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为什么叫做吴中第一山

虎丘为什么叫做吴中第一山,第1张

全国AAAA级景区及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二零零一年十二月通过ISO9001—14001双体系认证。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吴中第一名胜美称的地方是虎丘。

虎丘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到苏州是不得不去的地方,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这里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虎丘最有名的就是虎丘塔和虎丘剑池,其中虎丘塔被称为东方比萨斜塔,而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据说出自颜真卿的手笔。每年虎丘都会举办几次花会庙会活动,将会展出大量中外名花植物,布景静美,又有演出等活动,是游览虎丘的良好时机。

苏州吴中气候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苏州古城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

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盛泽;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举世无双的,而虎丘更为其中之佼佼者,她历史悠久景色秀 丽,号称“吴中第一名胜”。宋朝著名文豪苏东坡游过虎丘 后也叹为观止,赞曰:“到姑苏而不游览虎丘其实乃未至 也!”

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北郊区,著名的七里山塘就横卧在 她的身旁它是一座小山丘,因其山形似虎,故得此名。山上松柏常绿,林木参天,十分幽静,倒也有一番“草木幽径深”的情趣,虎丘的景色之美在于“丘” ,她的精华全都凝聚在“十八景”上。

走进大门,正前方的**建筑物,便是“虎丘十八景” 的第一景—断梁殿。跨过髙高的门槛,进入殿堂,殿内 “四大金刚”各居其位,手持兵刃威严地注视着人们,像 仪仗队迎接贵宾似的。最使人惊奇不已的是,这殿堂的正粱 是断成二截的。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当地官员在 此造了一座“吉祥殿”,但在上梁时,建筑师有意把正梁弄断,而殿宫不塌,以显示自己的才能。这一下果然博得皇帝 的赞赏,说:“此乃断梁殿! ”断梁殿从此出了名。

苏州园体的格局安排得真是巧妙人们刚出殿堂没几 步,便会听到淙淙的清泉声这就是“憨憨泉”。再向前, 地势逐渐增髙,绕过“试剑石”眼前豁然开朗,驻足远望, 只见一片开阔地约有足球场大小中间横躺着一块巨石, 长约二十多米,宽约十多米,呈不规则长方形这也是一处 有名的古迹—“千人石”。石质呈赭红色,阳光照耀下十 分耀眼。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给自己造坟墓,征发 了一千多民工,他怕这些人知晓内情,墓成后竟残忍地把民 工全部杀害了,民工的鲜血浸透了这“千人石”呀!

站在千人石上,仰头望去,东南面就是虎丘塔这是座 石塔,外部呈八面形,有八个棱角塔分七层,高约二十六 米,里面却是木质结构,木头的梁,木头的椽。据说虎丘塔 下就是吴王墓。虎丘塔泡经沧桑,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 雨,但他像一位坚强的汉子,巍然耸立着,成了姑苏的骄 傲前几年虎丘塔玻败不堪,倾斜竟三十度,和著名的比萨 斜塔差不多,人民政府修缮了虎丘塔,使这位历史的臣人又 恢复了青春

漫步走下千人石,信歩走入月洞门,迎面石碑上写着 “剑池虎丘”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明朝吴中两才子祝枝山和唐伯虎合书的走上台阶,绕过走廊,来到“天 桥”上这“天桥”下的池塘,便是“剑池”,相传从前有 条恶龙在桥下池塘作怪,一位仙人正好路过此地,便把双剑 从桥上掷下,正中恶龙的头部和腰部,恶龙因此毙命。如今 站在桥面上向下看,那一截顽石,据说就是恶龙,两把宝剑—其实是两柱石笋,插在龙头和龙腰上

“虎丘十八景”要是一一介绍,得写上万字。

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虎丘又不愧是人 间天堂屮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州有这些山:穹窿山、天平山、灵岩山、虎丘山、洞庭东山等。

穹隆山

在喇嘛山西行约10余公里,在高如屏的山体中,有两个直径约6米的圆孔穿山而过,构成山光画廊一大奇景。

天平山

天平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滨,是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天平山海拔201米,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

灵岩山

灵岩山位于江南水乡苏州西南的木渎灵岩山,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旧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怪石”之说。

虎丘山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由此得名。

景区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山丘、奇石、峭壁、池潭、泉水、河流、古树名木以及新石器文化层遗址、名胜古迹、摩座石刻、碑刻、古建筑、古桥梁、民俗节庆于一体的旅游风貌。

洞庭东山

洞庭东山,又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东山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连天,渔帆鸥影点点,与洞庭西山、光福邓蔚等72峰交汇而成结丽宽广的太湖风景区。

虎丘山在苏州城的西北七里,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虎丘山风景幽奇,至今仍保持“出城先见塔,入寺始登山”的特色。虎丘山绝顶海涌峰,为晋代王荀的“琴台”遗址。山上,千年宋塔“云岩寺塔”古朴雄奇,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塔高47。7米,整体比例适度,塔身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造型美观。由于塔身向西北方向明显倾斜,而成为一大奇观。塔的结构为七级八面,在各层内外壁塑浮雕写生牡丹数十式,用红、白、黑三色,风姿绰约,系宋人绘画,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迹以及神鹅昴监察院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留连忘返。危崖陡壁上,飞梁渡涧,轩阁临崖,前山憨憨泉、试剑石、真娘石、千人石、二仙亭、白莲池、点头石、双布桶、剑池处处传说动人,山顶小吴轩、望苏台、致爽阁可以远眺古城风貌,纵览四野景色。

站在虎丘中心的“千人石”上,但见东南松柏成片,西北轩阁迭连,近看剑池,远望古塔,境界开朗,景色壮丽。

位于虎丘西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形成了宜人的绿岛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乐园,每至秋日,有万千苍鹭绕塔盘旋,蔚为壮观,成为一绝。

虎丘还是苏州民间重要的集会场所,根据“三市三节”的历史,景区创新推出了春季的艺术花会,展现了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一批名贵花卉的迷人风姿,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与花会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风情浓郁的金秋庙会,再现了山塘出会的盛况,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间艺术节目,深得游客喜爱。如今,一年两会已成为著名的特色旅游项目,是苏州的旅游热点。

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

深山藏古寺。中国的寺庙,多在深山密林中,唯虎丘独具一格。古人曾用“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的诗句,来描绘虎丘的丛林景色。虎丘山,山寺一体,胜迹芸萃。进山门拾级而上,山路两边有“憨憨泉”、“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庙”等名胜。

憨憨泉是一口井,相传当年虎丘寺中有一小和尚,忠厚老实,每天做完佛事,都要到山下担水,非常辛苦,但他从无怨言,劳禄数年,感动了神灵,赐给他一道清泉。一天,小和尚担水上山,感到十分疲劳,就在半山腰的一片光石上躺下休息,朦胧中听得石下有潺潺水声,他凿石挖井,果然得到一汪泉水。从泉中担水上山,就省力多了。小和尚老实巴交,吃苦耐劳,不耍滑头。对不会使心眼的人,吴语称为“憨”,这泉是这位很“憨”的小和尚凿出来的,“憨憨泉”因此得名。

试剑石,是一块卵形的巨石,石面正中有一条深而齐整的裂缝,据说这是春秋时期铸剑专家干将和莫邪夫妇试剑时劈开的。干将、莫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冶炼家,尤善铸剑。相传,他们铸造的宝剑能自己飞出去杀死敌人。现在苏州城内有干将路,就是为了纪念他们命名的。还有一座干将坊,人们说是当年干将铸剑的作坊。干将铸的剑是否能飞,我们只当是传说,但他铸造的宝剑非常锋利,确有事实为证。现在苏州博物馆里陈列着的一把近年出土的吴王剑,系出自干将之手,埋在地下2000多年,至今仍寒气袭人,锋利如初。

与山路相接的是一块可容千人的盘石,石面光滑如削,向东北微倾,颜色呈肉红色。传说夫差将父亲埋葬以后,把千余名工匠赶到这块石头上,全部杀害灭口,工匠的鲜血把石头都染红了,以致直到现在仍呈肉红,这块盘石就称为“千人石”。其实,虎丘山的岩石是火成岩的一种,主要由肉红色的矿物组成,夫差杀人灭口,纯属附会之谈。相传到了晋朝,有一高僧生公和尚,常在这里宣讲佛法,听众逾千人,都静坐在此石上。生公讲得明理透彻,听众人人折服,就连千人石畔那方莲池中的石头,也点头赞许。“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指这件事。

千人石往东的山崖上,有一石洞,名刚“勾践洞”。史传,当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沦为人质,被扣押在吴国。吴王命人在阖闾墓旁凿一石洞,让勾践夫妇居住,令勾践为吴王养马,打扫庭院。这石洞,后来人们称为“勾践洞”。

千人石北缘的石壁上,镌刻着“虎丘剑池”四个大字,雄浑苍劲,据说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有人说现在的“虎丘”两字已非真迹,是后人所补,故苏州人有“真剑池,假虎丘”之说。这四字的右侧,是名闻天下的剑池”。相传,阖闾爱剑,死后,夫差将他一生中珍藏的3000多口宝剑全部葬入墓中,包括“鱼肠”,“专诸”等盖世名剑。后来,据说秦始皇、孙权等人,都曾派人到虎丘凿石求剑,均无所获,而凿石处却形成了深池,故称“剑池”。剑池呈长方形,两侧有山石相夹,池内清泉,不盈不竭。前人说剑池与东海相通,实际上剑池只有6米多深,l955年疏浚时,曾将池水抽干。经发掘,发现池底北端有石缝,上尖下宽,里面可容一人通过,洞璧是整块的岩石,深处又较宽敞,有一人多高,可以并排通过3人。洞的尽头,有人工加工过的3块巨石筑成的一道石墙,挡住了去路。这石墙可能是阖闾墓的墓门。据记载,阖闾墓“铜樟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鬼眶”。为营造闷阎墓,征调l0万民工,历时3年才完戌。根据墓门的走向,墓室可能在虎丘塔下,为保护这干年古塔,虽然探知墓门,也没有开掘。

剑池周围景色幽静,寒气逼人,池边陡岩高达十几米,藤萝斜挂,云天一线,方寸之中,顿现绝岩干嶂,奇险异常,两崖顶峰,一桥飞架,铺桥的石板上,有两眼水井,人在桥上,可用拈辕挠取池中之水。中国成语∶“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出典就在这里。

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的虎丘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宋代人诗人苏东坡说得好∶“到苏州而不游虎丘山,乃是憾事”。

苏州全市地势低平,山峰丘陵零星散布共有100 余座,一般高100—350米,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

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另外有有南阳山(338米)、西洞庭山缥缈峰(336米)、东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灵岩山(182米)、渔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扩展资料

穹窿山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拾阶而上,步移景易,或苍松翠竹,或泉水潺潺,环境极为清幽静谧。612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茅蓬坞”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馆,拥有牛鼻栓、短穗竹、紫楠等名贵树种以及穹术等药用植物,已探明的药用植物就有151种。

穹隆山景区还是苏州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林间氧气充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万个,是一般空间负离子含量的400至500倍。

穹窿山景区历史悠长,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其又一资源优势。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

参考资料了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了来源:百度百科--穹窿山

以上就是关于虎丘为什么叫做吴中第一山全部的内容,包括:虎丘为什么叫做吴中第一山、吴中第一名胜美称的地方是、虎丘―吴中第一名胜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84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