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五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五,第1张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 五

   第四章: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

一、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新形式训练说

(一)“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消长

教育不仅是授予知识,而且在于训练并形成能力。“形式训练说”主张,教育的目标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形式性的训练心智能力。其目的在于形成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就是说,其价值在于通过学习形成能力。

“实质训练说”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学习社会中有用的知识,即运用活动分析法和社会功能法等选择教材,使儿童习得对长大之后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其二是,丰富和深化儿童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中已经获得的经验,以求得成长。即提供有助于满足儿童需求、兴趣爱好的教材。

(二) “新形式训练说”:实质训练与形式训练的扬弃与统一。

关于两种现代课程思潮:学问中心课程思潮与人性中心课程思潮,前者体现了从实质训练向形式训练的回归,那么,后者则体现了从形式训练向实质训练的回归。不过,我们需要的是,寻求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扬弃与统一,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习得各门基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过程中,同时也训练思维、判断、问题解决等等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形成有效的智力与知性。 ]二、 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直接体验说

(一) 科学世界:传统及其弊端

(二) 回归“生活世界”:人性中心课程与体验学习说

人性中心课程不仅重视“智慧的卓越”,而且重视儿童的动机、兴趣、共鸣等情谊侧面的发展,旨在培育完整的人。体验学习的具体形态包括观察、调查、栽培、饲养、扮角色、设计学习、模拟游戏、即兴表演、志愿服务体验等等。

(三) 建构主义:二元论的超越

“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训练的过程,更是理解与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既不是自然发展,也不是“纯粹塑造”的,而是在具体情境脉络的条件下,一种心理内与心理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建构。

 

以上就是关于《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五全部的内容,包括:《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五、、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83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