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演员黄文娟简历

越剧演员黄文娟简历,第1张

综述: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2021年8月6日),浙江绍兴人,原名王彩娟。越剧演员,工花旦,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王文娟是越剧“王派”花旦创始人,其表演文武兼备、细腻传神,善于描摹人物神态,在舞台上出色地创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舞台形象。

唱腔特点:

王文娟的唱腔特点之一是音乐形象鲜明,富有艺术魅力。《红楼梦·葬花》中,她通过丰富的演唱手段,准确地表现出林黛玉触景生情愁绪满怀的复杂内心世界。

王文娟演唱时咬字清晰,平易质朴的旋律显示出浓郁的情感,后面用散板演唱的《葬花词》,曲调委婉凄凉,平缓中显示出内在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文娟

越剧演员熊莲芬出生日期:1990年8月8日(农历六月十八)。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然因讹传讹,越剧剧名的翻译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词。

但正规表述,对“越剧”剧名的翻译,应是“Yue Opera”(亦有翻译成“YueJu Opera”者),此称谓已被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应用。

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

“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越剧是浙江省嵊州市、上海市的传统戏剧如今有至少四代了。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我国越剧主要四个代表人物分别是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施银花,越剧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称;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代表曲目有《叶香盗印》、《六月雪》、《方玉娘祭塔》、《孟丽君》等;王杏花,著名越剧演员,擅长旦角,与施银花、赵瑞花、姚水娟并称三花一娟;姚水娟,以梅花为图案作为自己演越剧玉堂春的堂幔,打破了原越剧舞台一桌二椅的传统格式;四人风靡一时,“三花一娟”是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对越剧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她们并称为越剧的“四大名旦”。

周妙利,女,1983年出生,国家二级演员,乐清市越剧团青年演员(省一级剧团),工旦角,籍贯,宁海县。1991年考入宁海越剧团学员班,从此就走上了越剧之路。

周妙利曾在《孟丽君》、《三试浪荡子》、《双玉蝉》、《狸猫换太子》、《桃李梅》、《倾国佳人》、《洗马桥》、《一夜新娘》、《五女拜寿》、《花中君子》等剧中担纲主演。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饰演“尤三姐”;4集越剧电视连续剧《洗马桥》饰演“肖月英”。

周妙利获得浙江省第七届、第九届戏剧节“青年优秀表演奖”、“表演奖”;温州市第六届戏剧节“表演奖”;温州市首届青年演(奏)员大奖赛“一等奖”;温州市第九届戏剧节“表演一等奖”;温州市反腐倡廉文艺汇演“金奖”;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十佳新秀”;2008温州市专业演员大赛“金奖”。

以上就是关于越剧演员黄文娟简历全部的内容,包括:越剧演员黄文娟简历、熊莲芬国家一级演员、越剧演员有几代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90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