随着Glisson逐渐分支进入肝血窦内。而肝血窦内的血液最终会经过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最终经肝中静脉、肝右静脉、肝左静脉汇合为肝静脉,注入肝后下腔静脉,经第二肝门出肝,是肝脏血液出肝的主要途径。不过虽然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是如果肝静脉出现阻塞性病变,比如说血栓或者是狭窄,是可以导致门静脉高压形成。不仅会导致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增宽,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等。

以上就是关于说明肝门静脉的合成及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说明肝门静脉的合成及特点、肝门静脉与肝静脉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23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