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名的好马

史上有名的好马,第1张

1、白蹄乌

曹操骑过的马。一匹黑色的、块头大、力量足的战马,在战场上无人能及。

2、赤兔马

《三国演义》中提及赤兔马在吕布死后成为了关羽的坐骑,关羽兵败吕蒙后赤兔为吕蒙所得,最后因思念关羽绝食而亡。而正史中则没有这种记载,只知道赤兔在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

3、汗血宝马

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汗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并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

4、绝影

顾名思义,跑起来快得连影子也跟不上,绝影无影。绝影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坐骑。

5、的卢

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这一跳奠定了其三国名马的地位,虽不及赤兔马那么声名显赫,但在三国中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地位更因辛弃疾一首词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而大为提高。

古代的人可没有现代的人方便,想去哪都可以坐车子、坐飞机。而对于古代的将军们来说,马的好坏有可能决定了战场的胜负。古代很多将军的需求就是有一匹骏马,而因为主人的名望,骏马也就有了名望。那么古代有哪些名马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的这些名马。

一、赤兔马

“赤兔马”本名“赤菟”,乃是马中的皇者,非超凡之人不可驭。赤兔马一向是好马的代表,可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为吕布之坐骑,后归关羽,关羽身后归马忠,后绝食自杀。赤兔马只在三国期间扬名天下,从吕布出山便一向跟随在侧。赤兔马一向是神驹的代表,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二、的卢马

的卢马,又作的颅。是额上有白色斑驳的马,古人以为这种马妨主。语出伯乐《相马经》:“的卢,马白额进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 《马政论》曰:“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前史上的的卢马是在三国期间刘备的坐骑。

三、楚骓马

楚霸王项羽的坐骑,有名的《垓下歌》中第二男主角。有人会问,它不是叫乌骓吗?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史记》原文是这么的“项王快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四、狮子

《朝野佥载》:“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其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仁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地点”。“骢”,青白杂毛的马。狮子指的是它的鬃毛。小熊曾求教于美术达人。达人有才,画了只金毛狮王送偶。

五、紫骍

三国魏曹植《献文帝马表》:“臣於先 武皇帝 世,得 大宛 紫騂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梁书·张率传》:“怀 夏后 之九代,想 陈王 之紫騂。”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诗:“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騂豪。”

卷四百三十五·畜兽二

李昉、扈蒙、徐铉等

马 周穆王八骏 汉文帝九逸 隋文帝狮子骢 唐玄宗龙马 代宗九花虬 德宗神智骢

曹洪 司马休之 慕容廆 秦叔宝 张纳之 宋蔡 舞马 续坤 杨翁佛 季南

赵固 韩晞 江东客马 陈璋

马、虏中护兰马,五白马也,亦曰玉面。谙真马,十三岁马也。以十三岁已下,可以留种。马八尺。戎马八尺,田马七尺,驽马六尺。瓜州饲马以槟草,沙州以茨萁,凉州以勃突浑,蜀以稗草。以萝卜根饲马,马肥。安北饲马以沙蓬狼针。大食国出解人语马。悉怛国怛干国出好马。马四岁两齿,至二十岁,齿尽平。体名有输鼠外凫、乌头龙、翅虎口。猪槽饲马,石灰泥槽,汗而系门,三事落驹。回毛在颈,白马黑毛,鞍下腋下回毛。左胁白毛,左右后足白,白马四足黑,目下横毛,黄马白喙,镟毛在吻,后汗沟上通尾本,目赤睫乱及反睫,白马黑目,目白却视,并不可骑。夜眼名附蝉,户肝名县烽,亦曰鸡舌。缘秩方言,以地黄甘草啖, 五十岁生三驹。(出《酉阳杂俎》)吐火罗国波讪山阳石壁上有一孔,恒有马尿流出,至七月平旦,石崖间有石阁道,便不见。至此日,厌哒人取草马,置池边与集,生驹皆汗血,日行千里。今名无数颇梨,随西域中浴,须臾即回。《图记》云:吐火罗国北有屋数颇梨山,即宋云所云波讪山者也。 南崖穴中, 神马粪流出。 商胡曹波比亲见焉。(出《洽闻记》)浴马港,疏水流也。汉时,常有马数百匹出其中。马形皆小,似巴滇马,遂名其孔为马穴。初得此马,乘出沔水上浴之,遂名其处曰浴马溉。沔顿宿,今名骑亭。三国时,陆逊攻襄阳,又值此穴中有马十匹,逊载还建业。(出《洽闻记》)汉章帝时,蜀郡王阜为益州太守,治化尤异。神马四匹,出滇池河中。唐武德五年三月,景谷县治西,水有龙马,身长八九尺,龙形,有鳞甲,横文五色,龙身马首,顶有二角,白色,口衔一物, 长可三四尺。 凌波回顾, 百余步而没。(出《洽闻记》)西陵北陆行三十里,有石穴名马穴,常有白马出此穴。人逐之,潜行出汉中。汉中人失马,亦出此穴,相去数千里。今马穴山在峡州夷陵。(出《洽闻记》)

周穆王八骏

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驭八龙之马。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趋;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遍而驾焉,按辔徐行,以巡天下之域。穆王神智远谋,使辙迹遍于四海。故绝地之物,不期而自报。(出《王子年拾遗记》)

汉文帝九逸

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一名浮云,二名赤电,三名绝群,四名逸骠,五名紫燕骝,六名绿螭骢,七名龙子,八名鳞驹,九名绝尘,号名九逸。有来宣能御马,代王号为王良焉。(出《西京杂记》)

隋文帝狮子骢

隋文皇帝时,大宛国献千里马,鬃曳地,号狮子骢。上置之马群,陆梁,人莫能制。上令并群驱来,谓左右曰 :“谁能驭之?”郎将裴仁基曰 :“臣能制之。” 遂攘袂向前,去十余步,踊身腾上,一手撮耳,一手抠目,马战不敢动,乃鞴乘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后隋末不知所在。唐文武圣皇帝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骏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出《朝野佥载》)

唐玄宗龙马

海岱之间出玄黄石,或云茹之可以长生。玄宗皇帝尝命临淄守每岁采而贡焉。开元二十七年,江夏李邕为临淄守。是岁秋,因入山采玄黄石,忽遇一翁,质甚妙,而丰度明秀,髭髯极丰。衣褐衣,自道左出,叩李邕马。且告曰 :“君侯躬自采药,岂不为延圣主之寿乎?”曰 :“然 。”翁曰 :“圣主当获龙马,则享国万岁,无劳采药耳 。”邕曰 :“龙马安在?”答曰 :“当在齐鲁之郊。若获之,即是太平之符,虽麟凤龟龙,不足以并其瑞 。”邕方命驾以后乘,遽亡见矣。邕大异之,顾谓从事曰 :“得非神人乎?”即命其吏王乾贞者,求龙马于齐鲁之间。至开元二十九年夏五月,干真果得马于北海郡民马会恩之家。其色骓毛,两胁有鳞甲,鬃尾若龙之鬣,嘶鸣真□笛之音,日驰三百里。干真讯其所自,会恩曰 :“吾独有牝马,常浴于淄水,遂有胎而产。因以龙子呼之 。”干真即白于邕,邕甚喜,以表其事献之,上大悦,诏内闲厩异其刍豢,命画工图其状,用颁示中外。(出《宣室志》)

代宗九花虬

代宗命御马九花虬并紫玉鞭辔,以赐郭子仪。子仪固让久之。上曰 :“此马高大,称卿仪质,不必让也 。”子仪身长六尺八寸。九花虬,即范阳节度使李怀仙所贡也,额高九尺,毛拳如鳞,头颈鬃鬣,真虬龙也。每一嘶,即群马耸耳,以身被九花,故号九花虬。上往日东幸,观猎于田,不觉日暮。忽顾谓侍臣曰 :“行宫去此几里?”奏曰 :“四十里 。”上令速鞭,恐碍夜。而九花虬缓缓然,如三五里而已,侍从奔骤,无有及者。(出《杜阳编》)

德宗神智骢

德宗西幸,有二马,一号神智骢,一号如意骝,皆如上意,故常谓之功臣。耳中有毛, 引之一尺。《马经》云 :“耳中有毛者,日行千里 。”一日花柳方春,上游幸诸苑。侍者进瑞鞭,指二骢语近臣曰 :“昔朕西幸,有二骏,谓之二绝。今获此鞭,可谓三绝 。”遂命酒饮之。因吟曰 :“鸳鸯赭白齿新齐。晚日花开散碧蹄。玉勒斗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即中书舍人韩翃诗也。(出《杜阳编》)德宗幸梁洋,唯御骓马,号曰望云骓,驾还,饲以一品料。暇日牵而视之,必长鸣四顾,若感恩之状。后老死飞龙厩中,贵戚画为图。(出《国史补》)

曹洪

魏曹洪,武帝从弟,家盈产业,骏马成群。武帝讨董卓,夜行失马,洪以其所乘马曰白鹤,与武帝乘。此马走,唯觉耳中风声,脚似不践地。至深水,洪不能得渡。武帝引首上马,共济深水,行数百里,瞬息而至。下视马足,毛皆不湿,帝衣犹沾濡。时人谓乘风行也,为一代神骏。谚云 :“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出《王子年拾遗记》)

司马休之

晋司马休之为荆州,宋公遣使围之。休之未觉,常所乘马,养于床前,忽连鸣不食,注目视鞍。休之试鞴之,即不动。鞴讫还坐,马又惊跳,如此者数四。骑马即骤出门,宾士数里,休之顾望,已有使至矣。遂去而获免。(出《渚宫故事》)

慕容廆

慕容廆初有赭白马,常自乘之。既为石虎所围,力弱,分将危陷,弃众将逃。以此马奔而鞴之,马见鞍,辄蹄齧不得近,乃止。俄而邺使至,石虎国有难,虎镟归。至是时,马年四十九岁矣。(出《广古今五行记》)

秦叔宝

唐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尝饮以酒。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 及胡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出《酉阳杂俎》)

张纳之

德州刺史张纳之,一白马,其色如练。父雄为数州刺史,常乘。雄薨,子敬之为考功郎中,改寿州刺史,又乘此马。敬之薨,弟纳之,从给事中相府司马改德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出为常州刺史。至今犹在,计八十余,极肥健,行骤,脚不散。(出《朝野佥载》)

宋蔡

广平宋蔡娶同郡游昌女。察先代胡人也,归汉三世矣。忽生一子,深目而高鼻。蔡疑其非嗣,将不举。须臾,赤草马生一白驹。察悟曰 :“我家先有白马,种绝已二十五年,今又复生。吾曾祖貌胡,今此子复其先也,遂养之。故曰白马活胡儿,此其谓也。(出《朝野佥载》)

舞马

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各有部,目为某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其曲谓之倾杯乐者数十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施转如飞。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每千秋节,命舞于勤政楼下。其后上既幸蜀,舞马亦散在人间。禄山常睹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置于范阳。其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之知也,杂之战马,置之外栈。忽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拥彗以击之。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厩吏遽以马怪白。承嗣命棰之,甚酷,马舞甚整,而鞭挞愈加,竟毙于枥下。时人亦有知其舞马者, 惧暴而终不敢言。(出《明皇杂录》)

续坤

咸通乾符中,京师医者续坤颇得秦医和之术,评脉知吉凶休咎,至于得失,皆可预言。适有燕中奏事大将暴得风疾,服医药而愈,所酬帛甚多,仍以边马一匹留赠,马之骨相甚奇,然步骤多蹶。虽制以衔勒,加之鞭策,而芭段之性,竟莫能改。坤以浪费刍粟,托人以贱价卖之。求骏者才试,还复如此,累月不售。邻伍有王生,货易于中贵之门, 颇甚贫窭,忽诣坤云 :“有青州监军将发,须鞍马备行李。亦知驰骋非骏,但欲置于牵控之间 。”坤直以无用之畜付焉,亦不约鬻马之价。自此经旬不至,谓其脱略亡逸。一旦复来,所直且逾十万。坤既获善价,因以十千遗之。俄见王生,易衣装,致仆马,至于妻孥服饰,亦皆鲜洁。或曰 :“王生卖马,金帛兼资,计三四百万。坤甚惊,试询其事,王生初不备说。坤曰 :“某以无用之物,获价颇多,但未知驽劣之材,何以至此?”云 :“初致马于青社监军,举足如有羁绊。及将还,途遇小马坊中使, 因遣留试。 信宿而往,不复见焉,密询左右,数日前, 魏博进一马, 毛骨大小与此同,圣人常乘打球, 骏异未有偶(御厩有马,毛色相类者,咸有其对。)。将到日,方遣调习步骤, 萦转如风, 今则进御数朝,所赐之物甚厚。其后王生因大索起价,遂以四百万酬之。是以物逢时亦有数,不遇其主,则驽骥莫分。乃知耕莘野,筑傅岩,未遇良途,奚异于此。(出《剧谈录》)

杨翁佛(别鸟语)

汉广陵杨翁佛听鸟兽之音,乘蹇驴之野,田间有放眇马,相遇,鸣声相闻。翁佛谓其御者,彼放马目眇。其御曰 :“何以知之?”曰 :“骂此辕中马曰蹇,此马亦骂之曰眇 。”其御不信, 使往视之,目果眇焉。(出《论衡》)

季南

季南乘赤马行,逢人乘白马。白马先鸣,赤马应之。南谓从者曰 :“白马言,汝南见一黄马,左目盲,是吾子,可令快行相及也 。”须臾,果逢黄盲马, 白马先鸣,盲马应之。(出《抱朴子》)

赵固

晋赵固所乘马忽死,因问郭璞,璞曰 :“可遣数十人,持竹竿东行三十里,有山陵林树,便搅打之,当有一物出,急抱将归 。”于是如璞言,果得一物似猴。入门,见死马,跳梁,走往死马头,嘘吸其鼻,马即能起,亦不见猴。(出《搜神记》)

韩晞

唐韩晞常知永丰仓。有一马,乘来日久,遇过客有一蜀马,齧颇甚。晞令取来,系于庭树。晞谓客曰 :“此小马,岂能如此?但亦痛治耳 。”晞市圉人善骑调恶马,即令召之,遣取鞭辔。此马怒目,斜睨于晞。忽然掣缰走上阶,跑晞落床,屈膝于地,将齧之。时晞所乘马,系在别柱。见此,亦掣断缰,来齧此马。遂齧数口,方得免。众买此马,杀而食之。晞自后弥爱其马焉。(出《原化记》)

江东客马

顷岁,江东有一客,常乘一马,颇有至性。客常于饮处醉甚,独乘马至半路,沉醉,从马上倚著一树而睡,久不动,直至五更。客奴寻觅,方始扶策,而马当时倒地,久乃能起,病十余日方愈。此人无何,以马卖与宣州馆家。经二年,客后得一职,奉使至宣州。知马在焉,请乘此马。此马索视良久知本主也。既乘,遂跃此人于地,践齧颇甚,众救乃免。意恨其卖己也。(出《原化记》)

陈璋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民间流传着武则天勇降烈马的故事。

武则天从小聪明伶俐,胆识惊人。十四岁那年,她被唐太宗选入宫内。

刚巧那天,西域国王一心想兴兵作乱,特地派使臣献来一匹叫“狮子骢”的烈马,还附来一份战表,说:如若唐朝有能人降服此马,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如若无人降服,唐朝必须称臣纳贡。

唐太宗看了战表,不禁大怒,心想:堂堂大唐,难道没有一个人能降服这样一匹烈马于是传下圣旨,决定第二天在演武场举行降马大会,有人若能降服 “狮子骢”升官三级,赐银千两。

第二天,唐太宗带领文武百官,亲自驾临演武场,观看降马。这时,西域国使臣将 “狮子骢”带上场来。只见此马果然生得象狮子一样凶猛,浑身上下一片青毛,闪闪发光;两只眼睛凸如铜铃,炯炯有神。仰天一声长嘶,震天动地,赛过猛狮下山,吓得场上群马摇头甩尾,浑身打颤。

锣声三响,降马开始。官延里一位驯马师,自恃驯过不少烈马,本领高强,第一个想上去显显身手。谁知还没等他翻身上马,只见那 “狮子骢”昂首一声长嘶,四蹄一撅,马腰一摆,将那个倒霉的驯马师摔出一丈多远,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武将队里,有位年轻武将,人称 “弼马温”,专降烈马,第二个想出来试试本领。谁知刚跨上马背,只见那 “狮子骢”昂首又是一声长嘶,纵身一跃,双蹄凌空,将那位武将也掀出一丈多远,朝天倒在地上,瞳嘀呢啃半天爬不起来。

这时,四周的文臣武将都惊得面面相觑,望而生畏,再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招惹 “狮子骢”。唐太宗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坐也不是,立也不是。

忽然,身旁的武则天站出来对唐太宗说道:“万岁爷,让我来试一试吧!”

唐太宗大吃一惊,说:“你一个女子,能降服这匹烈马”

武则天回答:“女子难道不能降马不过要依我一个条件,给我三件东西。”

唐太宗一时不解,问道:“如能降服此马,不要说一个条件,十个条件也依你。不知要哪三件东西”

武则天回答:“一支钢鞭,一个铜锤,一把匕首。”

唐太宗感到很惊奇,问道:“你一个弱小女子,连马都不会骑,怎能拿这些铁器去降马呢武则天回答:“我上去先用钢鞭把这匹狮子骢狠狠地揍一顿。揍不服,再用铜锤敲它的脑袋。要不还制不服的话,就索性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宰唐太宗听了哈哈一阵大笑,称赞道:“好,有勇又有胆略。”

这时,旁边有个白发老太监却很不以为然。他说:“启票万岁,圣人都是主张行仁政的。早先,孟夫子看见杀牛,都背转身去不忍心看。她一个女人,不学点圣人仁爱之心,反而用匕首去降马,这未免太残忍了吧!”

武则天厉声驳斤道:“孟老夫子看见杀牛背转身,吃起牛肉来却不要命,可见是套骗人的花招。马嘛,本来就是让人骑的,它不服骑,还伤人,我为何不能杀了它呢”

说毕,武则天腰插铜锤、匕首,手提钢鞭,“哒哒哒”跃步来到马前。那 “狮子骢”一见来了个小女了,根本不放在眼里。武则天就趁这当口,举起钢鞭,叭叭叭狠揍了几鞭子,揍得那匹“狮子骢”阵阵哀嘶,乖乖地低下了头。接着,武则天又一个箭步,紧紧抓住了“狮子骢”颈毛,飞身跃上马背,举起钢锤在马屁股上,“叭叭叭”三锤。那 “狮子骢”呼呼呼地在演武场上跑了三圈,慢步来到唐太宗面前。唐太宗和文武百官都看得张口结舌,啧啧赞奇。西域使臣早吓得跪倒地上,连连叩头认罪。

以上就是关于史上有名的好马全部的内容,包括:史上有名的好马、历史上最有名的战马,你认识几种、卷四百三十五·畜兽二原文_翻译及赏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14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