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分享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第1张

大凡具备深度思维、敏锐洞察的人,一般事业也不会太差。只有不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的方法论行走江湖,才能避免被忽悠。

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转帖出来,希望朋友们能从逻辑的角度拨云见日。

第一,循环认证,例如,你问许三多,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他说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你问什么是好好活着,他说,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儿。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因为它试图推理的起点恰恰就是他们要证明的终点。这种车轱辘话毫无意义。

第二,虚假两难。比如,你教育孩子也不好好学习,下半辈子只能去菜市场卖鱼。这是先入为主假定了只有两个选择,上学或者卖。而事实上,还有其他选择,比如可以去当清洁工,而你的论证提出了一种虚假两难。

第三,起源谬误。比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浮力原理。西方哲学不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这些都属于起源谬误。因为一个理论的真假和它的起源毫不相关。

好的起源也可能带来坏的结果,坏的起源可能有好的结果。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只决定于支持它的逻辑和证据。

第四,诉诸权威。比如燕山大学某教授推翻相对论。相对论能不能被推翻?有没有被推翻和提出人的身份毫无关系。只要是经过严格的逻辑验证和实验验证就行,和身份无关。

第五,诉诸大众,比如坐月子不能洗澡,大家几千年都这么说,一定是真的。所有的人都认为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事情,你也要问一问为什么。因为民众大多时候不是真理的化身,很多时候还是愚昧的代表。

第六,诉诸动机,就是所谓的主线。比如那个博主天天讲西方思想却不讲东方思想,他一定是西方派过来的走狗。这就犯了揣测动机的错误。我们只能基于观点和事实去批判,而动机不可置疑。至于动机,就是逻辑错误。

第七,诉诸传统。比如有人说斯宾诺莎提出神奇自然的概念,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嘛。这就是诉诸传统。我们应该从事实本身讨论,而不是任何事都要从传统中找到支撑。要超越传统,首先要忘记传统。

第八诉诸无知,比如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算卦星座塔罗牌是骗人的,所以我相信这些。缺乏证据并不能证明任何事,只能说明你还没有找到。

第九诉诸恐吓。例如,你必须爱某某,因为TA说的都是真理,你要是不爱,没你好果子吃。爱不爱什么是一个人的个人情感,威胁和恐吓不会帮助你得到任何真理。

第十,稻草人谬误。比如你说白莲花好心办坏事,用善良铸就通往地狱的路。他说,女性要爱护地球的权利,这就是典型的稻草人谬误。本质是偷换概念。尽管他反驳的点和真正的问题毫不相关。

十一,错误类别。比如,不喜欢狗狗的人很冷血,也一定不喜欢人。狗和人属于不同的物种,而且意义和价值毫不相同。用不同的物种作理念推理就犯了错误类比。

十二,错误归因。例如鸡叫的时候天总会亮,所以鸡叫是天亮的原因。这是把两种毫无因果关系的事情通过相近性建立关系。

十三,滑坡谬误,比如网络段子,假如丘处机不路过牛家村。他们通过蝴蝶效应的论述建立了一种毫无关联的因果。建立了看似坚固的逻辑链,即使每一步都经不住推敲。

美人赐我蒙汗药,而逻辑才是我们的解药。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才能绕过无数鸡汤贩子给我们准备好的迷魂汤。我们才能越来越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

KEVINHSTEWART

2021-07-07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否则很容易被人“忽悠”,而陷入无尽的麻烦中。让自己具备明白是非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学会辨析强盗逻辑。

强盗逻辑就是那些说理说不过,于是就破坏游戏规则的逻辑。他们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被形象地称为“得州神枪手”。

得州神枪手:得州有一位神枪手,百发百中。因为他先打枪,然后在弹孔周围画靶心。比喻生活中那些 先定死了结论,然后往回找证据的人。

在生活中有5种常见的强盗逻辑,下面就把它的底层逻辑展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辨析。

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确定结论,然后回头找证据。

一般的论证过程是从前提条件推导出结论。循环论证的特点是: 前提就是结论,结论就是前提 。比如说著名的“心诚则灵”理论。

“大师,我许的愿为什么不灵?”

“心诚则灵。”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心诚呢?”

“愿望实现了,就能证明你心诚了。”

你看,这句话等于说:“只有被证明灵验了的心诚才会灵验。”——这就是循环论证。

听我这么解释完,你肯定觉得这种逻辑很搞笑吧——但如果我说“足够努力你就能成功”,你怎么就信了呢?

诉诸无知有两种形式:

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以下两个——

“太阳系一定在少于一百万年前形成,因为就算太阳只是由煤和氧组成,以太阳释放能量的速度,在这段时间内燃料必已耗尽。”(这是19世纪百科全书的诉诸无知的谬误,建基于在当时没有方法比煤更有效率的燃料。当20世纪发现辐射和核聚变,太阳的年龄即被假设为数十亿年。)

伯明翰主教蒙特弗洛尔(Hugh Montefiore)在他的著作《神的可能性》(Probability of God)驳斥进化论时写到:“如果北极熊在北极没有任何天敌,那么它们便不需要一身白色毛发作保护色了。”这论断被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著作《盲眼钟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中推翻。道金斯指出当北极熊捕猎时,保护色能协助隐藏行踪,以免被猎物发现。

这个逻辑错误现象,大家应该在生活中看见的比较多。

一种常见的以偏概全是“地图炮”。 地图炮原来是一个塔防游戏里特别厉害的大面积杀伤武器,后来被引申为“地域攻击者,或是以少数人的行为否定某个群体行为”的地域性以偏概全。

比如,“东北人都是黑社会;广东人什么都吃;山西人爱吃醋;河南人总被黑……”。

另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把“多因素带来的成功”简化成“只要……就……”。 大部分的成功学和相当一部分的商业书籍,都使用了这个套路——把某件需要很多因素构成的事归功于一个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呢?

在心理学中,这种思维叫“成见效应”,也就是“光晕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就像是盲人摸象,摸到一个点,就以为大家就是这样的。

“大家都……”也是一个常见的逻辑谬误——“因为大家都……所以是对的”。

比如“这么多人吸烟也没事,所以吸烟没问题。” “大家都在读的书,一定对我也有用。”

“科学家种太阳”在他的文章《为什么我从来不看知乎的回答》中提到一个有趣观点。他认为知乎的回答都是通过点赞顶上来的,而在一个专业领域,知道真相的人只是少数,所以点赞数较高的答案很容易沦为一群人的价值判断,而这个答案很可能不是事实判断,这就容易进入从众谬误。

由于我们多年来接受“填鸭式”教育,大脑热衷于权威,我们就很容易被人反制,而很多忽悠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选择了“诉诸权威”这条道路。

诉诸权威最常出现的问题,是 把一个领域的权威,也默认是另一个领域的权威 。例如,美国历史上多次把军队将领选为总统,华盛顿、爱森豪威尔等。有时他们是好总统,有时不是,但是他们的军队经历并不一定能转移到国家领导上来。

这种问题在体育及娱乐领域更为突出。一位体育明星可能适合为一款运动器械代言,但他们显然不是香水或剃须刀产品的专家,事实上他们可能甚至从来不使用该产品,而只是关心代言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警惕这5种“强盗逻辑”,保持清晰的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1、错误归因

归因在心理学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原因的一种分析过程。有时候,人们容易把两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按照错误的归因联系到一起,有时会造成思维的局限性,有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错误认知。平时,我们应当注意到这种极其没有逻辑的简单思维,应带有批评性的思维看待一些问题。

案例:很多老板就是小学毕业,但是现在身家上千万,所以,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处。

读书和赚钱多少没有必然联系,但读书是开拓眼界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小学毕业的老板依然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而不是毫无建树。

2、绑架性思维

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利用情感因素、道德因素、权威因素或传统因素对他人或自己进行思维绑架。这种思维模式缺乏逻辑,常用这种思维操纵他人想法的人,其实思维是混乱的。但也因为人是情感型的动物,所以,这种方法很见效。但是我们应当思考一些思维的逻辑性错误,多进行自主思考,有时思维便不会被绑架。

案例:父母说的,考公务员肯定是正确的选择,大部分人追求的最后都不会成功,别冒风险。

爱狗人士暴打吃狗肉的人,你们怎么可以吃狗肉,这是我们的朋友,你忍心伤害朋友吗?我们所谓的正确的观点有时只是基于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经历,并不代表其他人。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便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既伤害自己的感情又侵犯他人的权利。

3、诉诸无知

心理学上称之为无知逻辑;即某件事情因为没有被清晰的解释,所以它是错误的,一个事情没有被其他证据证实,所以它是正确的。

案例:外星人没有直接的证据,所以它是不存在的。

中医理论没有被证实是错误的,所以它是正确的。这种思维容易将人类探索性的思维绑架,使人们只能看到眼前存在的,而不是看到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更多意义。

4、滑坡思维

这种思维特点是将某件事情的目前的状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联系到一起,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导向。

案例: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就不能上个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好生活,这辈子就惨了。

买日货就是在帮助日本壮大国力,就是在帮助日本侵略中国,就是在残杀中国人。这种思维可以将无限没有客观证据的可能性连接到一起,使人们无法客观的思考事情的连接性与可能性,只是单纯地把事情的结果简单地联系到了一起。

5、非黑即白

心理学里,这种思维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极端化的思维模式。表现为不能客观、较为全面的评价事物或人,通常以点概面的评价而忽略其他因素。

案例:如果你不支持我的观点,那就是反对我的观点,你反对我的 观点,就是不认可我这个人。

如果你不抵制日货,你就是支持日本人。这种逻辑错误不仅是通过绑架和误导来进行不合理的讨论,更是一种对自己的思维绑架;时间长久,便会带来较为极端的思维,而行为受控于思维活动,所以,做事情自然不能太理性。

fallacy分为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两种。距离如下:

所谓形式谬误,就是指逻辑上无效的推理、论证形式。一般而言,每一种有效的推理形式都有与之对应的违反这种推理规则而产生的谬误。这也是比较容易辨别、而且容易避免的谬误。

所谓非形式谬误,就是指结论不是依据某种推理、论证的形式从前提中得出的,而是依赖心理、语言等方面的因素从前提中得到的,其谬误是有关推论的内容和实质的。

非形式谬误的种类很多,很难对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类。从上述导致谬误的两个重要因素,大体上又可以把非形式谬误分为歧义性的谬误、相关性谬误和论据不足的谬误。

相关谬误是论证的论据与论题在心理上相关,而不是在逻辑上相关。正确的论证应该立足于论据与论题的逻辑相关,即论据在逻辑上支持论题,由论据可逻辑地导出论题真。

在相关谬误中,论证者利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功能,以言词来激起人们心理上的恐惧、敌意、怜悯或热情,引诱人们接受其论题。相关谬误主要表现为诉诸权力、人身、权威、无知、怜悯、众人等。

(1)诉诸权力

指论证者借助强力或威胁,迫使人接受其论题。

(2)诉诸人身

用论证者自身或别人在人身即人格或处境上的优势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一个命题的真理性。论据与论题之间只具有心理上的相关性,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如“某某人格高尚,他的话可信”,人格优秀的人说话未必全对。

(3)诉诸权威

在论证中以本人或他人的权威为根据来论证某一论题。诉诸权威是诉诸人身的一种情况。

例如,“地心说”是不能怀疑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么认为的。

(4)诉诸无知

以人们对某一个命题的无知为根据,从而断言该命题是真的。

例如,鬼是存在的,因为还没有人能够证明鬼是不存在的。

(5)诉诸怜悯

又称诉诸情感。即借助于打动人们的怜悯心、同情心,以诱使人们相信某命题。

例如,学生李某数学没考好,他找到老师说:“如果您给我不及格,我的奖学金就没了。”

(6)诉诸众人

指援引众人的意见、见解、信念或常识等来进行论证。

例如,鬼是存在的,因为很多人都说见到过鬼。

(7)人身攻击

用某人在人格或人身上的缺陷或不足作为反驳他所持的某·个论点的论据。人身攻击也是诉诸人身的一种情况。

例如,他曾经犯过错误,他说的话不可能是真的。我们通常说,“不能因人以废言”,某人虽然过去曾犯过错误,但他现在所讲的话却未必假。

以上就是关于分享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全部的内容,包括:分享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日常生活中要警惕5种“强盗逻辑”、逻辑错误类型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06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