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氮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中氮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第1张

钢中氮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是,

(1)氮含量高的钢长时间放置,性能将变脆,这一现象称为“老化”或“时效”。钢中氮含量高,会增加钢的时效性。钢中氮化物扩散析出速度很慢,是逐渐改变着钢的性能。氮化物析出还会引起金属晶格扭曲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从而恶化了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使钢变脆;氮使低碳钢产生的脆性与磷的危害相似,但比磷严重;磷造成钢的冷脆性,不产生时效性,若钢中磷含量高会加剧氮的危害。

(2)钢中氮含量高时,在加热至250~450℃的温度范围时,其表面发蓝,钢的强度升高,冲击韧性降低,称为“蓝脆”。

(3)钢中氮含量的增加,钢的焊接性能变坏。

(4)钢中加入适量的Al,可生成稳定的AlN,能够限制Fe4N的生成和析出,不仅改善了钢的时效性,还可以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5)氮可以作为合金元素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在冶炼铬钢、镍铬系钢或铬锰系等高合金钢时,加入适量的氮,能够改善钢的塑性和高温可加工性。氮还可以提高钢的奥氏体的稳定性,w[N]=015%~020%,可使lCrl8Ni9型不锈钢完全形成奥氏体组织。

这是金属材料的特性之一:任何金属材料在低温下的某一温度将会变脆(即塑性消失),这个由塑性转变为脆性的温度,就叫做低温脆性转变温度。

建筑金属腐蚀的主要形态:

①均匀腐蚀。金属表面的腐蚀使断面均匀变薄。因此,常用年平均的厚度减损值作为腐蚀性能的指标(腐蚀率)。钢材在大气中一般呈均匀腐蚀。

②孔蚀。金属腐蚀呈点状并形成深坑。孔蚀的产生与金属的本性及其所处介质有关。在含有氯盐的介质中易发生孔蚀。孔蚀常用最大孔深作为评定指标。管道的腐蚀多考虑孔蚀问题。

③电偶腐蚀。不同金属的接触处,因所具不同电位而产生的腐蚀。

扩展资料:

金属材料的疲劳现象,按条件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

⑴高周疲劳:指在低应力(工作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甚至低于弹性极限)条件下,应力循环周数在100000以上的疲劳。它是最常见的一种疲劳破坏。高周疲劳一般简称为疲劳。

⑵低周疲劳:指在高应力(工作应力接近材料的屈服极限)或高应变条件下,应力循环周数在10000~100000以下的疲劳。由于交变的塑性应变在这种疲劳破坏中起主要作用,因而,也称为塑性疲劳或应变疲劳。

⑶热疲劳:指由于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热应力的反复作用,所造成的疲劳破坏。

⑷腐蚀疲劳:指机器部件在交变载荷和腐蚀介质(如酸、碱、海水、活性气体等)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疲劳破坏。

⑸接触疲劳:这是指机器零件的接触表面,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出现麻点剥落或表面压碎剥落,从而造成机件失效破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材料

1扑救大跨度的建筑火灾需要注意哪些

(一)加强火情侦察,及时掌握大跨度厂房梁柱及顶部的变化。在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火灾的火情侦察中,除一般的侦察内容外,应着重侦察起火时间和厂房的梁、柱、人字架等构件有无扭曲、变形、跨塌等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灭火救援措施和防护措施,重点侦查火灾燃烧性质、燃烧面积和蔓延主要方向,以便及早准备并做好力量部署。要通过各种方式展开火情侦察,获取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情况、燃烧物质性质、火势蔓延的途径,火灾范围等重要信息。

(二)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一是大跨度建筑火灾应贯彻“固移结合”的原则进行人员疏散与救生。二是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疏散和营救。三是利用移动消防装备救人,在利用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疏散救人。

(三)科学预判意识,准确选择进攻突破口。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物火灾,必须在火灾初期阶段准确选择内攻突破口,建立有效的进攻通道。要牢固树立“选准、快进、守住”的作战意识。选准进攻突破口,应充分考虑到进攻路线的快捷,有效,在短时间内控火灭火。要重点以内部通道为依托选择突破口;以建筑防火分区为依托选择进攻突破口;以存放物资少、火灾荷载小的地段或区域为依托选择突破口;同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形状,如建筑形状不对称或呈不规则形状时,应选择在跨度最短处作为进攻突破口,并尽量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选择燃烧相对较弱的部位作为进攻突破口,对称布阵、同步设防、堵截火势、消灭火灾。

(四)科学破拆,排烟散热。在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物火灾扑救中应选择下风方向安全可靠的位置,实施快速有效排烟排热。在扑救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物火灾中,切忌形成四面围攻灭火的阵势,这样会造成火场高温烟气不易散出。要考虑充分运用建筑内部自动排烟设施、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排烟,利用移动排烟设施进行排烟,调用地方排烟、通风设备进行排烟,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破拆进行排烟,在短时间内排出现场高温烟气。同时也可采取破拆排烟口引导和改变火势蔓延方向,实现取舍适当,攻放结合,让现场高温烟气尽快散出,为有效实施内攻控火创造有利条件。

(五)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消防车到场后应就近占据水源,尤其是第一出动的消防力量应先行利用厂区或附近的市政水源。水源较远时,应及时组织人员寻找外围的天然水源,如江河、湖泊、池塘等天然水源取水,也可用消防车接力或运水向火场供水,确保火场供水的不间断。

(六)做好火场安全防范工作。钢结构建筑火灾蔓延速度快,大跨度厂房建筑起火后烟气毒气重,建筑外部飞溅火灾残留物及飞火威胁严重,人员逃生困难,救生装备展开困难,这些都导致了扑救钢构建筑火灾的危险性,所以做好火场的安全防范工作是扑救当中的重要环节。要设立火场警戒和火场观察哨,明确联络信号密切注视火场变化,并由交警、巡警对火场周围道路实施交通管制。指挥部根据观察哨提供的信息,及时调整力量部署,可为成功扑灭高层建筑火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关于火灾的小常识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火,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正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它是人类的朋友,有时是人类的敌人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 老城区火灾现场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 7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25 亿元,8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32 亿元进入 90 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 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火灾分类》(GB/T 4968-2008 2008年11月4日发布 2009年5月1日实施)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扑救措施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扑救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扑救F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火灾等级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①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④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3如何防止火灾中大跨度钢结构厂房跨塌

一、钢结构火灾时的理化性能 建筑用钢(Q235、Q345钢等)在全负荷的情况下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40℃左右。

钢材的机械性能随温度的不同而有变化,当温度升高时,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总趋势是降低的,但在150℃以下时变化不大。当温度在250℃左右时,钢材的抗拉强度反而有较大提高,但这时的相应伸长率较低、冲击韧性变差,钢材在此温度范围内破坏时常呈脆性破坏特征,称为“蓝脆”。

如在“蓝脆”温度范围内进行钢材的机械加工,则易产生裂纹,故应力求避免。当温度超过300℃时,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开始显著下降,而伸长率开始显著增大,钢材产生徐变;当温度超过400℃时,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急剧降低;到500℃左右,其强度下降到40%~50%,钢材的力学性能,诸如屈服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荷载能力等都迅速下降,低于建筑结构所要求的屈服强度。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对 钢梁的耐火极限进行了验证,确认了I36b、I40b标准工字钢梁的耐火极限分别为15min、16min(钢梁内部达到临界温度:平均温度538℃,最高温度649℃)。因此,若用没有防火保护的普通建筑用钢作为建筑物承载的主体,一旦发生火灾,则建筑物会迅速坍塌,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钢结构厂房的防火措施 通过对钢结构火灾时的理化性质数据查询统计,解决好钢结构抗高温能力是预防和减少火灾时大跨度建筑跨塌危险的有效途径。解决好钢结构的抗高温能力,可以运用“此消彼长”的原理,从提高钢结构耐火极限以和迅速降低火场温度两方面考虑。

1、阻隔温度,提高钢结构耐火极限我国的钢结构防火主要采用防火涂料、发泡防火漆和外包防火层等方法。 ⑴防火涂料法防火涂料法就是在钢结构上喷涂防火涂料以提高其耐火极限。

目前,我国钢结构防火涂料主要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即薄型(B类,包括超薄型)和厚型(H类)。薄型涂层厚度在7mm以下,在火灾时能吸热膨胀发泡,形成泡沫状炭化隔热层,从而阻止热量向钢结构传递,延缓钢结构温升,起到防火保护作用;厚型涂层厚度为8-50mm,涂层受热不发泡,依靠其较低的导热率来延缓钢结构温升,起到防火保护作用。

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场合:①室内 钢结构、轻型屋盖钢结构及有装饰要求的钢结构,当规定耐火极限在15h及以下时,宜选用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4火灾逃生的常识内容是什么

火灾逃生的常识内容如下: 1平时想好几条不同的逃生路线。

2躲避烟火时不要往阁楼、床底、大橱柜内钻。 3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被褥勇敢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4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千万不能往返火场取财物。 5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身上着火时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 7切不可盲目跳楼,可以把床单等撕成条状结成绳子拴在窗框的固定物上,顺绳子滑下或下到没有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8充分利用房内门窗、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9楼上如果被火围困,可向室外抛扔沙发垫、枕头等软物或其他小物品,夜间则可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10若逃生路线被火封堵,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往门窗上面泼水,并用湿毛巾堵住缝隙,等待救援。

5火灾逃生小常识有甚麽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以上就是关于钢中氮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全部的内容,包括:钢中氮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请教金属材料的脆性温度和具体原因分类、大跨度火灾基本常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96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