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五大菩萨的坐骑

道教五大菩萨的坐骑,第1张

现存道教传说中最古老的宫观 陕西周至的楼观

佛教的寺庙(建筑):河南洛阳的白马寺;西藏拉萨的大昭寺;山西应县的木塔;意见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等等

四大菩萨的别号、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

文殊菩萨(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

观世音菩萨(大悲菩萨);手持法器(净瓶、杨柳枝);道场(浙江普陀山);

地藏菩萨(大愿菩萨);手持法器(锡杖、如意珠);道场(安徽九华山)

道教名山有:湖北五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山东崂山 等

道教的建筑:北京的白云观;湖北五当山的金殿;等

文殊菩萨简介

文殊菩萨,梵音名号 Mañjuśrī ,旧称文殊师利。古译:妙德,妙吉祥,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文殊菩萨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释迦牟尼、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能、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是象征佛陀智能的菩萨,称“大智”。

文殊菩萨的狮子是表示智慧犹如狮吼能降伏一切烦恼,而不是真的坐在狮子身上(文殊菩萨手中的剑也是表示以智慧如剑能斩断烦恼的意思),佛和菩萨何其忍心坐在动物身上?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萨是属兔人的本命佛

文殊菩萨是属兔人的本命佛,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该本命佛能保佑兔年出生的人,增加创造力、开发力,使您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使事业飞黄腾达。因此兔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文殊菩萨之本命佛法像,能获文殊菩萨保佑加倍,增长智慧,使学业事业顺利,婚姻和谐,破除一切烦恼。

《法苑珠林》引《大集经》言:“阎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 “其所以分配之义,则《旸谷漫录》言之颜详。据之,子、寅、辰、午、戌、俱阳,故取相属之奇数以为名的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属阴,故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的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

据佛经记载,该十二兽即是现在的十二生肖,他们均有相应的一位菩萨化导、护持。这就是信众所称的本命佛,是千年以来人们所供奉的护法善神!“本命佛”是与十二生肖者磁场最接近、感应力最强的佛。诚心信奉,本命佛的灵体自然旺盛,能使众生逢凶化吉、事业顺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

属鼠本命佛:千手观音菩萨

属牛本命佛:虚空藏菩萨

属虎本命佛:虚空藏菩萨

属兔本命佛:文殊菩萨

属龙本命佛:普贤菩萨

属蛇本命佛:普贤菩萨

属马本命佛:大势至菩萨

属羊本命佛:大日如来

属猴本命佛:大日如来

属鸡本命佛:不动尊菩萨

属狗本命佛:阿弥陀佛

属猪本命佛:阿弥陀佛

文殊菩萨的事迹

文殊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见《文殊般涅盘经》)《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之前,南方称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号为龙种上如来,即是今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是也。’《央掘魔罗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

而在《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第三王子名叫“王众”,在宝藏佛之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于将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没有止尽无有界限地,庄严清净佛国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广大的十方国土,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无量的珍宝充满其中,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没有种种女人,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也没有声闻辟支佛等未发广大菩提心的众生。一生得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充满整个世界。第三王子发愿以后,宝藏佛即为他命名为“文殊师利”,授记他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为“清净无垢宝窴”的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现如来”。’

《观佛三昧海经》说:当时世尊为诸大众,说观佛三昧之后,文殊菩萨接著又告诉大众说:‘在过去宝威德如来时,一位有德长者的儿子,名叫“戒护”,仍在母胎的时候,就受了三归依。到了八岁时,父母礼请世尊到长者家接受供养。那时童子见到佛陀,安详的威仪、平稳缓慢的步行,在佛的每一步脚下生出莲华,而且身相具有广大光明。见了以后非常欢喜,向佛恭敬礼拜,礼拜之后仔细地看著世尊,眼光不曾暂时离开。一见到佛之后,即除去百万亿那由他劫生死重罪。

自从这次见佛以后,生生世世恒常遇到百亿那由他恒河沙数诸佛。如是众多的世尊们都开示这个观佛三昧,后来又遇到百万尊佛陀出世,皆是同一个名字,号为“栴檀海”。当时童子都亲自奉事供养诸佛,中间毫无遗漏空缺,既礼拜供养诸佛世尊,又合掌恭敬地观看佛的相好。由于观看佛陀身相的这种殊胜功德之因缘业力故,再一次又能亲近百万阿僧只劫诸佛。从此以后,就获得了百万亿的念佛三昧,得百万阿僧只的旋陀罗尼。既得此三昧及陀罗尼后,诸佛即现前为他说无相法,刹那之间就获得首楞严三昧大定。

由于最初童子受三归依,礼拜一次佛陀的缘故,又因为仔细观察如来的相好,心无疲厌懈怠。只是由于这个短暂的因缘,就能够遇到无数诸佛,更何况是一向专心系念,完整究竟地思惟,观察如来色身的种种相好呢?当时的童子,难道是别人吗?那就是我文殊师利啊!’文殊师利菩萨说完之后,释迦世尊告诉阿难:‘你应当受持记忆文殊师利所说的话,普遍地告知一切大众,以及未来后世的众生,如果有人能够礼拜、能够念佛、能够观佛者,应当知道此人,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功德平等没有差异。’

又《文殊发愿经》与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末后的偈颂大略相同,《文殊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文殊、普贤,是华严会上辅佐毗卢遮那佛的两位大圣,此二大菩萨所陈述的行愿,以及他们说法度众生的内容,无不是以念佛为基础,以净土为归宿。世间上有一些执著华严而却轻视净土法门的人,应当知道要明察警惕才是!

文殊菩萨—智慧的代表

文殊菩萨的本迹

诸佛菩萨,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特别是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因为文殊菩萨,是三世果上如来,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文殊菩萨,过去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在央崛摩罗经说:文殊菩萨,现在北方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在宝积经中说:文殊菩萨当来成佛,名普见如来。在华严经则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今为辅助释尊教化众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示现出生于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一婆罗门家,父名梵德,从母右协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同等。

梵语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略称文殊,译名妙吉祥,或妙德。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大乘心地观经言:‘文殊师利大圣尊,十方诸佛以为母;一切如来初发心,皆因文殊教化力。’放钵经中,释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云:‘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

文殊菩萨,本居佛位,何止是释尊之师,亦释尊的师祖。在法华经序品中说:无量劫前,有二万日月灯明佛出现于世:其中最后一位日月灯明佛,末出家时,有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后闻父王出家已成佛道,皆舍王位,出家修行,发大乘意,皆为法师。时日月灯明佛座下有妙光菩萨,曾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常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为彼说法华经,佛入灭后,佛的八王子,皆以妙光菩萨为师。

妙光菩萨教化八王子,令其坚固菩提心,终于次第成佛,其最后佛名燃灯佛。而然灯佛正是释迦如来的本师。时妙光菩萨,即今的文殊师利菩萨。是以文殊菩萨,岂独是释尊本师,亦是释尊的祖师,今以祖师身份,示现为弟子,可见佛法平等,不生执著,但为利生,不拘世俗知见。而文殊菩萨本门的深远,智慧的超越,亦由是可知。何止是佛教中智慧的代表,简直是无上智慧的化身。

关于西游记中文殊菩萨的坐骑?

在《西游记》里,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猁怪,一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化作全真道士,迷惑乌鸡国国王,然后把国王推到恭里,自己冒充国王。狮猁怪一只可怜的被阉掉的青毛狮。他第一次下界的原因是这样:当初乌鸡国国王喜欢吃斋念佛,估计养了不少和尚,塑了不少泥像。这事让如来知道了,说这国王不错呀可以考虑发展成下线,于是就派文殊菩萨过来给他洗脑。文殊菩萨就变成一个凡僧,跑过来游说。估计是说这个职业很有前途呀,要不辞了职跟我一起去干吧(原文了: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但他的洗脑本事不到家,不知怎么得罪了国王。用文殊菩萨自己的话说就是被捆住在水里泡了三天,幸亏六甲金身把他救出来。如来就下旨说著还了得,他泡你三天,你就泡他三年。于是就派青毛狮到乌鸡国来,先是变成一个道士,呼风唤雨与之后成了国师。有一天把国王推下井中,自己则变成了他的样子,继续在这里当国王。

第二次,是伙同普贤菩萨的白象坐骑,还有所谓的“如来的亲娘舅”大鹏鸟一起下凡。狮猁怪在后面狮驼岭又再次登场,和普贤菩萨的白象王还有大翅金鹏做起了兄弟。不过在乌鸡国的时候叫做狮猁怪,在狮驼岭叫做青毛狮子怪。有人说这文殊菩萨是不是有两头坐骑呀?其实还是同一头。第一外貌的描写就不说了,都是青毛狮子,描述非常相似,同时其武器也都是大刀。第二坐骑应该属于领导特殊配置,观音、普贤都只有一头,文殊菩萨也没有理由超标。

文殊菩萨有那些坐骑

青狮

很多众生都愿意做菩萨的坐骑的

普贤菩萨坐骑是白象

文殊菩萨坐骑是什么?四大菩萨坐骑的含义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口首仙的青狮。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与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象自然象征力大无比,也就是说,我们行动的时候,一定要坚韧不拔,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成功。

观音菩萨坐骑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犼是什么动物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据说,犼凶猛异常,别说吃人,连蛟龙都不是它的对手。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地藏菩萨,像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法。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西游记中文殊菩萨到底有几个青狮子坐骑

书中文殊座下的青狮两次下界为妖作怪,不过可能是同一只。从时间上看,第一次下界是在乌鸡国,乌鸡国国王曾经把文殊菩萨扔水里泡了三天,如来暗示青狮下界报仇,把那国王推井里泡了三年,替他做了三年国王,只是在三十七回的事情,之后被文殊收回。

之后在七十四回,取经四人来到狮驼山,大妖王又是文殊的青狮,这次还勾搭了普贤的白象,如来的大鹏舅舅一起作案,把狮驼山的势力经营得十分雄厚,手下妖兵能有四五万,更有大鹏占了狮驼国,吃光国中所有凡人,建立妖精国度,与狮驼山遥相呼应,互相扶持。

这两次青狮作案,间隔时间约有七八年,以这三妖的本事,招募妖兵,吃人占城真真是足够了,毕竟这些小妖原本就藏于山林,只要妖王本事够大威名远播,自然都会上赶着来投奔,也不是真的要他们治国平天下,七八年时间足矣

在《西游记》里,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不是两次下界?

是有两次。

第一次出现在乌鸡国(卅七回至卅九回)。原来,文殊菩萨当年被乌鸡国王在水中浸了三日三夜,菩萨向如来告状。如来让青毛狮子把国王推到井里泡三年,算是给菩萨报仇。

第二次却出现在狮驼岭(七四回至七七回)。这次很简单,文殊、普贤两菩萨收了青狮、白象。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作者的失误。探究原因,大概可以从版本入手。

明代刊本《西游记》中有两个简本,一是“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殊林莲台刘求茂绣梓”的《唐三 游释厄传》,简称“朱本”,一是“齐云杨致和(阳至和)编”的《西游记传》,简称“杨本”。

“朱本”中没有乌鸡国的部分,只有一段说狮驼岭:

师徒又行,已到狮驼国。原来此国君臣被(原缺“被”)三个(原衍“被”)妖吃了,占坐此国。他师徒不知,进城改(原作“”)换关文,被魔王一齐绑倒,分付小妖蒸熟来吃。行者使个缩身法子走脱,去西方拜见佛祖,详说师父被难之事。如来闻言,领文殊、普贤(原作“献”)(原作“献”)同来收妖,先令行者引战。行者挺杖进城,那三妖合力杀出,被文殊、普贤(原作“献”)念动咒语,收了青狮、白象,各跨坐下。如来收了大鹏金翅鸟。三妖既除,佛祖归西天。行者救出师父、师弟,四众趱行。——《三藏过朱紫、狮驼二国》

“杨本”中两者都有:

魔王听罢,吓得望空逃走。行者叫:“师父,请国王登位,指教他夫妻子母文武官僚相认。我去云端捉妖。”八戒、沙僧一同助阵,三僧正把那妖围住,忽然见文殊菩萨来到,叫:“行者莫伤他命。他是我坐下青狮,因乌鸡国王有三年水星,青狮去紊他三年,你今收了此功,我领他转去。”言罢,那妖变了青狮,菩萨乘于背上回去。——《孙行者收伏青狮精》

师徒又行,已到狮驼国。原来此国君臣被三个妖魔吃了,占坐此国。他师徒不知,进城去改换关文,被魔王一齐绑倒,吩咐小妖蒸熟来吃。行者使一个缩身法子走脱,去西方拜见佛祖,详说师父被难。如来闻言,领文殊、普贤同至狮驼国收妖,先令行者引战。行者挺棒进城,那三妖合力杀出,被文殊、普贤念动咒语,收了青狮、白象,各跨坐下。如来收了大鹏金翅鹊。三妖既除,佛归西天。行者救出师父、师弟,四众趱步西行。——《三藏过朱紫、狮驼二国》

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估计《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故事,丰富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很多矛盾。“青毛狮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果能结合其它版本对比,应该能有更大的收获。

文殊菩萨的坐骑叫什么

文殊菩萨是孔雀青狮共乘驭,所以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毛狮子和孔雀。

文殊菩萨坐骑是什么,它主要有什么法力??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百度百科

四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

文殊菩萨的户骑是口首仙的青狮。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

观音菩萨坐骑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地藏菩萨,像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

四大菩萨的四大菩萨坐骑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虬首仙的青狮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大乘佛法玄理。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文殊的形象,有种种差别。按其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 (咒)的字数,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最为常见。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五髻表示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文殊菩萨的形象,童子形则喻天真纯洁。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威风震慑魔怨,表示菩萨智慧威猛。另外还有一种依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而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观音菩萨坐骑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普救人间疾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音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观音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观音由证果利他得名。观世音菩萨在民间显化事迹较多,所以执持的法器也非常多,千手千眼观世音,每一只手上都有一种法器或者手印,都能代表菩萨不同的救渡法门。净瓶杨柳枝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净瓶主在净,内盛以杨枝甘露,化凡夫热恼为清凉,恒顺心愿,普度众生。观世音菩萨坐骑也有多种,我们常见到的有龙有鳌,上的是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中国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犼是什么动物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据说,犼凶猛异常,别说吃人,连蛟龙都不是它的对手。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大乘经》载:“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虬首仙的青狮

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大乘佛法玄理。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文殊的形象,有种种差别。按其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 (咒)的字数,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最为常见。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五髻表示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文殊菩萨的形象,童子形则喻天真纯洁。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威风震慑魔怨,表示菩萨智慧威猛。另外还有一种依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而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观音菩萨坐骑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普救人间疾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音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观音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观音由证果利他得名。观世音菩萨在民间显化事迹较多,所以执持的法器也非常多,千手千眼观世音,每一只手上都有一种法器或者手印,都能代表菩萨不同的救渡法门。净瓶杨柳枝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净瓶主在净,内盛以杨枝甘露,化凡夫热恼为清凉,恒顺心愿,普度众生。观世音菩萨坐骑也有多种,我们常见到的有龙有鳌,上的是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中国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又有文献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犼是什么动物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据说,犼凶猛异常,别说吃人,连蛟龙都不是它的对手。

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

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

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

《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大乘经》载:“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华严经·清凉疏》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峨眉山寺庙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在峨眉山的洗象池,传说普贤菩萨每次骑象过此,必在这口池里汲水洗象,然后才登上金顶,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为了歌颂普贤菩萨的功德,连缠生在冷杉枝干上的松萝,当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贤线”,认为是普贤菩萨特意在悬崖陡壁上挂起这些长线,引渡信徒登绝顶。普贤菩萨的梵文音译是三曼多跋陀罗,也有意译为遍吉的。据佛经说,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再加上佛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也就是说他代表“德””和“行”。德,据说普贤有延命之德;行,据说普贤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尽力。所以,他的尊号是大行普贤。相传普贤在中国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其中有万寿寺(晋代始建时名普贤寺),寺中所塑普贤像是有代表性的法像:普贤坐在大象背负的莲台上,手执如意;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在莲座上。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地藏菩萨,像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孝道)

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

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道。

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谛听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别致,想象丰富,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为收藏。从造型看谛听,它的独角其一,是象征着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二、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能听宇宙之音频、传递给信者分辨是非。

它的龙身示为吉祥如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退让,它的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办任何事坚持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为善为宝。

地藏菩萨像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名号与形象如下:(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畜生道。(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而这四位菩萨都是我们真心变现的: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这四位菩萨的法器如下:

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神剑

名号:文殊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法器:青莲、利剑

文殊司一切如来之智慧,无相之智德不染着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莲以表之。能断烦恼,故金刚界之文殊,右持利剑以表之。文殊的一般造像是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神剑,为你斩去心中的烦恼,左手中的梵箧代表无穷的智慧。大日经疏五曰:“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真实经曰:“我今右手执大利剑能断一切众生烦恼。”理趣经曰:“文殊以自剑挥斫一切如来。”

手持金刚杵的普贤菩萨

名号 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法器:不固定

普贤菩萨常见的法器有持经卷者,般若经卷宝,象征他具有无上智慧;有持莲花台上生慧剑者,莲花清净无染,中通外直,花果同时出现,这种行持中生出智慧之剑。金刚萨埵右手执五智金刚杵,左手执般若波罗蜜多金刚铃,金刚杵在密宗以标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持金刚杵者,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金刚铃为密教法具之一。又作金铃。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称藏铃。为督励众生精进与唤起佛、菩萨之惊觉所振摇之铃。即于修法中,为惊觉、劝请诸尊,令彼等欢喜而振摇之。执金刚铃者,表以般若波罗蜜清净法音,警觉一切有情及二乘人。

名号:观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法器:净瓶、柳枝

观世音在民间显化事迹较多,所以执持的法器也非常多非常复杂,特别是千手千眼观世音,每一只手上都有一种法器或者手印,都能代表菩萨不同的救渡法门,我们不能一一去讲解了。可以这样说,观世音名号中含摄一切法,观世音的法器无量,也代表一切法。在这里我们主要讲常见的净瓶观音的法器。

净瓶:《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以净瓶其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佛学大辞典》说:“梵语军迟,又作捃稚迦。梵音Kundika,此云瓶。有净触二瓶,净瓶之水,以洗净手,触瓶之水,以洗触手。亦称澡瓶。今俗多以寻常花瓶当之。殊误。释氏要览中曰:‘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寄归传云:军持有二,若瓮瓶者是净用,若铜铁是触用。’义净之受用三水要行法曰:‘旧律十诵五十九云:有净瓶罐,厕澡罐。四十一云:有净水瓶,常水瓶。又新译有部律文,净瓶触器极分明,此并金口亲言,非是人造。宁容唯一铜瓶,不分净触。虽同告语,不齿在心。岂可以习俗生常,故违圣教。’”净瓶主在净,内盛以杨枝甘露,化凡夫热恼为清凉的意思。《西游记》上说这水是三昧真水,还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柳枝:杨柳其质地柔顺,又乃易生之物。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恒顺众生心愿,洒净水甘露普渡众生。

名号:地藏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法器:宝珠、锡杖

地藏菩萨像大多

以上就是关于道教五大菩萨的坐骑全部的内容,包括:道教五大菩萨的坐骑、文殊菩萨的故事、文殊菩萨有几个坐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20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