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瓷最主要的原料是什么

骨质瓷最主要的原料是什么,第1张

骨质瓷

骨质瓷骨质瓷

骨质瓷英文名称“Bone China”,原中文名称为“骨灰瓷”,只是出于对“骨灰”一词的忌讳而通称为“骨质瓷”,国家标准名称仍然为“骨灰瓷”。

骨质瓷是在陶瓷原料中掺入动物骨灰,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成为白度高、透明度好、瓷质细腻、釉面光亮平整的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

骨质瓷最早产生于英国,大约于1800面左右发明对于发明者世间争议颇多,有说为乔夏·斯波德(Josiah·spode),亦有说为的。骨质瓷发明历程颇有喜剧色彩是在制造过程中偶然掺入动物骨灰,后经继续研究而得,最早其基本配方是六份骨灰和四分瓷石但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五十份骨灰二十五份瓷石和二十五份粘土,直至今天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标准配方。

两百多年来,骨质瓷经过一代代名匠之手,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陶瓷珍品。

骨质瓷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指标均要求极高。由于高档骨质瓷工艺复杂,制作较普通日用瓷困难,其生产技术只是近年才得以普及。

骨质瓷因其造型独特、简洁明快,质地洁白而细腻,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贵族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

骨质瓷产生于英国的一个高档瓷种,距今已有 3 0 0 多年的历史。因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历史上是宫廷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受到不少买家的青睐,号称“瓷器之王”。骨质瓷在经过一代代名匠之手后,逐渐成为世界陶瓷珍品。

骨质瓷是英国皇家专用瓷器,它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骨质瓷餐具不仅具有华美的外表,还具有维护人们健康的品质。骨质瓷是在传统的陶瓷原料中添加了兽骨粉后烧制而成的,胎薄透亮,具有较大的韧性。骨质瓷是绿色陶瓷的代言,釉中彩骨质瓷是将画面熔在高温通明釉中,而且画面不易磨损、不脱落,可当之无愧地称为“健康陶瓷”。

骨质瓷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骨质瓷各种中西餐具以其高质量、高格调、高品位成为各大星级宾馆升级的必选用瓷。骨质瓷茶具,咖啡具家庭套具已成为各大小公司和豪富家庭的理想用具,更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骨质瓷一跃成为国内高档瓷消费的主导

骨质瓷原料配方

骨粉、高岭土、长石、石英、木节粘土、解凝剂、PH值平衡剂(草酸)等

在实际生产中,骨质瓷泥料的配方一般由动物(牛骨)骨粉、高岭土、长石、石英等及其它粘土组成。长石、石英作为瘠性原料起调整粘度、渗透性及收缩性的作用;骨粉则起塑性料和瘠性料的双重作用;引入高岭土是为了引入Al2O3并兼起瘠性料的作用;强塑性粘土的引入则主要是为了调整粘度、渗透性、坯体强度等。在生产实践中,具体配方经过实验室试验及大生产确认(质量%)为:骨粉为40~55;高岭土为25~34;粘土为10左右;长石、石英用量为8~14;其他为电解质等添加剂的综合含量。

生产工序: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入大磨粉碎,注浆或者机压成型,干燥,素烧,釉烧,选瓷,入库

所谓骨瓷,又称骨质瓷,骨灰瓷。是在传统的瓷器的基础上开发的高档瓷器。主要区别于普通瓷器的方面是是原料加入了骨碳(一般为食草动物的骨头经高温煅烧而成)。加入骨炭的瓷器烧成之后,瓷质细腻,釉面光滑,胎质较轻,迎光看瓷器呈半透明状态,骨炭含量越高,瓷胎越薄透光性越好。国内的骨质瓷厂多集中在河北唐山。

如果想详细了解骨质瓷的原料配方,请看参考链接。

所谓骨瓷,是1794年由英国人在中国陶瓷的基础上发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食草动物骨灰(以牛骨粉为佳)而得名,按照国际标准,骨瓷内含食草动物骨灰要求达到25%。

不过质地最好的骨瓷产品都会将骨粉量控制在45%左右,这样做出来的产品,颜色乳白,透亮,声音还很清脆,属于上品。

骨瓷一般用来做餐具,现在有些创意的设计,也用来做灯罩、装饰品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骨瓷比陶瓷更高档一些,使用起来也更健康环保。

骨瓷,骨质瓷,骨瓷是什么 骨瓷是骨质瓷的简称,是用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骨质瓷的形成主要依靠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钙,其中氧化钙的含量越高,色泽越好。在自然界中,氧化钙的来源不多,所以选择动物的骨粉作为氧化钙的来源。骨瓷,是于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骨灰(以牛骨粉为佳)而得名,现在的骨瓷成为了瓷器中的精品礼品采购的焦点。 骨瓷的特点是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骨瓷最早产于英国,长期以来是英国皇家和贵族的专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号称瓷器之王。制作骨瓷的工艺复杂,要经过二次烧成,目前只有英国,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泰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生产。 骨质瓷的形成主要依靠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钙,其中氧化钙的含量越高,色泽越好。在自然界中,氧化钙的来源不多,所以选择动物的骨粉作为氧化钙的来源。 骨瓷是什么其实所谓骨瓷就是以食草动物骨灰(主为Ca3(PO4)2)为原料,与优质高岭土、石英等辅料混合,经过1280℃釉烧,而制成的骨瓷产品。一般来说,原料中加入25%的骨粉即可称为骨瓷,但当今世界上公认的质地最好的骨瓷为45%-51%的骨粉含量,并以牛骨为佳。 骨瓷其制作过程经过到灌浆、模压制胚、石膏模脱水,以及初烧、上釉烧、贴花纸烤制等工艺,经高温烧制,成为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质细腻的瓷器。骨质瓷在烧制过程中,对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由此废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所以价值高于其它瓷种。 独特的烧制过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杂质被消除,骨瓷显得更洁白、细腻、通透、轻巧,极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视觉上有一种特殊的清洁感,强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两倍。骨粉的含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对降低,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术,增加了烧制难度,所以更加珍贵。

主要区别有,含有骨粉不同、烧制不同、上釉不同,具体如下:

一、含有骨粉不同

1、低骨瓷

原料中含有10%骨粉的瓷器则可称为低骨瓷。

2、骨质瓷

骨质瓷需要含30%以上的骨粉。

二、烧制不同

1、低骨瓷

低骨瓷只需一次烧成。

2、骨质瓷

需要两次烧制。

三、上釉不同

1、低骨瓷

上釉只需将泥坯整个浸入釉中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2、骨质瓷

上釉要在产品素烧后然后通过喷枪进行上釉。

所谓骨瓷,是于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骨灰(以牛骨粉为佳)而得名。

骨瓷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区别骨瓷与其它瓷器之间的本质依据。特征一:骨炭含量36%以上(国家标准);特征二:经过二次烧成而成(素烧,釉烧)。

特点

◆瓷质细腻:白度柔和、透光性强,呈现出与普通瓷器不一样的质感和亮度,浑身散发着贵族的高贵气质.

◆器皿形状规整:画面光亮釉面质感更好.

◆保温性好:与传统瓷器相比,骨瓷的保温性更好,喝咖啡或泡茶时有更多感受.

◆环保瓷:骨瓷多是低铅或无铅产品.由于是欧美社会的基本保障,在产品质量方面都与欧美看齐.

◆强度更好、胎体更薄、比重更轻:由于骨瓷与普通瓷器的成分不同,能够做到更薄更坚韧耐磨,但是由于高温成型比较困难,所以成型是废品率较高,客观上形成价格高等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骨质瓷最主要的原料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骨质瓷最主要的原料是什么、求解骨瓷!制作工序,需要原材料,原材料组合,化学原理等、骨瓷是用什么制造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80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