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验验证四氨合铜离子与四氨合铂离子的稳定性

如何实验验证四氨合铜离子与四氨合铂离子的稳定性,第1张

四氨合铜稳定性好,因为四氨合铜由于姜泰勒效应,变成了正方形结构,受姜泰勒影响的还有四氯合铂,也是正方形结构

然后配合物稳定性是正方形>八面体>四面体 四氨合锌是四面体结构,所以四氨合铜稳定性更好。

因为氯化铜是有毒的。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就生成了氯化铜。

氯化铜为单斜品系**或黄褐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其易溶于水(g/100g):0℃时692、10℃时715、20℃时745、25℃时764、30℃时783、40℃时868、50℃时894、60℃时980、100℃时1105;溶于乙醇:0℃时433、20℃时500、40℃时583、60℃时708;溶于甲醇:0℃时565、20℃时586、40℃时618、60℃时664;也溶于乙醚、丙酮、吡啶、液氨和硫酸。

氯化铜本身由于离子极化和姜-泰勒效应而呈平面四方形结构,而不像其他过渡金属二氯化物(如氯化亚铁)呈正四面体结构。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在湿空气中潮解,潮解后成绿色。相对分子质量17048。相对密度254。熔点110℃(失去二分子水,变成氯化铜)。氯化铜水溶液重结晶时,42℃以上得一水合物,24~26℃得二水合物,15~257℃得三水合物,15℃以下得四水合物。

氯化铜水溶液高浓度时呈黄绿色,在浓度稍低时呈绿色。中等浓度呈蓝色,稀浓度时呈天蓝色,加热时呈黄褐色。

氯化铜的溶液通电后,成为金属铜和氯气。这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因为是通电作用引起的分解,所以叫做电解。氯化铜这样的物质叫做电解质。

与磷酸、亚磷酸、次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铜。

与碱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氯化铜有时也可以作氧化剂,还可以和可溶性的盐类发生复分解反应。

氯化铜水解时,它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制氯化铜溶液时,我们把氯化铜溶解在稀盐酸中,以免氯化铜水解产生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使溶液变浑浊。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1经式的3种都没有对映体(位于对角线的两个氨的中垂面是对称面)

2Cu2+的6配位结构是个不稳定的拉长八面体,由于姜-泰勒效应,两个顶点上的配位原子离Cu2+很远NH3和H2O同时配位时,NH3配位能力较强,H2O较弱,所以H2O必须占据拉长八面体的两个顶点由于对称性,剩下4个配位点都由NH3占据比较稳定所以应有x=4

3S算是S2-配位,电荷数-2;NO其实是提供了3个电子,一般可看成NO+配位,电荷数+1考虑电荷平衡,Fe的电荷总和必须为-2,所以平均氧化数-05

三氧化二锰-性质:

黑色晶体。有毒!相对密度450。难溶于水、醋酸,溶于冷盐酸、热硝酸及热硫酸。1080℃脱氧。细粉尘可燃。氢气还原时在230℃生成四氧化二锰,300℃以上生成氧化亚锰(MnO)。由二氧化锰在空气中加热至530~940℃制得。三价锰的水合氧化物称锰棕,用作布的印染剂。是制锰化合物的原料及中间产物。

四氧化三锰是一种黑色四方结晶,经灼烧成结晶,属于尖晶石类,离子结构为

,其中二价和三价锰离子分布在两种不同的晶格位置上。氧离子为立方紧密堆积,二价锰离子占四面体空隙,三价锰离子占八面体空隙。温度1443K以下时四氧化三锰为变形的四方晶系尖晶石结构,变形原因为姜-泰勒效应;1443K以上则为立方尖晶石结构。[3]

室温下四氧化三锰是顺磁性,但在41~43K以下时则有亚铁磁性。[4]

四氧化三锰在自然界中以黑锰矿形式存在,是最稳定的氧化物。不溶于水,可溶于盐酸。

白色

参考一下

无水硫酸铜

分子式

CuSO4

分子量

15968

无水硫酸铜为乳白或略带淡红色粉末。粉尘刺鼻性很强。溶于水及稀的乙醇中而不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溶液具有弱酸性反应。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吸湿性很强。在高温中形成黑色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胆矾经过加热脱水处理后的白色粉末,化学式CuSO4,一遇水变蓝)通常实验用作证明有无水分存在。无水硫酸铜在化学工业中用来制取其它铜盐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船底防污漆原料,干燥剂,催化剂等方面。

储运注意事项

无水硫酸铜储于干燥库房中,储运时严防雨淋和潮湿,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搬运时轻拿轻放,防

止包装破损,工作人员要戴口罩,防止吸入。

四水合铜配离子空间构型一定是

平面正方形,几乎所有Cu2+离

子的四配位离子都是这种构型,

书上一定是错了,需要纠正,这

是由Cu2+离子的3d9的电子构型

决定的,形成配离子时3d上的一个

电子激发到高能级,所以形成的配离

子是平面正方形

现象:电解阳极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阴极有紫红色固体出现 。

反应方程式:

阳极反应式:2Cl- - 2e- ===Cl₂ ↑

阴极反应式:Cu2+ + 2e- === Cu

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

CuCl₂ =电解= Cu + Cl₂↑

氯化铜是蓝绿色斜方晶系晶体。相对密度254。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本身由于离子极化和姜-泰勒效应而呈平面四方形结构,而不像其他过渡金属二氯化物(如氯化亚铁)呈正四面体结构。

易溶于水,溶于醇和氨水、丙酮。在乙醚,乙酸乙酯中也有一定溶解性,故在有机反应中为常用的催化剂(尤其是碳氢活化反应)。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至100℃失去2个结晶水,但高温下易水解而难以得到无水盐。

扩展资料:

氯化铜用途

1、用作媒染剂、氧化剂、木材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等,也用于石油馏分的脱臭和脱硫、金属提炼、照相等。

2、氯化铜可以作为氯化试剂、氧化试剂和路易斯酸试剂。

氯化铜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钠、钾、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铜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实验验证四氨合铜离子与四氨合铂离子的稳定性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实验验证四氨合铜离子与四氨合铂离子的稳定性、工业制的氯化铜或为什么要用乙醇洗涤,且选择真空干燥、大学化学co(nh3)3h2obr3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69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