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雨传翻译

任伯雨传翻译,第1张

原文: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事作,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伯雨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宋史 列传一O四》)

[注] 束湿:本义为捆扎湿物,湿物易束,故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

译文: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管理下级如同捆扎湿物(那样急切严厉),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伤口(那样周到细心)。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雍丘因盗贼多而困窘,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奔京城的船只,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听用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久窃取朝廷大权,欺骗朝廷,流毒百官,趁先帝变故的仓促之机,就表现出篡位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在什么地方安置陛下与皇太后!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问,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以为该杀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疏108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里告诫他把少说或不说当作是主要的。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章弹劾曾布。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官员结党的事发生了,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送通州。又被蔡卞陷害,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用匿信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中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送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样,他说:“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合当从此诀别。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会枉杀无罪之人吗”

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已故的)伯雨为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采纳他的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熙年中,赐谥号忠敏。

甫fǔ

1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台~(询问别人名号的礼貌用语)。

2

刚刚,才:年~弱冠。惊魂~定。

3

大:“无田~田”(不要去耕大田)。

4

姓。

姓甫

台甫

杜甫

甫至

甫田

吴樘传文言文翻译如下:

吴樘,字仲桨,常州人。因避孝宗讳,故以字行。仲桨生时,会天暴雨,屋舍被淹,水初及股,后可没人。父十八将妻子拆户为舟,以樘为桨,当是时,天雷滚滚,妻腹痛产子,十八以樘、桨名字之,户难负重,故自沉以活妻子。

仲桨襁褓流离,未识而孤,性聪慧恭谨,耽思坟籍,事母亲以孝闻。仲桨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束发举秀才,弱冠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末,历侍读、右谕德。

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四年,擢礼部右侍郎。俄以忧归,哀毁骨立,上欲夺情擢礼部尚书,为国子监祭酒严嵩沮。仲桨闻之曰:“知我者,惟中也!”言讫涕下。仲桨为人木强,然其未知嵩之险恶。向者,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而仲桨未察。

服阕,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亡何,代贾商书为尚书。其性纯孝,服虽除,菜蔬寝苫不改,不啖鱼肉,哀戚过礼。遇事英发,掀髯论辩,法家拂士不能过之。

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少不留目。七年冬月,两广总督王守仁卒,遗言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仲桨恸哭三日。

九年,上欲以公主妻魏国公子,因宠甚,欲厚嫁妆倍于长公主,问群臣可不。嵩曰:“甚善。今河清海晏,陛下当假此示我天朝上国之威。”仲桨讽之曰:“曩者汉明帝欲封皇子,帝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

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纵河清海晏,礼不可废,诚愿陛下三思。”嵩闻言不豫曰:“吴尚书知故事,嵩独不知不?汉明帝北击匈奴,帑廪为之空,今方盛世,民间适女尚尚贵重,况皇室乎!

且夫汉明帝虽有政绩,然性褊察,吴尚书言此,岂非怀祸藏奸,言陛下弗如汉明帝乎!”御史甄厅画附议。仲桨欲引古谊以折之,然不善辞令,色红涨,手足唇须皆颤栗,良久,乃曰:“严嵩毁我!老匹夫敢尔!”

嵩恚曰:“吴尚书诡谲多端,包藏莫测,畏人言耶?”仲桨奋起以笏击之,为同僚邀,上怒不可遏,曰:“去!尔曹视朕为雾霭耶!”坐咆哮朝堂,出知襄州。

仲桨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服。前尹以刻深为治,或谓宽处为患,仲桨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襄州有国戚陈美男恃宠用事,受赇无数,官民皆惧之,仲桨视事月余按之,请付法。上乃特原之,仲桨疏曰:“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何不曲赦之,臣请将挈家趋爪哇国,以为忠贞将来之戒!”上无奈乃许之,由是襄州肃然。

十年春,会天大旱,仲桨躬身祈雨,剪其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雨乃大至,仲桨立于雨中,雨沾足乃止。明年夏,涝且飞蝗,襄州大饥,人相食,至有黔首啖泽中雁矢,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

或请以兵击之,仲桨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无食,故相率剽掠苟活耳。”遂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奏蠲逋税银十万。帝将鬻淮、浙余盐及所没产,易银振之。或曰:“易银缓,非发帑金不可。”

嵩阴沮之,事遂寝。仲桨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活者甚众。仲桨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间,如是旬余。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疫大作,仲桨遍问疾苦,妻子侍医药,民皆得之。

是年秋,襄州颗粒无收,仲桨乃商度地势,佣黎庶以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如此水患不足虑,民亦得钱为生计。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

越明年,乘舆巡行,盛赞之,欲委之重任。嵩谏曰:“仲桨兴土木于饥馑之年,民多衔之,未黜已为恩,如何进之?”遂寝。后邻州大蝗,侵入襄州界辄死,岁屡有年,且以丰稔闻,百姓歌之。

仲桨擅属文,喜谭兵,雅谙韬略。时有倭寇夏港,或谏仲桨可击之,转常镇兵备副使。襄州黎元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仲桨,未果。及去,元元邀涕泣,声震十里,至有黄发拦马、垂髫牵衣。

仲桨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日:“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倭寇黠甚,公使人觇之,乃定计,未几,夏港大捷,追歼之靖江,已,偕从巡抚蒙枫趁倭出海。飞表献捷,天子壮之,累进河南右布政使。

十八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甫至,军饷不继,士哗噪将变,仲桨慰荐之,趣台司发饷,军乃戢。寻大军入蜀,道宁夏,师进,次于郊,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

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转都督佥事。仲桨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内降附,数出兵捣巢。

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仲桨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仲桨为吮之,众皆帖然,无乖令者。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宋代·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送别 , 感伤写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创作背景 元丰五年(1082),王安石送弟王安礼赴京任尚书左丞。从熙宁九年(1076)罢相返金陵至是时,王安石已七年未与长女相见,此番送弟,触景生情,更为思念远方的女儿,诗人饱含深情,融情入景,写下这首七绝寄予她,表达了父女之间的骨肉至情。 赏析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也是一位有丰富感情和平凡心的平常人。他这首借送弟兼寄女儿的诗,充分表现了一个兄长、一个父亲对亲人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实是写给女儿的,是为了送弟的缘故,来到龙安江边,触景生情,想起女儿出嫁时的复杂心情,不由得再次泪下沾衣。封建社会女子出嫁后,与父母的关系就疏远了,骨肉分别,给父亲的心灵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孩子的家庭幸福又是父母所期盼的,因而分别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很少有父亲如此真实地表露对女儿出嫁的种种无可名状的心态,王安石却深切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平凡的父亲的心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諡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唐代·杜牧《送薛种游湖南》

送薛种游湖南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送别同情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唐代·王昌龄《重别李评事》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送别 , 友谊抒情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唐代·齐己《送人游塞》

送人游塞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边塞送别

王安石诗词: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宋代:王安石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译文: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春夜》——宋代: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译文: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

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北陂杏花》——宋代: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译文:围绕着杏花的是满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么地鲜艳动人。

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飘飘似雪,也应飞入清澈的水中,胜过那路旁的花,落了,还被车马碾作灰尘。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唐代·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秋天 , 思念 , 友人孤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秋风秋雨中,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

在闲适自得中,生出早秋的意境。

故人远别,令我心中无乐。

不要说我没有送你到门外,我心已跟随你远去。

知心之人何必求多,只要是心意想通。情趣相投即可。

你一去,剩下我独自一人,即使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顿觉它是空荡荡的。

赏析

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线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像的空间。

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与元稹交情之深,与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创作背景 《别元九后咏所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元和元年(806年)送别元稹之后写的,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818篇诗文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安得万妆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缠头。——宋代·秦观《秋日三首》

秋日三首

宋代 : 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缠头。

秋天 , 写景 , 生活 , 组诗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宋代·苏轼《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宋代 : 苏轼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秋天 , 写景 , 赞美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宋代·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瑞鹤仙·秋感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秋天 , 羁旅 , 写景感伤

以上就是关于任伯雨传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任伯雨传翻译、“甫”组词、吴樘传文言文翻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81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