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

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第1张

在历史上,辽国一共有五个都城,分别是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和南京。那么,为什么辽国要建立五个都城呢?

这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辽国人有喜欢四处游走的习性,皇帝喜欢“以打猎为由,视察各地”,所以为了满足皇帝的这个出行习惯,多都制就这样建立了。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直接原因,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个地方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统治意义,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看这五个都城。

临潢府

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而且这座都根据南北方胡汉文化的不同分别建造了两座城池,以满足南北分治的条件。

在耶律阿保机统一了蒙古大地之后,开始效仿汉人的制度寻找都城,将地址选在了这里,而这座都城的建筑在耶律阿保机时期并没有完成,他的儿子辽太宗上位之后建成,并改名为临潢府。

在这五座都城中,临潢府才是辽国真正意义上的首都,其他的四座都城不过是其陪都罢了。

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宁城,这座都城是在辽圣宗时期开始修建的,直到后来辽兴宗时期,才修建完成。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定府成为了辽国“商业大都市”,养殖业、纺织业、胡汉之间的贸易非常发达。辽国被宋金联手消灭之后,大定府也没有倒下,继续沿用,直到后来蒙古再一次崛起,这里也再度出现繁荣。

辽阳府

东京辽阳府位于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府本来是渤海国的首都,在辽国凶悍的铁蹄之下,渤海国倒下了。

早在耶律阿保机刚刚建国之后,就开始对这里实施管理了,到了辽太宗时期,这里成了辽国在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并改名为东京府。

东京府的建立,给辽国人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带来了极大便利,而且也更有利于这里的经济文化发展,女真族崛起之后,这里虽然被攻占,但依旧作为陪都使用。

析津府

南京析津府位于今天的北京市,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这让中原门户大开,随后,辽太宗在这里部下了重兵,并且在幽州建立了析津府,以达到对燕云十六州的有效控制。

之后,析津府成了阻止汉人收复十六州的前线阵地,后周柴荣、宋太宗赵光义都曾试图收复这里,最后都被挡在可析津府。

宋徽宗时期,童贯率领十九万宋军试图收复十六州,仍旧大败而归。几次收复,都以汉人的失败告终,足以见得析津府对辽国的重要性。

云中府

西京云中府位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建于辽兴宗时期,西京的建造目的出于这里战略位置的重要,可以帮助辽国有利的抵御南方的北宋和西方的西夏。

自从唐朝以来,大同就一直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后来辽在之前的基础上成立了云中府,这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

再接着,云中府就成了辽国的军事重镇,对于管理西北的军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辽国被消灭之后,这里被金人改为大同府。

辽国的首都为临潢府,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扩展资料:

临潢府是契丹建国初期在本土兴建的第一座京城,辽国早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正式营建于(公元908年)辽太祖神册三年。上京临潢府城幅员广阔,气势雄伟,内分为二城,两城相连为“日”字形。

北名皇城,周长10华里,呈六角形,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墙高三丈,设有楼橹。南名汉城,周长17华里,在皇城之南,略呈正方形,墙高两丈,不设敌楼。契丹统治者住皇城,汉族人居住汉城,是辽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朝

辽朝,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北至蒙古国中部的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江南的宋朝相对峙。辽国的体系大体上是道、府、县三级。辽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上京道治上京临潢府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辖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契丹本土。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即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辖原奚族本土。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辖原东丹国地区。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即今北京市西南,辖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及长城以南、河北、北京、天津部分地域。西京道治西京大同府即今山西省大同,辖今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

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辽朝的原名为契丹国,于916年建立,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直到1125年辽为金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1年,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所灭。

扩展资料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  。公元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郭。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辽太祖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  。

在军事方面,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   ,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他的妻子述律平宣布摄政,以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

辽,916年建国,契丹族,建国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右旗)。重大事件1125年为金朝所灭。

西夏,1038年建国,党项族,建国者李元昊,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重大事件1227年被蒙古所灭。

金,1115年建国,女真族,建国者完颜阿骨打。都城上都(今北京市)。重大事件1234年被蒙古所灭,

北宋,960年建国。汉族,建国者赵匡胤。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重大事件1127年被金所灭。

南宋,1127年建国,汉族,建国者赵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重大事件1276年被元所灭。

辽国是现在中国的内蒙古。

辽国在全盛时期,疆域也非常广阔,东北至库页岛、西抵阿尔泰山、南至天津市梅河以及山西雁门关一代,首都位于上京临潢府,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赤峰市附近地区,与中原宋朝对峙,可以说是幅员万里,因为辽国的国土面积高达489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地理上位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以上就是关于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辽国的首都在哪里、宋朝的辽国是现今的什么地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15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